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家裡做家務作文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而且必須完成一份家務勞動,為家庭集體承擔一份責任,從而逐步形成一種家庭責任感。這種家庭責任感,便是今後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以前我總覺得做家務很累很不好,媽媽叫我做家務是我總是說我要做作業當作藉口,所以我很少做家務。因為洗碗我覺得很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打破;拖地我覺得太累,而且我怎麼拖也拖不好;掃地我覺得灰塵太多了。可是有這麼一件事情讓我開始喜歡上了做家務。

  一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一人孤零零地在家裡。突然電話鈴響了,我去接電話,原來是媽媽打來的,他說今天有客人要來,叫我先把家裡收拾乾淨,他們一會兒就回來了。我放下電話,心想:怎麼辦?我又不會做家務。收拾客廳先吧,將客廳弄乾淨再掃掃地就行了。說著,我就開始做了。首先把沙發上的抱枕放好,再把茶几上的書放進房間裡,再將餐桌撿乾淨,電視旁邊的草稿紙放整齊,最後把一些多餘的東西全放進房間裡,因為媽媽說客人是不會看房間的。再用掃把將地上的垃圾掃乾淨,把桌子抹乾淨就完了。豆大的汗珠從我額頭上留下來,我卻還沒來得及去擦,它就已經滴在地上了。雖然收拾客廳很辛苦,但是我覺得還是收得很乾淨。我在沙發上一邊等待著客人的到來一邊在休息,看著自己的成果覺得很開心。

  客人終於來了,當他看到我們家的客廳時,舉起大拇指讚歎道:“你們家既漂亮又很乾淨呀!”聽了客人的話,我的心裡覺得美滋滋的。爸爸媽媽也回來了,看到家裡變得這麼幹淨,也表揚我。

  原來做家務也不是很累,看來以前我都想錯了,現在我開始喜歡做家務了,覺得做家務不僅可以鍛鍊著自己,還能幫家長減輕負擔呢?有時我做完作業了,我就幫媽媽掃掃地,撿撿房間,疊疊被子等等。經過這件事,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所以我喜歡做家務。

  以前,我爸爸媽媽都是農民,賺錢很不容易。為了給我讀書,前年在奉化買了一套25萬元的房子,背了一大筆債。就為這,他們開始早出晚歸地工作。

  我知道,他們為了我,很辛苦,媽媽還為這生過一場大病。因此,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篇二:

  暑假到了,我可以休息了,可媽媽卻比以前更忙了。每天加夜班,9點才回家,連星期天都不例外。每當媽媽加完夜班回家,看到她那疲憊的樣子,我十分心疼。於是,我就向媽媽提出:“在暑假裡,家裡的家務活都由我來承擔!”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但她並沒把這當真,而是說:“你有這份孝心就夠了。”

  我說到做到,第二天就把全家昨天換下的衣服都洗好了,還擦了地板,累得我腰痠背疼。我更加領會到媽媽的辛苦,“暑假裡的家務我全包”的意志也更加堅定了。每當中午吃飯時間快到了,趁爸爸還來沒回來,我就燒幾個菜。媽媽曾經說過,燒任何菜都是“先放油,炒一會兒放水、調料,再燒一會兒就行了”。我根據這個“原理“,還有已有的經驗,燒了紅燒冬瓜、菜炒肉,還煎了一個荷包蛋,放了一碗番茄蛋花湯。這時,爸爸正好回來。他看見了,大吃一驚,又有些激動,抱著我轉圈,笑著說:“我們的家瑩長大了嘍!”看到爸爸這麼開心,我高興極了。

  在這些日子裡,爸爸媽媽比以往開心多了。我一想起他們的笑容,那些苦,那些累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有時候,我會學電視裡的菜,換換口味,有時候點上蠟燭,來一次“燭光晚餐”,逗他們開心,還有的時候,我會做一件小禮物送給他們,給他們一個驚喜……

  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那麼多,我做這些事,能使他們開心,減輕負擔,我感到很值得。

  篇三:

  最近,爸爸出差走了,家裡的家務只能由媽媽一個承擔,看著媽媽上完了班,還要忙家務,我便準備幫幫她,順便還能完成一下寒假作業呢。

  一天媽媽準備拖地,我上前對媽媽說:“這點家務就交給我來幹好了!”媽媽一聽說:“好呀!”便給我介紹了一下用法,聽過媽媽的簡介以後,我便迫不及待的開始行動了,我先拖的是書房,在書房裡我拿著拖把準備從電腦桌拖起,電腦桌底下有很多的線路,線路底下有很多的灰塵,而那些電線像防護罩似的擋住灰塵,使得我不得不把它們抬起來再拖,可用這個動作拖地特別的不舒坦,不一會兒我的就腳麻了,這會兒我真有些想罷工,可想起媽媽天天那麼辛苦,我還是咬著牙堅持了過去。拖完了書房,我背起裝備去拖臥室,臥室的衛生死角很多但我拿著拖把,一遍一遍的貼著牆清理,終於給清乾淨了。幹完了這件事我又拿著抹布給茶几擦了擦。

  我幹完了所有的家務,大汗淋漓的來到媽媽面前,自豪的彙報了我的戰績,媽媽表揚了我,我的心裡也是特別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