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篇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篇一:觀察蝸牛爬行

  蝸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測試蝸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準備玻璃﹑瓷磚﹑紙板。首先把沒餵食的蝸牛放在玻璃上,旁邊擺一直尺,用細線系小塊蘋果去引誘它,食物放在蝸牛範圍內5-6釐米左右,一會蝸牛出殼發現蘋果朝它爬去,沿直尺邊緣平行輕緩地拉動細線,使蝸牛隻能看到﹑聞到就是吃不著蘋果;飢餓的蝸牛要吃蘋果,只得沿直尺往前爬。以蝸牛腹足尾部為起始點和終點,60秒後,從直尺讀取爬行距離是12釐米,計算出爬行速度為0。2釐米/秒。同樣在瓷磚﹑紙板上做測試,爬行速度分別為0。15釐米/秒和0。1釐米/秒。蝸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樣,玻璃比紙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觀察結論:蝸牛的確爬得很慢。腹足的運動與勻速爬行。

  觀察三次測試實驗,雖速度不一樣,但發現每次爬行過程中速度大小不變。蝸牛的爬行速度跟腹足運動有直接關係,從玻璃背面觀察爬行中蝸牛的腹足,看到腹足肌肉收縮從後傳向前端,同時粘在物體表面防止向後滑動,當收縮傳到最前端,腹足就釋放開來,蝸牛得以完全伸展,身體向前滑行,腹足肌肉是波浪式收縮運動。堅持觀察很久發現其波浪式收縮頻率不變、把蝸牛放置在手臂上爬行,靜心感覺,其運動節奏始終一致,以此判定腹足運動是勻速的,經推理測試得出結果:蝸牛確實是勻速爬行。

  篇二:我的蟈蟈

  盛夏的中午,我正昏昏欲睡呢,忽然聽到了由遠而近的一片蟈蟈叫聲。我不由精神大振,循聲追出去一看,見一位頭戴草帽的老伯伯正在巷口賣蟈蟈呢。那麼多的蟈蟈在各自的小籠子裡扇動著翅膀,“蟈、蟈”地叫個不停,像一支龐大的樂隊,合奏著一部交響樂。我付了一元五角錢,請老伯伯為我挑選了一隻,歡天喜地地回了家,把它掛在窗臺前。

  這隻終於屬於了我的蟈蟈,可真像個神氣的大啊。它穿著一身翠綠色的盔甲,肚子很大,腿兒長長,鼓鼓的大眼睛像兩顆透亮的寶石,頭頂上那兩根長長的觸鬚則揮灑著抖擻英氣。在它的嘴邊有兩顆鉗子一樣的牙齒,啃咬我放進籠去的一串毛豆時,一雙大鉗利落地連連夾去,豆子很快就被啃光了。

  8月13日 星期五 晴

  儘管我天天辛辛勤勤地餵食,蟈蟈卻只顧悠閒地在籠子裡看窗外的風景,有時蹬蹬漂亮的長腿,有時輕舞長鞭一樣的觸鬚,卻一直沒有振翅放歌。

  “莫非它竟是一隻徒有威武外表的啞巴嗎?”我失望地想道。鄰居宋好婆叫我換喂辣椒試試,她說:“最好是尖頭辣椒。保準很靈的”。我趕緊讓媽媽到市場裡買回幾隻尖頭辣椒,剖開一隻,塞了一長條放進籠子裡。蟈蟈一見辣椒,就揮舞起鉗子大口大口啃咬起來,吃得津津有味的。

  “咦,它怎麼就不怕辣呢?”我怎麼也想不通。

  8月1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天剛亮呢,我就被一陣陣清脆、快樂的鳴叫聲喚醒了。啊,這是蟈蟈的歌聲,是我的蟈蟈的歌聲!這歌聲確確實實就是從窗臺那裡傳來的!

  我從床上一躍而起,奔到窗前一看,我的蟈蟈正扇動著背上翠綠的翅膀,大聲歡叫著呢!它的聲音可真響啊!真有大將的氣度和風範啊!

  “太棒了,你是了不起的蟈蟈!”我用大拇指向它致敬,並將一長條新鮮的辣椒送進籠去犒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