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步伐種類和訓練方法

  乒乓球的步伐種類和訓練方法有哪些?由於對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發展認識不足,對步法的訓練仍停留在過去的水平,訓練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創新,存在著“重手法、輕步法”的錯誤認識。另外,步法訓練的核心技術是重心交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乒乓球運動中步法種類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單步、跨步、並步、跳步和交叉部等。

  單步

  比較簡單。其具體的移動方法是:以一隻腳為軸,另一隻腳向前、後、左、右不同方向移動,身體重心隨之落在移動腳上。跨步,它的移動方法是:一腳蹬地,另一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腳隨後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體重心即移到跨步腳。

  並步

  它的移動方法是:一腳先向另一腳並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腳在並步腳落地後隨即向來球向移動一步。

  跳步

  它的移動方法是:以來球異側腳用力蹬地,兩腳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

  交叉步

  這種移動方法比較複雜,以靠近來球方向的腳作為支撐腳,該腳的腳尖調整指向移動方向,遠離來球方向的腳在體前交叉,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轉動,支撐腳跟著向來球方向再邁一步。乒乓球步法的名稱較多,結構複雜。按照系統論的原理,將以上五種步法歸納為單一步法和複式步法兩類。

  乒乓球步伐種類及訓練方法——單一步法的訓練:

  單一步法訓練是步法訓練的基礎,其質量的高低與步法的水平成正比。在訓練階段運動員要抓住主要步法如並步、還原步等結合技術反覆練習***如:左推右攻***。隨著訓練程序的深入,要求掌握側身步、交叉步等難度較大的步法***如:反手-側身-撲正手***。同時,採用多球練習方法,使單一步法練習得到強化,不斷提高熟練程度與移動的速度、幅度和步率。

  乒乓球步伐種類及訓練方法——複式步法的訓:

  所謂複式步法是指在擊球的過程中使用兩種以上不同的步法。其訓練的重點是不同步法的有機結合,所以複式步法亦稱結合步。對於複式步法的訓練也應當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並抓住實踐中使用較多的結合步法來反覆練習。

  單一步法的訓練是步法訓練的基礎,但不是步法訓練的目的,步法訓練的目的是使運動員具備與其技術水平相適應的綜合使用各種步法的能力。換言之,即使步法成為完成各種擊球技術的保障。因此,複式步法的訓練才是步法訓練的重

  乒乓球步伐種類及訓練方法——準備姿勢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第一,兩腳站位開立過寬臀部後坐姿勢死板,全腳掌著地影響起動產生的原因是對正確動作認識不清,站位寬雖能增大兩腳的支撐面,身體重心降的也較低、較穩,但是對靈活起動有影響,起動速度慢。糾正方法:講清要領,教練員正面和側面示範,強調運動員練習中掌握正確動作,提示兩腳間的距離要適中,屈膝內扣,上體稍傾,含胸收腹,前腳掌內側著地,兩人一組互做練習,互糾正錯誤動作,用口令訊號做快提腳的練習,原地小跑步聽口令做準備姿勢練習。

  第二,兩腳成外八字,姿勢僵硬,動作不協調重心靠後。易造成重心不穩,蹬地不及時,起動慢和到不了位的錯誤。主要原因,對掌握正確動作認識模糊。糾正方法:在平時的訓練中多做原地微動放鬆狀態的動作練習;原地或行進間小跑步聽口令做準備姿勢練習;兩人對面結合移步做練習,互相觀察糾正錯誤動作。

  乒乓球步伐種類及訓練方法——步法移動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首先,移動時起動慢,不及時,不能搶佔有利的擊球位置,勉強擊球而破壞了擊球的正確手法,影響擊球效果。主要原因是對正確的移動步法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持久力差,重心掌握不好。糾正方法:移動前,上體要稍前傾,兩膝自然彎屈,用前腳掌著地,使下肢富有彈性,隨時都能迅速起動。要提示運動員注意身體重心的迅速轉移是位移的關鍵;多用視覺訊號進行單個步法練習或用口令訊號進行練習,結合各種發球做步法練習;養成及時蹬地、移動重心的習慣,提高判斷力。

  其次,判斷準確性差,移動不到位,盲目地、被動地去移動,靈敏性差產生原因是對怎樣判斷來球后進行移動理解不夠。糾正方法:多以視覺訊號或用口令相反訊號的練習方法來提高判斷反應能力;安排有規律到無規律的回擊各種來球進行步法移動練習。

