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開車怎麼樣省油

  油價持續攀高,但車子仍得開,如何節省車輛汽油成為全民運動。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1.謹慎選擇加油時機

  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家都很清楚,由於每天室外溫差在10℃左右,所以到加油站加油時也儘量選擇在清晨和晚上氣溫較低的時候。這樣份量會更足些。而對加油站的選擇也有所講究,一些車主很少注意油表刻度,往往等到油表指示燈亮起後才急忙尋找加油站,而市區加油站往往等候車輛較多,車輛走走停停其實已增加了油耗。建議車主能在耗油接近2/3時就開始尋找加油車流較少的油站加油。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2.右腳切忌大腳踩

  我們在《頭文字D》、《的士速遞》、《速度與激情》等精彩影片中,經常會見到男主角在加速前總先大力轟踩油門,等發動機發出低沉的咆哮聲後,車子也在瞬間離弦而出,這樣的鏡頭彷彿散發出男性的力量美。

  但告訴大家在實際駕駛中,千萬別照搬照抄,這樣的行為是油耗的最大元凶。據實驗分析,大腳油門的開車方法只會縮短4%的開車時間,但油耗卻增加37%。一般市區道路上,最為省油的開車時速為50Km/h,轉速維持在2000rpm到2500rpm之間,而高速公路則為90-100Km/h之間,因為只要時速每增加10Km/h,那麼油耗會相應增加10%。建議有定速巡航功能的車輛高速時開啟該功能,可以避免不穩定的轉速所引起的引擎負擔。此外,還需注意,在平時用車中切忌急加速和急剎車,駕駛員的觀察範圍應遠一些,如遇前方出現塞車或交通燈訊號轉換等情況時,能提前做好剎車的準備。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3.簡單輕量化

  一些車主總愛將各種東西堆積在車內,不但佔用了車內空間,而且增加了車重,給引擎帶來額外的負擔。根據統計,車輛負重每增加100Kg,油耗就會提高4.4%,同時一些車輛改裝專案也會影響到車輛的油耗。如音箱的改裝不但增加了多餘的重量,而且音箱的能耗也需要發動機供給。再如,時下比較流行的加裝行李架、定風翼等裝置,增加了車重,而且風阻係數也變大,高速行駛時的油耗大大增加。所以我們建議為了更經濟的使用車輛,儘量不要進行不必要的改裝,同時需經常給愛車來一個瘦身SPY,減去多餘的重量,讓愛車輕鬆上路。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4.冷氣夠涼就好

  如果還有人認為車載空調只利用行駛中發動機所產生的多餘能量進行工作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牽動空調壓縮機所需的動能並不低,只要一開啟,汽車油耗就會增加10%至20%。所以在炎炎夏日使用空調的時候,建議冷氣溫度不要開得過低,風速也無需最大,夠用就行。建議空調溫度為25℃左右,太冷只會讓壓縮機不斷工作,增加油耗。

  為了提升冷卻的效果,也可以選取隔熱係數較高的防爆膜,而且需注意的是,前擋風玻璃也必須一同使用,才能減少太陽熱能透進車內。另外,停車時儘可能選擇地下停車場或陰涼處。

  市區開車省油的方法5.輪胎氣壓勤檢查

  在汽車油耗增加時,我們往往忽略了輪胎氣壓。我們通常將輪胎比喻成汽車的鞋,如果鞋不舒服,油耗自然會增加。對於胎壓的檢查除了對降低油耗有利,同時也關係到行車安全性。所以每天出車前應養成檢查胎壓的習慣。對於胎壓不足的輪胎應及時就近補充氣壓。也可以在洗車後,要求師傅幫忙檢查一下胎壓,建議輪胎充氣在胎側標註的最大氣壓的80%-90%,通常一般車輛前輪胎壓為2.2-2.3Pa,後輪氣壓為2.4-2.5Pa。在夏季時,建議換打氮氣可以提高輪胎胎壓的穩定性,同時也提高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新手市區開車注意事項

  一、無人指揮交叉路口

  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遇時,機動車享有先行權。

  同方向的右轉彎機動車和直行機動車相遇時,直行機動車享有先行權。

  在支、幹不分的道路上轉彎的機動車和直行機動車相遇時,直行車享有先行權。

  雙方都是直行或左轉彎的機動車,則右面先來的車輛享有先行權。

  左轉彎機動車和右轉彎機動車相遇時,左轉彎機動車享有先行權。

  先進入交叉路口的車輛比尚未進入交叉路口的車輛享有先行權。

  若對方違反讓車規定,我方應主動謙讓,要養成禮讓行車的良好習慣。

  二、有訊號燈的交叉路口

  過交叉路口時不但要嚴格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原則,而且還必須瞭解和遵守先行權和放行權的原則。被放行的車輛享有先行權,但在通過有訊號燈的人行橫道時,被放行的行人在人行橫道上享有先行權。被放行的直行車輛與轉彎車輛相遇時,直行車輛享有先行權。

  左轉彎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相遇時,左轉彎的機動車享有先行權。在有交通訊號燈指揮的路口則應以交警指揮的手勢為準。在交叉路口遇到紅燈時,直行或左轉彎車輛應停在停車線外,右轉彎車輛在不影響放行車輛正常行駛並保證路邊行人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右轉彎。

  若車輛在快慢車道不分的路口停車,則不能偏左停車,以免妨礙交通。如路口已有車輛等待放行應依次停下等待放行。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