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如何走上滅亡之路的
兩宋分為兩個階段:北宋***960~1127*** 和南宋***1127~1279***。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以夷制夷”這個詞,原本應該是中性的,就像“釜底抽薪”、“遠交近攻”,都屬於鬥爭策略。然而歷史上“以夷制夷”經常鬧出笑話、釀成悲劇,甚至導致亡國,於是這個詞負面色彩變得較濃。
“以夷制夷”一詞的發明者為宋代王安石,另有一說是源自於范曄《後漢書·鄧訓傳》:“議者鹹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而將“以夷制夷”用於實戰,導致王朝覆滅的首個案例是由北宋創造的。
宣和四年***1122年***五月,北宋徹底平息方臘起義之後,集結十幾萬大軍攻遼。此時遼國已經被金國打得奄奄一息,北宋當局以為撿便宜的機會來了,於是背棄當年簽訂的和平條約,趁機收拾遼國這隻“病大蟲”。不料,雲集北宋精銳之師的伐遼部隊,在耶律大石率領的兩三萬殘兵敗將面前,兩次大戰均以慘敗告終。原本打算以金制遼,結局卻是金國隔岸觀火,欣喜地發現所謂“大宋”,根本不堪一擊。於是滅遼之後,金國很快擊潰了北宋,製造出了“靖康恥”。
或許是“基因”的原故,到了南宋後期,相似的情況又出現了。曾經強大的金國,在更為強大的蒙古面前一敗塗地。偏安東南百餘年的趙氏小朝廷,又看到了光復中原的希望,於是又和蒙古商議一起伐金。然而滅金之後,蒙古覺得南宋過於弱小,根本無須兌現承諾,所以沒有把河南之地分給南宋,只給了陳蔡東南一點地盤。南宋大概以為蒙古打金國已經損耗不小,自己有乘虛而入的機會,於是看到蒙軍主力北返,便突襲汴、洛二城。結果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比當年童貫伐遼損失更慘,十幾萬兵民斃命,還給了蒙古發動戰爭的藉口,南宋由此走上了滅亡之路。
同樣的戰略錯誤,兩度出現在宋朝,趙家皇帝無疑是“以夷制夷”的失敗典範。當然,即便不採取“以夷制夷”策略,北宋、南宋也會滅亡,實力使然。可是死有多種方式,死於“以夷制夷”一點也不悲壯,讓人沒法同情。之所以一再出現這種情況,骨子裡還是投機心理作怪。
到了清朝晚期,李鴻章又一次祭出“以夷制夷”,試圖依靠英國向法國求和,依靠歐洲列強阻止日本侵華。1885年3月,老將馮子材率部取得了鎮南關、涼山大捷,導致法國內閣倒臺。正待乘勝追擊,清廷卻在打勝仗的情況下,與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天津條約》,將西南邊疆門戶拱手送給戰敗方,上演了外交史上一幕滑稽戲。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也沒有因為列強的影響力而避免……李鴻章的“以夷制夷”,最後搞得列強在中國遍地開花,都心滿意足地拿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假如你身上不小心賤到硫酸,該怎麼辦?”上化學課時,老師曾經這樣問過我們。
“那我就倒點強鹼在硫酸上,酸鹼中和,就能變成水。”記得有位同學這樣回答,居然沒幾個同學發笑。
老師說這樣是錯上加錯,強酸已經腐蝕了面板,再加強鹼,你傷不起啊!為什麼“酸鹼中和”會在你身上失效?因為酸鹼中和是發生在玻璃容器裡的,玻璃本身扛得住酸鹼的腐蝕力,你的面板呢?它可扛不住。
以夷制夷和酸鹼中和,原理差不多。作為第三方,你如果比兩“夷”都弱得多,就別想玩這套把戲了。趁兩夷交手,於喘息之機趕緊勵精圖治,增強自身實力,這才是生存之道。玩投機取巧,或能偶爾佔點小便宜,絕不會是成功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