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檯球怎麼瞄準

  瞄準是檯球運動中兩項最為基礎的基本功之一,幾乎在每次擊球中都需要用到。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打檯球如何瞄準,希望能幫到您。

  打檯球瞄準的技巧一

  第一:身體姿勢 和其他一些體育專案一樣,姿勢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骨骼結構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打球的姿勢都不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要提醒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去模仿你喜愛的某個球星的姿勢,除非你非常肯定它是適合你的,否則你將在很不舒服甚至彆扭的姿勢下完成每次動作。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杆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你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臺面,不要拿杆,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你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第二:手架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杆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臺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第三:握杆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杆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杆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你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試想你會這樣去釘釘子嗎

  第四:試杆***也叫運杆***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杆,你應該保持握杆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換句話說你握杆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你的發力和擊球準確性。然後把球杆儘量放平,這時你握杆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你的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杆做水平的抽動,使杆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覆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第五:瞄準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檯上準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臺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係,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其實在試杆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杆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準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杆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身抬頭,造成了擊球失誤。

  第六:出杆 在試杆及標準結束後,手臂帶動球杆水平地向後拉去尋找發力點,拉多少根據你所需發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桿要平,如果需要大力,這時可以鬆開後三指,否則手腕會感覺彆扭,找倒了發力點後,有一個很短暫的停留,這時你要在精神和身體兩方面做好準備,然後信心百倍的出杆,不要有任何猶豫,注意出杆不要太猛,要逐漸加力,當杆頭到達母球的時候加到最大,這時你會體會到一種刺穿母球的感覺,這時不要立刻把杆抽回來要把力發徹底,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完成,如果猛然發力,那麼你只能聽到球碰球的聲音,而沒有那種穿透感.不少人認為到這裡就算完成了一次擊打,其實出杆後身體的保持很重要,整個擊打過程中除了眼睛和手臂,其他的部位都必須保持靜止,直到目標球落袋或者母球已經 趨於靜止,在此之前不要提前抬頭,起身,也不要隨著出杆身體順勢向前,另外手架也要保持不能變形.

  打檯球瞄準的技巧二

  提高瞄準能力的方法與檯球中的很多其它能力都有所不同,很多其它檯球技能如力度的控制等主要依賴多練習來形成感覺。瞄準當然也需要練習,但也依賴於正確的瞄準方法,這些方法基於物理學與數學原理,是有跡可尋的。如果不清楚這些原理,而單純靠多練習形成感覺,則未免事倍功半,並且球感也容易時好時差,狀態起伏不定。反之如果知道原理,再輔以練習就可以獲得更快的進步,並且狀態的波動也會小一些。對於專業球手,通過無數次的練習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打球時根據這些原理來確定瞄準點,因此很多專業的檯球教程上對瞄準的方法都不多談***我不是專業球手,這裡僅僅是猜測而已***。但對於向我這樣普通的業餘人士,則希望有一種科學的方法為指導,改變打球瞄準時憑感覺,時靈時不靈的局面。幸運的是根據最近半年來的體驗,一種科學、易於操作且精確的瞄準方法是存在的。對於球檯上有定位星的美式檯球或九球,這一方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且能夠處理任何情況,並且大部分情況下也具有很高的精確度。

  檯球瞄準最基本的數學原理是所謂“半球法”,即正確的瞄準點在袋口中心點與目標球心連線的延長線上,與目標球中心距離一顆球 ***也即與目標球表面接觸點距離半顆球***。不論母球與目標球位置如何。由於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個虛擬的檯球與目標球剛好相切,且兩球連線對準袋口,而瞄準點即為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這一方 法也稱為“假想球法”。又由於瞄準點在袋口中心點與目標球心連線的延長線上,像是這條線長出了一截長度為半顆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稱“找尾巴”。

  擊球入袋的基本原理

  ***1***球路的選定

  檯球的瞄準方法,是根據力的直線傳遞原理,通過主球撞擊目標球,目標球被撞擊後,便沿著直線進入球袋。因為球檯上有6個球袋,分別固定在四角和邊岸中部,而球是可以在球檯上到處滾動的,要想把其中某一個球打進球袋,必須在球群中觀察選擇,哪個球的球路、角度最合適、容易進袋,在袋口附近有一個目標球,要想使這個球進袋,便要先看看球路是否合適,然後由球袋口中心,通過目標球中心,劃一條直線,這條直線便是目標球進袋要走的路線。

  ***2***目標球上的擊點

  因為目標球沒有外力推動本身是不能滾動的,必須通過主球的撞擊才行。根據力的直線傳遞原理,要把某個目標球打進球袋,不能隨便亂撞目標球上的任何點位,必須根據目標球的進袋線路,確定主球應該撞擊目標球上的擊點位置,才能完成打球入袋。

  ***3***瞄準點

  目標球上的擊點確定之後,接著要確定瞄準點的位置。從目標球上的擊點,再沿這條直線向後,量出一段與球的半徑相等的長度,最遠點就是瞄準點。以點為圓心劃一個圓形虛線,這個圓球形表示主球要撞擊目標球必須來到的位置,主球與目標球的外圓才能相交,與目標球相撞擊,主球上的力量便傳遞給目標球,使它沿目標球球路入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