籃球賽事新聞稿精選

  籃球,我的最愛,既鍛鍊了我們的身體,又讓我們感受著運動的魅力--堅持,進取,永不言棄。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籃球的賽事新聞稿精選,歡迎閱讀。

  籃球賽新聞稿***一***:

  校內籃球比賽新聞稿

  11月13日中午12點,為了普及素質教育,促進各班之間的交流,加強同學們的體育鍛煉,提高全系學生的身體素質,秉承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準則進行,增加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豐富大一新生課餘生活,由學院成本控制系團總支學生會舉行的籃球比賽已經進行到第二天。在比賽開始前,雙方都認真的做著賽前準備,期望能在比賽中大顯身手,兩班的啦啦隊拼命為場上隊員們加油,賽場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哨音響起,上半場開始,6班球員率先得球,巧奪先機。2班隊員也不甘落後,攻下一球,搶先得分。雙方互不相讓,2班以優勢得分贏得暫時領先。下半場開始,6班奮起直追,步步緊逼。2班穩紮猛打,緊密配合,精彩的傳球搶斷贏得觀眾陣陣喝彩,牢牢掌握著全場主動權,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2班以一記完美的投籃贏得最後的勝利。6班雖然敗北,但整場比賽中展現出的風采讓人難忘。此次比賽展示了同學們的拼搏精神,用心向上的風貌,加強了各班之間的交流和同學間的友誼,深刻闡釋了團結合作的真諦,讓我們一齊期盼下一次精彩的比賽吧。

  籃球賽新聞稿***二***:

  10月25日中午12點,在校籃球場隆重舉行的天津商業大學首屆“弘毅杯”研究生籃球賽小組賽進入第二天的賽程。

  這天的比賽隊伍有商學院、經濟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及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代表隊。在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對戰商學院的比賽中,生食學院隊員彷彿沒有因為昨日的比賽而疲憊,第一節便依靠幾個完美的投射和罰球首先佔據領先優勢,而商學院隊伍似乎上場後還沒有適應場上氣氛,幾次投籃都未果,罰球也沒有得分,第一節比賽生食學院比分上佔有優勢;第二節哨聲響起,隨著商學院隊伍對人員進行了調整,對並且加強了籃板球的控制和開展了快速地防守反擊,比分逐漸縮小,並在第二節結束時追上比分;第三節開始,商學院隊伍抓住正盛的氣勢,進一步做了人員調整,而生食學院代表隊此時可能有些急躁,也換上了替補隊員,但是後防線依舊被對方擊破,且隨著場上隊員的體力消耗,到第三局結束時已經拉開了近十分的差距;第四節比賽上,商學院隊伍進一步加強了防守,這對急於想要追回比分的生食學院隊伍來說起到了作用,嚴密的防守使得生食學院隊伍並沒有幾分入賬,反而是商學院隊伍抓住了生食學院場下空虛的機會,連連發威,並最終以十幾分的優勢取得了勝利。

  經濟學院對戰機械工程學院的比賽中,經濟學院隊伍在比賽第一節便對機械學院隊伍使用全場緊逼戰術,依託二號位和四號位的巧妙地配合與隊員的身高優勢對機械學院隊展開凌厲的進攻,並且在第一節比賽結束時就確定了領先優勢;第二節開始,機械學院隊伍開始調整戰術,而經濟學院隊伍繼續持續優勢,全力打好配合,快攻猛打,多次搶到對手籃板球,整節比賽似乎在經濟學院隊伍的控制下進行著;接下來的兩節中,經濟學院隊伍一向處於領先狀態,隊員們越打越勇,而機械學院隊伍則奮起直追,但是在對方嚴密的防守下,也沒能得到幾個進球。接下來幾乎成了經濟學員隊員的個人表演時間,每個隊員幾乎都得到了出場機會,最終經濟學院隊伍以近四十分的大比分優勢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四支隊伍精彩的比賽得到了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他們為我們奉上了一張籃球的盛宴,使我們領略到了天商研究生四射的激情和精誠協作的團隊精神。比賽的勝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於比賽激發的凝聚力和團隊意識的提升,這些將會最終成為我們在此次活動中得到的最寶貴的財富。

  籃球賽新聞稿***三***: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籃球比賽

  5月28日中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北區籃球場舉辦了“體育青春活動月”之籃球比賽決賽。院團委書記安江老師及全體輔導員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比賽以班級為單位,經過幾天激烈的決逐,成控七班和成控四班會師決賽,成控五班於金材1半爭奪第三名。伴隨著哨聲的響起,現場的氣氛極具攀升。

  比賽過程中精彩的搶斷,默契的傳球,精準的投籃讓人應接不暇,大飽眼福。在此起彼伏的助威聲中,各方運動員很快進入狀態,各隊隊員都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潛力。運動員們的精神表現不時贏得啦啦隊的掌聲。而場外啦啦隊的助威聲,為運動員們增加不少信心,使他們信心百倍,幹勁十足去完成比賽。最終成控0807班勇奪冠軍,成控0804班亞軍,金材0801班季軍,成控0805班獲得精神禮貌獎。成控0807班楊忠魯榮獲最有價值球員稱號。最後特邀嘉賓為獲獎班級與個人頒獎併合影留念。

  此次比賽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不僅僅豐富了校園生活,提高了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的熱情和參加體育鍛煉的用心性。而且在比賽中增進了友誼,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到達了預期效果,同時憑藉籃球的獨特魅力也向我們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蓬勃朝氣和青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