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經典海報圖片設計模板

  隨著剪紙表現形式的探索和發展,彩色剪紙的形式和技法在逐漸增多,也有的人將剪紙的特點運用到海報的設計當中,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會喜歡!

  


  剪紙宣傳海報圖片設計模板


  剪紙藝術的歷史典故

  由於剪紙只是應民情風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儲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歷史時期面貌的作品傳世。我們不妨從歷代的典籍載記和文人的字行中,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暖湯灌我足,剪紙招吾魂 ----- 唐·杜甫《彭衙行》

  樓金做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 ----- 唐·李商隱《人日》

  吳越踐王於行吉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 五代《武林梵志》

  向舊都天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 ----- 周密《志雅堂雜鈔》

  嘉靖中制夾紗燈,刻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罩色,熔蠟徐染,用輕紹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芳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 ------ 明《蘇州府志》

  石女,張蔡公之女也,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柳,罔不入神…… ----- 清《保定府志》

  我國長期民情風俗的穩定和許多邊遠地區文化上的封閉,剪紙的某些紋樣還較為可信地保持著初始的基本形態在民間流傳。如壯甫詩中提到的陝西白水等地一帶的招魂剪紙,至今仍在那裡仍可見類似形式的作品。

  有人說,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於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及民間剪紙某些體裁樣式作品的相對穩定,使今天的民間剪紙中仍保留著我國古代文化的不同層次,我們得以從其中領略民族藝術初始期的神祕、上升期的雄渾和成熟期的神韻,從勞動者的創造中獲取歷史的啟迪。

  民間剪紙作為民俗的陪襯,在中國民間獨自頑強地生長,延續到了今天的時代,顯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鄉村巧手,他們的祖祖輩輩都在譜寫著民族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