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快樂的旅行的日記作文

  旅行是快樂的一件事情,請你就快樂的旅行寫一篇作文吧。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快樂的旅行的作文吧!

  快樂的旅行日記篇一:

  在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了雲南,那兒的事物千奇百怪,各式各樣,說起來真是讓人聽其不厭。

  在雲南裡,有著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事物,其中,我就有幸地參觀了其中的幾種怪事怪物。

  我們乘著火車經過了一天一夜的路程終於來到了充滿怪氣的雲南。到了這裡,我和爸爸、媽媽首先將行李放到預定好的酒店客房裡,接著就興沖沖地來到了雲南的其中一怪——吃‘炸螞蚱’。一聽就說怪,而且有趣極了,吃‘炸螞蚱’從沒聽過,‘螞蚱’不是不可以吃的嗎?而在這裡卻說‘螞蚱’能吃,真是前所未聞,不過這倒也是一件新鮮事。我們每人都樂滋滋地向賣燒賣的老闆點了三串‘炸螞蚱’。只見那老闆聽了後立刻拿出剛剛串好的‘螞蚱’,隨後,便拿著往烤爐那邊走。他坐在烤爐旁,一手開啟烤爐,調好火候,一手拿著‘螞蚱’串不停地在烤爐上轉來轉去來回地烤。烤好後,他便將‘螞蚱’拿到油鍋上炸。大約一、兩分鐘後,“譁!”一條香噴噴名副其實的‘炸螞蚱’誕生了。那一串串剛剛燒好的‘炸螞蚱’讓人看了後真是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其中的一串,頓時香氣撲鼻。一咬,“譁!”味道好極了。我立刻被那美味吸引住了,吃了又吃。吃得十分滋味,十分快樂,吃得流連忘返。

  雲南這裡不僅吃怪,而且這裡的花也怪。不說你也不知,這裡的花一年四季也盛開,所以在這裡買花是最好不過的。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挑了幾朵鮮花,將它們拿到酒店裡去,頓時,鮮豔的花朵給寧靜的房間增添了幾分生機。

  雲南的十幾怪,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而且我還知道了雲南的更多知識,瞭解了更多這裡的風土人情。

  在這次充滿神奇,充滿樂趣的旅行裡,讓我感到非常快樂。

  快樂的旅行日記篇二:

  今天,我和媽媽、爸爸、叔叔去渤海玩兒。第一次看見大海,才發現大海真的是一望無際!海水綠茵茵的,沙灘金燦燦的,海上的輪船來來往往的忙個不停。

  午飯後,我們來到沙灘上,我迫不及待地跳下水遊起泳來。爸爸把海水澆到我的身上,我不小心喝了點兒,才發現海水非常鹹。坐在沙灘上,我用手挖了一個洞,把腳伸進去,再用沙把腳埋了起來。媽媽看見了,也和爸爸挖了一個更大的洞,然後她一屁股坐下去,我和爸爸趕忙向媽媽身上堆沙子,媽媽卻心安理得的閉著眼睛休息,悠閒極了。

  這裡吃的東西都是海鮮,我吃了美麗的貝殼、神奇的龍蝦,潔白的扇貝以及怪模怪樣的八爪魚……

  晚飯後,我們到南戴河去看夜景。南戴河可真美啊!街道兩邊的大樹上掛滿了玲瓏的彩燈,房子亮堂堂的,真是金碧輝煌啊!這裡的商品琳琅滿目,數不勝數.媽媽說:“買些東西作紀念吧!”我選了兩個海螺,媽媽選了兩串項鍊。

  晚上我們住在臨海的一座小樓裡。此時的渤海非常寧靜,我很快地進入了夢鄉。在夢中,我游到海的對面去了……。

  快樂的旅行日記篇三:

  一放假,媽媽就告訴我,爸爸要帶著我去旅行,我高興的跳了起來!果然,9月29日下午我跟著爸爸坐著火車開始我們的快樂旅行了。

  第二天,我們到達第一個目的地——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在這裡我們坐著遊船欣賞了美麗的西湖景色,西湖裡的水真清,能清楚地看到岸邊綠樹和遊船的倒影呢!在我欣賞美景時,突然發現湖對面的一棵樹上有一隻可愛的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看到它歡快的樣子,我也感到高興極了.

  第二天我們去了蘇州,在蘇州我遊覽了古詩《楓橋夜泊》《烏衣巷》中描寫的著名的寒山寺和烏衣巷,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著名的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蘇州我還知道了蠶寶寶是如何變成蛾的,還知道了絲綢是如何做出來的,在這裡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呢!

  第三天我們去了上海,上海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那裡我和爸爸坐著遊船欣賞了黃浦江的夜景,那裡燈火輝煌,非常美麗。我還登上了上海的最高樓---金茂大廈,金茂大廈就象一支鋼筆一樣屹立在黃浦江畔,在金茂大廈的頂層我看到了東方明珠塔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美麗,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夜晚呀!

  第四天我們就要返回東營了,我對這美麗的景色有些依依不捨了,多有意思的快樂旅行阿!

  快樂的旅行日記篇四:

  春風習習,我們乘車來到了“蘭亭國家森林公園”。

  一下車,就看見大門口的八個大字“山明水秀,人傑地靈”。走進公園,筆直地看過去,看見了四個鮮紅的大字“夢筆生花”。隨後,我們到了動物園,裡面有幾隻快開屏的孔雀,好像幾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還有一隻黃黑色的野豬,害羞地不敢面向我們。

  公園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走過“流翠湖”,踏過“望梅亭”,跳過水清澈見底的“神龍泉”,越過茂密的“修竹林”,跑出迷宮似的“山蔭道”,到了垂釣燒烤和住宿融為一體的農家飯莊,在那兒我們休息了一會兒。

  在眾多景物中,最令人留連忘返便是鵝池。鵝池並不大,但卻很美。盛開的桃花嬌豔欲滴。兩岸的柳條低垂至水面,柳葉細嫩鮮綠,彷彿是少女如瀑的秀髮。當風吹過,還會帶來陣陣蘭花的幽香。池水清澈見底,常有幾隻潔白的天鵝在水上嬉戲。用“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句詩來形容這幅景象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池上有座小橋,直通池中心的亭子。亭子中央豎立的碑上面寫著“鵝池”二字。兩個字一大一小。相傳,當年王羲之正在為“鵝池”題字,剛寫完一個“鵝”字,便接到了皇帝召他入宮的旨令,放下筆,便匆匆離去。他的兒子王獻之就在父親寫的“鵝”後面,添了個“池”字。這便是“鵝池”二字的由來。

  這次蘭亭之旅,雖然歷時5個多小時,卻會成為我記憶中最閃亮的一顆星。它的光芒,絕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