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活動總結範文模板

  此刻生活條件好轉了,但由於多數群眾居住條件一般,加之老人行動不便,就醫診病很不方便。因此我們要大力倡導義診活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義診活動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義診活動總結***一***:

  長春的三月,雖然依舊寒風刺骨,但是雷鋒精神卻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我們用行動貫徹雷鋒精神,用行動號召廣大青年向雷鋒同志學習,讓雷鋒精神實實在在灌輸於每一個人的心中。雷鋒精神將永不磨滅。

  雷鋒精神弘揚月,我們第一臨床學院紅十字志願者在行動。十七號早晨八點,紅十字志願者在一教集合,大家分為兩組,開始義診活動。因為,這次到退役老兵家進行義診,所以大家特地到超市買了水果,去看望老兵。

  我們步行先到永安社群,再由社群人員帶我們到老兵家裡。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情緒來到老兵家。老兵和他的老伴熱情的歡迎我們進屋,他真的很和藹,看著老兵的家裡,我們心裡似乎有些沉重。

  我們向老前輩介紹了我們此次來的目的,老兵十分感謝我們。我們先後為老兵和他的老伴量血壓,老人雖然身有殘疾,但身體狀況良好。之後,我們陪著老人聊天。老人介紹說,他叫張富,今年八十三歲,是抗美援朝退役老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幸被子彈打中手臂,落下三級甲等殘疾。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在三十九歲時,不幸去世,女兒也因故離婚。他也因故無法享受低保,生活真的十分拮据。

  老兵一字一句講述著他的一生,每一句話無不感動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真的就應學會珍惜此刻的生活。如果不是像老兵這樣的革命者不怕犧牲的付出,我們怎樣會有如此幸福的生活。所以從此刻開始,我們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學習雷鋒精神,為社會奉獻我們的力量。

  義診活動總結***二***:

  9月14日我院黨委、團委組織舉辦了20年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暨“孕產婦飲食與健康”的大型諮詢宣傳和義診活動。

  為使科普日活動紮實有效的開展,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醫院各相關部門用心配合參與。譚競華、劉稚葳、劉景榮、孟令浩4位退休老領導、老專家得知訊息後也用心要求參加義診。在老專家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參與下,我們順利完成了此次宣傳和義診活動。醫護人員結合我院孕產婦的健康飲食管理經驗向到場諮詢的人員詳細介紹了飲食營養對孕婦、胎兒和嬰兒健康影響的基本知識和新的認識,對孕婦、乳母的營養膳食進行指導,同時對諮詢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本次活動設在長嶺社群,共持續約7個小時,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0餘種約800多份,兒童生長髮育監測卡片400餘張,同時還給前來諮詢的中老年人免費測量了血壓。此次宣傳義診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和讚賞,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提高了孕產婦及兒童家長對飲食與健康的認識,到達了科普宣傳的目的。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科普意識,提高我市公眾科學文化素質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院將繼續弘揚科普精神,努力擴大受益群眾的範圍,在活動形式上不斷創新和改善,切實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科普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義診活動總結***三***:

  新春將至,為切實做好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縣中醫醫院和城關鎮碼頭社群用心搭建在職黨員參與社群活動的平臺,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群的渠道,促進我院黨組織與社群黨組織的共建聯建,更好的使我院在職黨員為人民服務作表率,1月6日上午在碼頭社群進行舒城縣中醫醫院在職黨員進社群義診活動。

  此次義診,我院領導高度重視,劉排芹副院長親自帶隊,由內科、外科、婦產科、骨科、推拿科、眼科即朱曉穩***醫務科長,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孝年***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國寶***中醫推拿科副主任醫師***、汪龍凡***骨傷科主治醫師***、黃華***婦產科醫師***、鄧小玲***供應室護士長***、吳曼雲***骨科護士***組成的專家組及其工作人員共計10餘人參加活動。工作人員早上8:30就到城關鎮碼頭社群居民委員會進行診療活動。當時已經有不少等待理解義診的群眾,由於前來就診的人多且多為老年人,劉排芹副院長親自擔任引導員,引導群眾到相應的專家面前就診,使得整個義診場面火熱而有序。測血壓、健康諮詢和就診的群眾絡繹不絕。專家們認真接待每一位前來診治的群眾,需要藥物治療的,免費送藥,做到讓每一位前來就診的群眾得到滿意。其中一位老大爺拿到免費帶給的藥品後拉著我們工作人員的手滿意地說我也是一名黨員,這天看到縣中醫院的專家親自下來給我看病,不收錢,還免費送藥,為我們服務到了家門口,我真的很感動,說明黨和政府並沒有忘記我們,還時時刻刻想著我們,感謝黨和政府,感謝中醫院這些黨員和專家,活動一向持續到中午11點。縣直工委及城關鎮領導親臨現場,看望醫護人員。

  此次共義診100餘人次,免費發放藥品30多種***總價值達2016餘元***,發放健康宣傳單200餘份,測血壓80餘人次。此次活動受到了碼頭社群群眾的熱烈歡迎,取得了預期的社會效果。

  義診活動總結***四***:

