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死因是什麼

  孫臏,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師從當時的奇人鬼谷子,一生經歷傳奇勵志,晚年著書留傳,有《孫臏兵法》一書流傳後世,他的軍事思想及理論實踐都記載在這本書中,對後世的軍事將領和統治者都產生了很大的深遠影響。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孫臏的死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他跟隨鬼谷子學習多年,在得到鬼谷子的《孫子兵法》不久後,得到魏國國主的隆重邀請,請他去魏國參政,卻不想招致同門師兄龐涓的嫉妒,而不幸遭受腕去雙足,臉面刻字的極刑,而後逃出魏國,得到齊國的重用,用自己的軍事才能報效齊國的賞識,幫助齊國建立了戰國霸主的地位,並滅掉了龐涓效力的魏國,即使這樣的軍功卓著,卻也因為和田忌的關係,在田忌遭受同僚鄒忌的陷害後,跟隨田忌,遠走楚國避難,而後就在楚國安度晚年了,在晚年時候就潛心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的軍事思想及實踐理論著書成冊,希望能用所學造福後世。

  根據考證漢朝的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和其它史冊,可以推測出,孫臏在楚國的的晚年,並沒有善終,終是歷經戰爭殺戮之人,揹負了太多的罪孽,逃不脫宿命的審判。史書記載,他生有一子,孫系一脈也是繁衍不息,但是他的學識得到了繼承和流傳,也因為他的軍事理論而被唐朝和宋朝的統治者位列宗廟,享受世人的祭奠。在《漢書》的兵書排行上,把他的《孫臏兵法》列於首位的《孫子兵法》之後。

  怎麼評價孫臏這個人

  他師從春秋戰國時著名的鬼才鬼谷子先生,跟隨鬼谷子避居世外,潛心學習兵法,略有所成,從師父鬼谷子獨傳《孫子兵法》給孫臏,而沒有傳給龐涓,或者孫臏和龐涓弟子兩人共同修習得見,孫臏的品性要比龐涓更得鬼谷子的認可,事實也證明鬼谷子的判斷,在自知才能低於孫臏的龐涓,讓同在魏國報效的龐涓產生嫉妒心理,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把才能學識勝於自己的孫臏斬草除根,而不顧多年的同窗之情,但是受到刑罰處置的孫臏,剛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同門師兄龐涓的陷害,說明孫臏並沒有對龐涓有防範之心,他心胸坦蕩,低調謙虛。

  即使雙足不能行走,臉帶恥辱,也不能打挎孫臏,常人很難想像當時的情景如何,一個人被多年同窗陷害背叛,而且身體殘廢,身陷牢籠,是怎樣的絕望,有多少人會崩潰自殺吧,但是孫臏卻沒有,他逃出去了 ,並沒有因身體殘疾而自暴自棄,仍然有一顆大展報負的雄心壯志,他也做到了,他所學的兵事才能在那個亂世很受統治者的重用,他得到了齊威王的重用,不僅擔當齊威王的軍事老師,還跟隨田忌擔任軍師率領齊國大軍,消滅了龐涓率領的魏國大軍,讓龐涓嚐到血債血償的代價。

  孫臏的故事有哪些

  至今還在流傳,仍出現在中國語文教育課本上的田忌賽馬就是孫臏的故事。他幫助田忌通過用下等馬賽上等馬,中等馬賽上等馬,上等馬賽下等馬,以三局二勝贏得了最終勝利。

  孫臏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主角,就是孫臏的同門師兄龐涓,他和孫臏都是奇人鬼谷子的徒弟,為人卻沒有孫臏正直良善,龐涓心胸狹隘,嫉妒賢能,在得知孫臏也被魏王重金禮聘時,深感威脅,而在魏王有心考驗二人才能,想在二人中比個高下時,自知才能在孫臏之下的龐涓,殺心漸起,他設計陷害孫臏私通齊國,這讓視齊國為眼中釘的魏王怒不可竭,孫臏被捕下獄,而經過龐涓的再次讒言,孫臏被處以臏刑,雙足殘廢,臉面刻字,一生帶著恥辱活著。

  龐涓就是這樣打擊孫臏,讓他一輩子活在身心重創的陰影下,不能讓擁有兵家絕學的孫臏在這個春秋亂世裡成為自己的有力競爭者,可是他小看孫臏了,他沒有被磨難打倒,用計逃出了魏國,被引薦給了齊國的大田忌,在孫臏幫田忌贏得賽馬後,又被田忌給推薦給了齊王,齊王很欣賞孫臏的兵家學說,不僅讓他當自己的老師,還讓他隨田忌出征為國,這給了孫臏報仇雪恨的機會,在桂陵一戰中,他大敗龐涓率領的魏軍,並設計在馬陵道讓龐涓死於萬箭穿心。這個勵志故事,教育了多少身殘志堅的後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