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有哪些

  攝影構圖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作為一種視覺呈現手段,攝影不僅拓展了學生在進行創作時的視覺表現形式的多元化,提高了作品的完成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1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2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3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4


  景物攝影構圖教學的素材作品5

  攝影構圖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在探討應該如何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安排攝影教學的內容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視覺傳達專業的特性和學生學習的目標。根據目前公認的定義來說,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學習如何以某種目的為先導,通過可視的藝術形式傳達一些特定的資訊到被傳達物件,並且對被傳達物件產生影響的專業。著名的影象研究者W.J.T米歇爾曾這樣歸納過兩種攝影語言的表現方法,“攝影與語言的關係可以有兩種基本描述。

  第一種強調攝影不同於語言,它以“沒有程式碼的資訊”為特色,是視覺現實的純客觀的藝術再現。第二種把攝影轉變為語言,或強調在實際應用中它被語言的兼併。”雖然攝影區別於其他藝術創作手法的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客觀記錄性,但在實際運用中,無論拍攝者如何努力地想站在完全中立的視角上,在利用鏡頭選取目標影象的過程中,已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的主觀願望和思想。

  而在視覺傳達專業的攝影學習中,應凸顯攝影影象傳遞資訊的這項功能,教導學生學會如何將攝影作品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媒介來到對待,而不僅是一種在無意識情況下對客觀現實隨意捕捉的產物。在這裡,攝影作品不但是視覺傳達設計創作中的一種輔助元素,也可以成為主要的創作手段。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可首先從新聞紀實類攝影入手,讓學生通過學習優秀作品,學會如何調動畫面元素,讓照片充滿資訊量,能夠“開口說話”和“講故事”。獲取一張具有美感、故事感和情緒感的照片,不僅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調動,還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動用全身的感官,努力地捕捉周圍的事物。而對題材和拍攝物件的選擇,能夠同時引發學生對於他人與周邊世界的關懷及思考。這些能力的培養,對於一個立志成為優秀設計師的視覺傳達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通過紀實類攝影的分析和學習,培養以上的諸多能力外,激發學生的創意也非常重要。通過對創意攝影和觀念攝影作品的學習,可以使視覺傳達其他課程內容與攝影相交叉,同時鼓勵學生利用場景搭建、情節設計等手法進行創作。但這部分內容,因為涉及較多技術層面的問題,教師應以啟發為主,對學生作品的完成度不應做太高的要求。在攝影學習的初級階段,有許多人認為只有擁有昂貴的攝影器材才能拍出優秀的照片。

  誠然,器材是攝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但抱著這種唯器材論的看法,往往會使學習者們忽略了美學素養的提高和瞬間捕捉的能力。因此課程的初始階段,就應該讓學生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好的構圖能力、巧妙的光線利用能力、富有創造力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洞察能力才是一幅好的攝影作品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在面對已經學習了若干年基礎繪畫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仍舊需要強調構圖、色彩和光線等元素。在課程初期階段的實踐內容中,安排學生利用差異較小的手機拍攝功能創作作品,同時比大師級的手機攝影作品,則更能起到啟發和對比學習的效果。

  雖然在攝影中器材不是萬能的,但攝影作為一門離不開技術與器材的藝術呈現方式,離開技術只談美學,是非常不可取的。教會學生了解快門、光圈、景深、曝光、ISO、白平衡等概念,以及燈光、濾鏡、腳架等配件的應用,能夠大大拓展創作的可能性和多變性。技術熟練和提高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因此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應穿插在整個教學階段展開,同時督促學生不斷練習,從而達到熟練掌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