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畏魏徵的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那麼你知道麼?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諫諍之臣
一次,唐太宗怒氣衝衝地回到後宮對皇后長孫氏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忙問殺誰”他還令公卿大臣們把魏徵遺表中的一段話寫在朝笏上,作為座右銘,以魏徵為榜樣,做到“知而即諫”。君臨天下的皇帝,對一個老臣竟倚重、傾心如此,這在歷史上的確並不多見。
●魏徵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唐王朝,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於魏徵才華出眾,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年輕而敏銳的李世民知道魏徵是個人才,便親自召見他。李世民一見魏徵,就非常生氣地責問他:“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魏徵將有殺身之禍。可是,魏徵卻從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氣回答說:“如果皇太子早聽我的話,肯定不會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李世民聽後,被魏徵這種不畏強權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動,打心眼裡欽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徵為諫議大夫***專門向皇帝提意見的官職***,以後又提拔他當宰相。建國之初,唐太宗勵精圖治,經常召見魏徵,與他討論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徵胸懷大志,膽識超群,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進諫。在他任職的幾十年間,為了使大唐民富國強,先後向唐太宗進諫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見,儘量採納。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唐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它藏在懷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鷹悶死在懷中
魏徵歷史評價
王珪: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
李世民:①魏徵、王珪,昔在東宮,盡心所事,當時誠亦可惡。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為無愧古人。②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③為政者豈待堯、舜之君,龍益之佐,自我驅使魏徵,天下乂安,邊境無事,時和歲稔,其忠益如此。④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長孫皇后:①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②願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聞公言,故令將物相賞。公有事即道,勿為形跡也。
常袞:武德貞觀之間,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齡、杜如晦等,扶翼大運,勤勞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鹹有一德,格於皇天,緬然長懷,風烈猶在。
權德輿:我太宗文皇帝之有天下也,魏徵、王珪等危言正詞,上裨大化,無疆之祚,實兆於斯。
獨孤及:魏徵以王道佐時近“文”,愛君忘身近“貞”,二者並優,廢一莫可,故曰文貞。
- 李世民畏魏徵的真相
- 愛國思鄉的優秀現代詩歌大全
- 精選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感悟
- 國防主題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 美術教育敘事_美術老師教學敘事
- 關於散手道鎖頸地面控制技術
- 銀行副主任科長競聘演講稿五篇
- 有時候成功也是場孤獨的旅行
- 形容認真的成語
- 交通安全座談會發言稿
- 女人熬夜黑眼圈嚴重怎麼辦
- 我的航天夢作文
- 扶貧典型經驗交流材料_扶貧工作經驗交流心得
- 傷感的朋友圈愛情說說
- 喝什麼茶養顏排毒
- 什麼是系統整合商系統整合商的要素
- 飛機上能帶化妝品嗎_坐飛機可以帶化妝品嗎
- 筆記本硬碟和桌上型電腦硬碟介面是否一樣
- 初中開學典禮教師演講稿
- 吃什麼能全身美白面板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