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在《隋唐英雄傳》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年輕有為的皇子,一心都是為百姓和國家著想,其中講述了唐太宗如何征服那些英雄好漢,一起奮鬥的故事。魏徵是唐朝的宰相,忠心於唐太宗,為其效力,唐太宗與魏徵間有什麼故事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唐太宗是一個深得大臣心的君主,因為他能虛心地聽取大臣的意見並且善於重用賢人,歷史上就有“房謀杜斷”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善於用人。

  相傳當李世民和房玄齡一起討論國事的時候,唐太宗覺得房玄齡是一個能提出好的意見和具體方法但是不能迅速做決定的人,唐太宗沒有責怪他,而是請來了善於做決定的杜如晦來和房玄齡一起討論。就這樣房、杜兩個人在李世民的搭配下既能出很好的計謀又能很快地做決定,解決了很多問題。

  後來人們用“房謀杜斷”來形容各具特長的人,但是從這件事中也看出李世民的任用人才。除此之外,李世民還是一個人道、感性的人。據史料記載,李世民在位時天下太平,全國判處死刑的人數很少。

  李世民即便對死囚也有一顆寬容的心,在貞觀六年的時候他下令全國被判死刑的人都能回家探親一年,前提是第二年要按時回來接受死刑。在沒人捆綁的情況下,回家探親的死囚全回來了,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的恩德已經感化了死囚。

  唐太宗與魏徵間的故事

  魏徵曾經是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事的,李建成想殺害李世民就是魏徵的主意。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把魏徵抓了過來,並問他為什麼要在他們兄弟之間挑撥離間。魏徵這個人也是有骨氣,他不慌不忙,神態自若的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左右大臣都為魏徵捏了把汗,這樣的回答肯定是要喪命的,可是李世民聽了以後,覺得魏徵這個人有膽識,說話也直爽,最後啥也不追究。

  大家以為李世民作為皇帝,誰也不怕,也不用顧慮下面人的看法,可是不然,他還是挺怕魏徵大人說自己的。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隻雄健的鷂子***也就是雀鷹***,就一直把玩,讓它在自己的手上跳來跳去,後來魏徵進來了,李世民怕魏徵說自己不務正業,就趕緊把鷂子藏在自己的懷裡,可是魏徵早看到了,所以他稟報公事的時候故意說的很慢,拖延時間,而李世民又不敢把鷂子拿出來,到最後鷂子被活活憋死了,真是哭笑不得。

  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就像自己失去了左右手一樣得難過,他哭著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這句話也一直流傳到現在,體現了太宗對魏徵的重視,也是對魏徵的人生價值做的最好的詮釋。

  唐太宗與魏徵,一個是權力的忠心,一個是智慧的代表,他們二人的結合必定能夠創造出一番繁華之景。魏徵忠心於唐太宗,唐太宗信任魏徵,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只是君臣的關係了,也是知心好友,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