  總之,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必須集中精力,注意盯球,要善於從對方的擊球動作,拍面角度的變化,發力方向以及擊球的聲音等方面來判斷來球的落點變化和旋轉效能,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反應和判斷能力。

  綜上所述,乒乓球訓練中,步法訓練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平時的訓練中,必須集中精力,注意盯球,要善於從對方的擊球動作,拍面角度的變化,發力方向及擊球聲音等方面判斷來球的落點、變化和旋轉。這些要和步法訓練相結合,步法練習中應以單一步法為基礎,以複式步法練習為重點,並處理好步法與身體素質等幾個方面的關係,突出抓好步法靈活性的訓練,從而促使乒訓練水平不斷提高和發展。

  乒乓球發球假動作有哪些

  一、發球類假動作

  第一類:運用發左側下旋球的動作發下旋球

  左側下旋球的發球動作與下旋球的發球動作較相似,區別在於摩擦球的部位,左側下旋球是摩擦球的中下部,而下旋球是摩擦球的正下部,發球時,為了迷惑對方,達到假動作的作用,發球時,手臂向上引拍,手腕內旋,但是球拍是摩擦球的正下部,這樣,發過去的球是,下旋球,但是對方看見你手腕內旋,認為是左側下旋球,導致對方判斷失誤,接發球直接下網。

  第二類:運用發下旋球的動作發左側下旋球

  這個看了第一類,應該會懂的,區別在於摩擦球的部位,左側下旋球是摩擦球的中下部,而下旋球是摩擦球的正下部。

  第三類:運用身體的轉動和手臂的引拍動作,迷惑對方

  運用奔球突擊遠離對方的球檯角。奔球發球靠的是,手腕的發力和腰的轉動,帶動身體重心的移動,使身體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傳導到球拍→球。這樣奔球的衝力大,速度快,對方在左角,突擊對方右角,對方在右角,突擊對方左角,身體的轉動.

  實際上是為了發奔球提供動力,對方看見你轉腰,加上手臂的較大幅度的揮動引拍,認為你要發旋轉球,實際上你的動作,在分秒之間,引起了對方的判斷失誤,奔球直接過去,球直接出臺,對方反應速度沒有這麼快,導致直接得分,就算對方反應快,看出來了,對方接奔球,你絕對不會佔被動地位,對方將奔球接過來了,球也會比平常稍微冒高那麼一點,這樣就挑打突擊,你在前兩板球上,絕對佔優勢!

  第四類:鉤子發球,逆旋轉發球

  首先,逆旋轉發球,就是一種假動作發球鉤子發球的動作是與發左側下旋球的動作非常相似,但是球的旋轉不同,鉤子是右側旋轉,這樣的動作別人以為是左側旋轉,導致對方接發球失誤,並且鉤子球可以發側上,和側下兩種發球,直板鉤子球的握拍就具有較大迷惑性。

  第五類:下蹲式發球

  是橫板專有的發球,下蹲式發球乒乓球運動發球的一種。指發球者採用下蹲姿勢進行發球。多用於橫拍運動員。分為正手右側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發球的正手左側上***下***旋球兩大類。由於下蹲式發球的特殊性,發球時,改變摩擦球的部位就可以改變發球的性質,利用發球時動作的快速,導致對方沒有及時看清你的發球動作,而不知道你的發球是什麼,導致接發球的不精確,為你的下一板球打好了鋪墊。

  二、發球後迷惑性假動作

  乒乓球發球的迷惑性假動作,指的是當自己發球後動作結束後,馬上接上做另外一個動作,導致迷惑對方的視線,使對方沒有看清自己的真正發球動作,導致判斷不準確,迷惑性假動作,在國際比賽中,都有較多的運用,例如,張繼科的逆旋轉發球,動作迅速,一般人以為是左側旋球,實際上逆旋轉。

  三、接發球假動作

  滑板球,就是乒乓球橫板接球的一種假動作,利用向左的動作,實際上把球往右撇,導致對方動作失誤,直接得分,這個技術學名叫做搓撇。

  這就是幾種常見的假動作,其實識破假動作只需要要記住一點,眼不離球,通俗一點講,別管發球前的動作和發球後的動作有多麼花哨,就看摩擦球一瞬間,球拍是摩擦球的哪個部分,擊球點在哪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