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成語精闢,短短數字就能代表深刻的意思。關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們喜愛!

  篇1:汗流浹背

  有一天漢文帝想了解一下國家與人民百姓的事情,於是他就把右丞相周勃找來,問他: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判決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聽楞了一下,低著頭,回答漢文帝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溼了,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把他們都找來,一問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對陳平的回答十分滿意。

  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已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藉著生病想回家鄉養老的理由,辭去右丞相的官職。

  篇2:河伯為患

  “抱朴子”裡記載一個傳說,曾經有個叫做馮夷的人,因為渡河的時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為河伯。但是,在戰國魏文候的時候,發生過和河伯有關的故事。

  西門豹是當時魏國的鄴縣縣令。他一到鄴縣上任,就調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結了巫師騙錢。這些人恐嚇老百姓說:“河伯每年要娶一個妻子,否則這裡一定會發生水災。”他們不但搜刮老百姓很多錢,還淹死了不少女孩。於是,西門豹為了整頓當地的風氣,就決定要剷除這些人。他利用智慧,騙三老和巫師說那女孩並不美麗,河伯不會滿意,因此要三老、廷掾和巫師轉告河伯,然後二話不說就把那些人丟入河中。

  後來,西門豹帶著老百姓開挖水道,引來河水灌溉農田,老百姓從此便過得很幸福,也不再擔心河伯的問題了。

  篇3:鬨堂大笑

  宋朝的時候,有個姓馮的人和一個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個急性子,姓馮的是個慢性子。

  一天,姓馮的穿了一雙新靴子,姓和的見了後說:我倆的靴子一模一樣,你買靴子用了多少錢?姓馮的慢慢地抬起左腳說:九百錢。姓和的一聽:什麼,九百錢?我這一雙花了一千八百錢呢!他馬上質問身旁的僕人說:原來你揹著我貪汙錢了!看我回去好收拾你!這時,姓馮的又慢慢地抬起右腳說:這一隻也花了九百錢。在場的人聽他這麼一說,立即鬨堂大笑起來。弄得姓和的哭笑不得。

  這個成語形容滿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篇4:後起之秀

  東晉時,王忱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祟。他的舅父範寧,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訪,他總讓王忱到場接待。

  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張玄。舅舅要他倆交談交談。張玄早就聽說王忱志趣不凡,很想與他談談。他年齡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著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看不上眼.也默默坐著,一言不發。張玄見他這樣,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對坐了一會,怏怏不樂地離去。

  事後,範寧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吳中的優秀人才,你為什麼不好好與他談談?’’王忱傲慢地回答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來往,完全可以來找我談談嘛。”範寧聽了這話,倒反而稱讚起外甥來了:“你這樣風流俊逸,真是後來的優秀人才。””玉忱笑著回答說:“沒有您這樣的舅舅,哪來我這樣的外甥?”

  
猜你喜歡:

1.來源寓言故事的成語

2.寓言故事得來的成語

3.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4.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5.中國成語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