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戰功赫赫的文種之死

  文種,後世之人也叫他文仲,字會,少禽或者子禽,他原本是楚國人,後來才在越國定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臥薪嚐膽”的典故想必很多人聽過:越王勾踐兵敗吳王夫差之後,甘願為奴,忍辱負重,積蓄力量,最終復仇成功。其實在越王復仇成功之時,還發生了另外一個著名的故事,這個典故叫做“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它形容的是當一個人被人利用後,一旦他的利用價值沒有了,他的下場便會十分悲慘。這個典故中利用別人的人的就是越王勾踐,而這個被利用的人便是與范蠡同為越王左膀右臂的文種。

  文種,後世之人也叫他文仲,字會,少禽或者子禽,他原本是楚國人,後來才在越國定居。他的才能和智慧跟范蠡比也絲毫不差,或者說越王能夠復仇成功靠的就是范蠡和文種。在越王因為輕敵而被吳王打得潰不成軍時,他在聽取了范蠡的建議之後,決定自己去做吳王的僕人,而留文種在國內主持政事。文種用三個計策使吳王最終潰敗:一是派人大量砍伐會稽山中的森林,把木材送給吳王建造用來享樂的姑蘇臺;二是挑選了兩個絕世美人西施和鄭旦送給吳王供他享樂;三是謊報越國遭遇饑荒,向吳國購買了糧食,兩年之後把最好的稻穀種子全部蒸熟後還給吳國導致吳國出現大饑荒。就這樣越王擊敗了吳國。

  在大功告成之後,范蠡看穿了越王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便向越王請辭。他同時也勸文種跟自己一起離開越王,但是文種並沒有聽進去,認為范蠡多慮了。結果越王勾踐果然對文種起了疑心,便賜了一把寶劍對他說:“你當初給我出了九個計策,我用三個便打敗了吳國。剩下六條你到地下去為我打敗吳國的賢王們吧。”文種聽聞之後知道越王要他死,於是便自殺了。

  文種一生深諳謀略,最終卻沒有看透越王的為人,導致最後他的結局如此悲慘。

  勾踐謀臣文種怎麼死的

  春秋末期的最後一位霸主——越王勾踐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聞。他因為自己的輕敵和不採納范蠡的建議,冒然出兵攻打吳國,最終被吳王夫差打得丟盔棄甲,傷亡慘重。經過這次沉重的打擊之後,他總算聽取了范蠡的建議,到吳國去給夫差當奴隸,以此等到時機重新反擊。在吳國屈辱不堪的經歷讓回到越國之後的勾踐永生難忘,他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於在之後的戰爭中大敗吳國,成就了大業。

  勾踐能夠復仇成功,靠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堅韌和耐心,更重要的是兩位大臣范蠡和文種的幫助。大名鼎鼎的范蠡自不必說,和他同為越王勾踐的左右手的文種同樣功不可沒。范蠡負責跟隨勾踐到吳國當奴隸,而文種則被留在越國處理國政。文種採取了兩方面的策略:一方面積極鼓勵生產,讓越國儘快從戰爭的傷害中走出來,另一方面又是給吳國送大量木材,又是給吳王夫差送美女,為的就是使夫差放鬆警惕。在范蠡和文種的共同努力下,越王勾踐終於打敗了吳王夫差,成就了一番霸業。想來范蠡和文種的功勞那麼大,越王應該好好獎賞他們才是。只不過,越王並不是那種心胸開闊之人,他容不下這兩個功勞巨大的人。范蠡因此選擇了激流勇退,而文種則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堅持要留在勾踐身邊。當然越王讓這樣一個礙眼的人留在身邊,他賜了文種一把寶劍,說是讓他替自己去地下對付那些吳國的先王。文種到這時才看透了勾踐的本性,可惜為時已晚,他只能拔劍自殺。文種其實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能臣,他為勾踐復仇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最後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一方面是因為勾踐的為人,另一方面他的執迷不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越國謀略家文種結局

  越國文種是來自於春秋末期楚之郢,也就是今天湖北江陵附近的人。他在後期的時候就定居在了越國。歷史上的他是一位著名的謀略家,是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曾經和范蠡一起為越王打敗了吳王,立下了顯赫戰功。

  關於越國文種生平著名的事件,那就要從他和范蠡打敗吳王說起了。那時他和范蠡立下戰功後,范蠡便隱退了。隱退的范蠡還曾經留下一封書信給文種,並在信中勸他逃跑。當文種看了這封信之後,開始稱病不上朝。於是朝廷內的小人開始向越王挑撥,說文種準備要造反。誰知越王相信了小人的讒言,便賜給了文種一把叫做是屬縷的寶劍,並對他說道:“你當初給了我7條用來打敗吳國的策略,如今我只用3條謀略就打敗了吳國,剩餘的4條計策在你那裡,現在命你用這剩下的4條計策去地下為寡人的先王去打敗吳國的先王吧!”於是文種聽後便自刎了。

  那麼究竟為什麼越王勾踐要殺文種呢?當時越國殲滅了吳國,文種沒有聽取范蠡的勸告仍留在越國當丞相。種種跡象表明文種是忠誠的,可還是被殺。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文種和越王在和平與稱霸的戰略方針上出現了分歧,因此主張養民觀點的文種和越王勾踐發生了衝突。當越王賜死文種的時候,文種依然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的死是避免不了的,這也就是“王道”和“人本性”之間不共存的直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