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牆的效果圖素材展現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祖先們幾千年來創造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所在。文化牆能夠讓廣大人民對傳統文化有個深入瞭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傳統文化牆的高清圖片
傳統文化牆的圖片素材
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諸多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學說或流派。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尤其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大致可以從科學技藝層面和倫理價值層面兩方面來加以概述。從科學技藝層面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園林建築文化、工藝美術文化、戲劇舞蹈相聲等娛樂文化、武術健身養生等體育文化、天文曆法、發明創造及中醫理論等。從倫理價值層面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為君子文化、尚賢文化、謀略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愛國主義以及人道主義精神等。本文僅從倫理價值層面對傳統文化之精髓進行簡要議述。君子文化融中國傳統文化之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哲學為一體,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顯示出獨具特色的一面。對君子人格的崇尚與培養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題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義利觀、道德觀。眾所周之,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做人先於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們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傳統,對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體現了這一傳統。君子人格融溫良恭儉讓為一體,並具有慎獨的自警意識。君子貴和尚中、善解能容的處世哲學,君子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體現。因此,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用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懷德,小人懷土”[2]等等,這些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思想言語無不顯示出君子人格的強大魅力,並引導一代代中國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為個人修身養性的標準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之一。
尚賢文化曾經是中國傳統吏制建設所推崇的一大傳統,尚賢思想引導著一代代中國人對知識、能力與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國歷史上,堯舜禪讓的故事開了尚賢文化的先河並一直為人們所傳頌。尚賢文化的核心是“賞賢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禮賢下士主張、荀子的賞賢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時期的墨子對尚賢思想做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梳理,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尚賢文化。墨子的尚賢思想是針對當時的世襲貴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貴族官員現象而提出的一種政治主張,其目的是讓普通民眾中的賢良之士有機會參與管理國家和治理社會。他認為,即使是一般農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備一定的學識、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應該得到舉薦和任用,並給以相應的權力和足夠的俸祿,讓他去為國為民效力。墨子認為,尚賢使能是“為政之本”、眾賢則是“為政之要”、舉賢是“為政之能”。一個國家賢良之士的眾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賢使能,是關係著國家的強弱或興衰、社會的穩定或混亂之根本。他說:“尚賢使能為政也。逮至其國家之亂,社稷之危,則不知使能以治之。”在他看來,賢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是有學識能善辯的“智者”,是國家之“珍寶”,是社稷之“棟樑”。墨子心目中的賢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術淵博的德才兼備之人要做到賞賢使能,就必須打破原有的尊卑貴賤、親疏遠近的等級界限,對有賢德之人“富之、貴之、敬之、譽之”。其實,就墨子的尚賢思想來看,儘管其帶有較為濃厚的理想色彩,但其主張對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選拔仍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恥感文化是一種特別注重他人評價和反應的文化。古代中國的“恥感文化”特別強調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現為他人對主體行為的反應和評價。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肯定、欽佩、敬仰和遵從,他就會在內心油然產生榮譽之感;反之,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否定、埋怨、貶斥和鄙視,他就會情不自禁產生羞恥之心。正如孟子所說的君子三大樂事,其一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這是恥感文化的典型表現。因此,中國文化特別強調“知恥”的重要性,並把“知恥”意識看作道德的基礎,猶如孟子所言:“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而《管子·牧民》從國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禮義廉恥的重要性,指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孟子則從個人品格修養的角度強調:“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他甚至認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認為“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清末的龔自珍將個人的知恥與國家的興亡聯絡起來,提出了著名的“廉恥論”。他指出:“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可見,中國先賢不僅早就認識到恥感在指導和制約人的行為、引導社會風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並將其視為修身齊家、安邦治國的有效手段。
在歷史上,中國自古就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並以其巨集大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禮儀要求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按規定的或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進行。禮儀文化涵蓋人們社會活動中所涉及的交談、服飾、儀表舉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飲、求職以及涉外活動中的行為規範和要求,這些規範和要求對於現代人的社交活動仍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並且很多內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於儒家對於個人在家庭和國家的角色的理解。作為調節社會人倫關係的基本行為規範,“忠孝”意即忠君孝親,它源於儒家所倡導的“親親”思想,是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論語·八佾》說“臣事君以忠”,要求臣子對國君無條件地效忠。《孝經》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的最初含義是孝敬父母,是對兒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須履行的義務,隨後推而廣之,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對社會也應承擔“盡孝”的責任。這樣,儒家就以個人和家庭為基礎,以忠孝為紐帶,把個人、家庭和社會聯絡起來,給每個社會成員規定了立身處事、居家做人的基本準則。儒家甚至倡導“孝為百善之首”。《孝經》上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家庭、國家和社會都要講“孝道”。為此,黑格爾曾在其名著《歷史哲學》中提出:“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中國人把自己看作是屬於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9]隨著文明的進步,忠孝文化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至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對國家、人民、民族的忠誠,對父母長輩的孝敬。
可見,忠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包含的許多道德智慧至今仍然具有現實的生命力,以忠、孝為基石的道德規範早已溶入並沉澱於中國社會的各領域,並對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發生了深層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當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就以自己的無限忠誠履行著對祖國的責任和義務,並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偉大實踐中體現自己的愛國情操和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激勵著人們前赴後繼,為民族的振興和社會的進步不懈奮鬥,是我們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湧現出了不計其數的愛國仁人志士,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為後人所頌揚和垂範。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等愛國情操無不為一代代中華兒女所傳頌,無不被一代代華夏兒女所發揚光大。
充滿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主要是注重民生的人文主義,其民胞物與的社會理想,崇德重義、仁愛胸懷的道德情操等彰顯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道主義情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主要體現在傳統的民本思想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儒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倡導“仁者愛人”。他說:“仁者,莫大於愛民。”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提倡一種做人的原則,那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之“仁”是一種道德意識,即對人的“仁愛之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標準,“仁”反映的是人的本質屬性。孔子之後,孟子則明確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下。”他主張的“仁政”是愛民、惠民、利民之政。仁政以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內涵,要求對社會成員普遍施以人道。墨子把“兼相愛,交相利”作為自己重要的政治主張,用“兼愛”取代儒家的“仁愛”。墨子所謂的“兼愛”,是一種克服了儒家“愛有等差”之私愛成分又保留了其“愛人”成分之愛,是人與人之間不分地位等級不分親疏遠近和貧富貴賤的平等之愛。這種愛比孔子的“親親”之愛要求更高,但又不乏太多理想的成分,這種愛實際上體現的更多的是墨子的一種道德理想和對其理想社會的一種憧憬。墨子指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可見,墨子的“兼愛”完全是一種“自發的”平等之愛。就“兼愛”的作用問題,墨子認為“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這種“兼愛”是無階級性之愛,體現了其原始而樸素的人道“博愛”精神。由此可見,中國的人道主義精神早已深深地積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在後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至今對於中國社會仍然產生出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