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二日遊攻略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D1酒泉:莫高窟 > 鳴沙山 > 月牙泉

  上午乘坐公交前往遊覽莫高窟,它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精美的壁畫和栩栩如生的塑像令人叫絕。中午即可返回市區,就餐後,下午啟程前往鳴沙山,乘坐3路公交即可,距離不遠。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在這可以騎駱駝,滑沙,傍晚觀完日落後,再乘坐公交返回市區即可。

  餐飲:

  敦煌特色美食眾多,驢肉黃面、羊肉粉湯等都是當地特色,午餐和晚餐可在市區盡情享受。

  住宿:

  敦煌的住宿主要集中在市區,由於是旅遊勝地,住宿價格相對較高,建議提前預定房間。

  D2酒泉:陽關博物館 > 玉門關 > 漢長城 > 雅丹地質公園

  今日遊覽的是敦煌的西線,距離市區較遠,建議租車或拼車。向西可先到古陽關遺址參觀陽關博物館,之後北上游覽玉門關和漢長城,最後到達雅丹地質公園。陽關、玉門關和漢長城都是漢代邊塞遺蹟,歷盡滄桑。雅丹地質公園又叫“魔鬼城”,公園內遍佈各種風蝕地貌奇觀,傍晚可以在此欣賞日落。

  餐飲:

  餐飲建議自帶食物,可以節省遊玩時間。

  住宿:

  遊覽完當天即可返回敦煌市區,晚上在市區選擇住宿。

  酒泉特色小吃

  點心、燒餅、蒸饃類:

  1、香酥火燒:取燒餅與京式點心的特點,將點心餡與食油和於面中,入火鏊烤炙而成。色呈淺黃色,大於點心,小於一般烤餅,最好是在飯館中乘熱食用,酥軟香甜,油而不膩,作早點夜宵皆宜。清真火燒則用胡麻油配製。

  2、油酥饃,也叫糖酥饃:用燙麵投入薑黃、紅曲等味料,通過揉、卷、盤、壓等技藝,形呈扁圓,有層次,中間凹下置糖漿適量,圓周面層盤繞,面上灑白糖粒,入鏊燒炙,色黃鮮亮,酥脆香甜,冷熱皆可食之,多在街頭巷尾叫賣。

  3、油塔子:開水燙麵,然後再摻入少量發麵和食油,用力揉和多次,醒面適時,擀成薄餅,抹油一層,撒上油麵子,捲成筒狀,切成均勻的面劑,再擰成螺旋形塔狀,上籠蒸制,出籠後,色呈深黃,一捏滲油,食用時,夾入盤中,提頂一抖油老鼠,便綻成薄條片,酥軟味香,故稱“熱油塔子”。

  4、:兌好的面做皮,包入熱葫麻油拌成的油麵,捏成老鼠形狀,上籠蒸制,出籠後面呈白色,心是焦黃,味香適口,冷食更佳,多在正月十五食用,饋送親友亦稱佳品。

  5、甜水麵,也稱罐罐饃:不加鹽糖等佐料,麵糰要揉多次,成長圓形尖頂,上籠蒸熟色白亮為佳,食用鬆軟,耐嚼慢嚥則有天然麥香,切片夾滷肉,其味更佳;吸水性極強,一經開水浸泡,即成海綿狀,是餵養嬰幼兒的佳品,亦最宜老人食用。

  6、油餜子:分大油餜子和小油餜子兩大類,味道也分鹹甜兩種。其花樣單憑巧婦手藝,把兌好的麵糰採用翻、轉、擠、壓、搓、擰、攥、挑等技藝,做成各種花樣圖形,統用葫麻油炸制而成。

  7、鍋盔:是酒泉烤餅類中的一個大家族,入鏊烤制的叫鍋盔,上籠蒸制的叫蒸餅,它的大小要根據鏊籠大小而定,厚度則在5-10釐米,加紅棗的叫棗兒鍋盔,加沙棗兒的叫沙棗鍋盔,還有捲入薑黃、紅曲或香豆,酒泉特有的一種豆科香料植物。

  8、甜米黃:是用黃米,糜子磨成粉,入粬發酵,略有酒香後,放在小碗裡,按瓷成半圓形米麵團,上籠蒸制而成,色淡黃,其味鬆軟微甜有天然異香,且有醪酒的清香味。甜米黃易消化,健脾胃,老少皆宜,城鄉人均喜食。

  9、灶乾糧子:其實是一種家庭做的點心大小的小燒餅。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晚上,家庭主婦洗手、淨口後獻供“灶乾糧子”等供品於灶君神像前,念道:“灶君爺,吃乾糧,吃飽喝足上天堂”。

  10、熱糕油餅子:將糯米紅棗製成的米糕,放入鍋中,上面放炸好的油餅,蓋上籠布,鍋下加火,要始終保持米糕和油餅的軟、熱,食用時,將蒸軟的油餅上抹上米糕,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