  為進一步落實新的醫改精神,加強社群群眾防病保健意識,長沙星河醫院主辦、長沙社群困難補助基金會協辦的“健康社群共建和諧”宣傳月活動於二00九年五月一日至三十一日在長沙市開福區的六個社群隆重舉行,按照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院以服務群眾,滿足基層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以健康社群和諧共建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健康宣傳、義診、知識講座和扶貧濟困活動,樹立了醫務人員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了醫患關係和諧,為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一、活動總體狀況:

  據統計,在5月1日至5月31日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我院共組織義診6次,,參加義診義治醫務人員共52人次,其中高階職稱人員12人次;諮詢人數439人次,診治人數497人次,發放藥品價值近四千元。舉辦健康知識講座2次,展出宣傳板面79塊次,資料涉及婦科疾病的防治,性健康知識的宣傳、婦女身心健康明白、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知識、常見傳染病防治知識等;發放主題宣傳材料百餘套,提高了人民群眾健康知識的普及率。這些活動,受到了社群群眾的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主要做法及特色措施:

  ***一***領導重視,準備充分,計劃周密,組織細緻。為確保宣傳義診月活動取得實效,醫院召開了專題會議,制定活動方案。院長李再勝具體負責活動月各項活動的組織實施和協調工作,並親自參加義診活動,醫務科長吳作彬為健康知識講座的主講人。從義診參加人員的選取到宣傳資料的制定,從健康知識講座的時間、資料的選取到發放藥品的確定,都精心設計,認真組織實施,確保了宣傳義診活動月的圓滿成功。

  ***二***貼近群眾聯絡實際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為河大社群,為全校師生帶給優質、便捷的醫療保健服務始終是河南大學醫院的服務宗旨。健康知識宣傳是我院本次活動月的重要資料,為提高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普及率,製作了12塊展板擺放在學校食堂、宿舍區,提高了師生自身健康意識和防病治病潛力。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年重陽節期間,我們為離退休人員發放醫院編印的宣傳手冊《心腦血管疾病健康指南》,為離退休人員舉辦主題健康知識講座和義診等,得到了他們的歡迎和好評。

  ***三***服務群眾滿足需要共建和諧塑造形象。按照衛生局的統一部署,為滿足社群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要,我院精心挑選業務水平高,醫德醫風好的醫務人員,組成醫療宣傳義診小組,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深入社群開展宣傳義診,送醫送藥到門口,無論是在東苑小區還是在儀北等社群,我們的宣傳義診小組人員精湛的醫術、認真敬業精神、一心為群眾服務的態度,得到了社群群眾和開封市衛生局領導的一致肯定,親切地稱讚我們為“群眾健康的守衛者”。

  義診活動總結***五***:

  一。活動主題新興街社群義診

  二。活動時間20年10月24日

  三。活動地點西康路

  四。活動目的為過往的行人進行義診並且解答有關身體健康的問題

  五。參與人員吳幽蘭,陳彬彬,陳影,謝緋虹

  六。活動流程到達西康路後,與社群的工作人員一齊佈置會場,隨後進行義診和健康諮詢,最後收拾會場,完成活動

  七。活動感想

  伴著朝陽,我們第一次參與了社會實踐部在校外舉辦的社群義診活動。我們的內心既緊張又激動。我們的活動地點是在西康路路邊,在那裡為來往的行人進行義診。

  當我們到達活動現場時,看到那裡的工作人員都面帶微笑,我頓時感到作為一位志願者是多麼光榮而又神聖。我們四個女生披上“護理學院志願者”的授帶後,坐在“醫大護理”的標牌後,帶著微笑地看著眼前的奶奶和爺爺們,認真而又詳細地為他們解答。

  我深深地明白,作為醫學生,我們的職責就是讓人們健康快樂地生活著,所以當我們能為老人帶給有益於健康的合理推薦後,看到老人臉上的微笑,我們也感到溫暖和欣慰。在這個活動現場,我們的情緒始終很愉快,雖然我們的專業知識有限,但我們始終儘自我最大的努力為需要幫忙的人們解疑答惑。而且,透過這個活動,宣傳了醫學生活知識,以及為我們大一新生帶給了一個很好的鍛鍊的平臺,增強了我們的責仸心,合作意識,以及對醫學知識的進一步掌握。這個活動對我而言,有著非凡的好處,它是我逐步瞭解社會,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我的位置,發現了自我的不足,對自身的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識我對自我有了一個真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與毅力,在此次義診活動中,我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它讓我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深灰,回味無窮。大學是什麼,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裡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透過社會實踐的磨鍊,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它提高了我與他人交流的表達潛力,而且原先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實踐環節得到了補償,加深了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投身到社會實踐中,才能讓我們發現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

  此次活動結束了我不禁想到:“醫者藝也,醫者仁也”將醫術探究到極致使之成為一門藝術,將醫學發揮到極致使之惠及眾生,這也許是我們醫學生需要窮盡我們一生去努力追求的。不論今後我們的工作是簡單,是繁重,作為醫者,我們都應秉持一樣的心境,為祖國醫學事業的發展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