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文章唯美文章

  思路閉塞與思路狹窄是學生作文常見的現象,因此,作文教學首要的一環就是開拓思路,寫景作文也是如此。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遊金華雙龍洞

  曾讀過葉聖陶寫的《記金華雙龍洞》一文,好想欣賞一下雙龍洞的風采。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隨媽媽來到了金華雙龍洞。

  一到洞口。只見兩側分別懸掛著鐘乳石,形似龍頭,我想:這可能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我們先走進高達7——10米,面積有1200平方米左右的外洞,它高敞軒曠,可容千人。外洞與內洞相距僅5米,可中間有一塊巨大的石屏隔著,石屏與河面只有0。3米左右的距離,人要進入內洞,必須仰臥在小船上才能進去。於是,我和媽媽跟其他兩人一起躺在一條小船上,小船慢慢地駛向內洞。這時,一股涼風向我撲來,真涼爽啊!仰面一看,呀!石屏的底部快跟我的鼻子“親吻”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真是一動也不敢動,生怕碰扁我的鼻子。就這樣過了大約五分鐘,小船終於到達內洞了。

  小船一靠岸,我便急不可待地跳了下來。呀!眼前各種各樣的石頭在五顏六色的燈光下顯得異常美麗。正在我不知看哪裡時,聽見導遊指著我頭上的石頭告訴我們:“既然我們在洞外看到了龍頭,現在就來找找龍身吧!”沿著導遊的手勢,我抬頭一看,只見上面有兩條龍身,一條“黃龍”,一條“青龍”,中間還有一塊“晴雨石”,它能預知天氣變化呢!如果它上面有點潮溼,就說明要下小雨,如果它上面很乾燥,就一定是個晴天,真神奇啊!這就是著名的“雙龍蟠頂”。接著,我們又看見了“仙人帷帳”,只見這塊石頭形成一頂帷帳的形狀,可只見帷帳卻不見床呢?“看!”沿著導遊的手勢,我看到了我們前面的“小河”上,有一張大“石床”,這“石床”怎麼跑道這裡來了呢!原來,黃大仙是為了涼快,才把石床搬到小河邊上來的。呵呵,真有趣啊!後來,我們又來到了“龍宮”。看!“龍王”可好客了,見我們來了,便大擺“宴席”:有“金華火腿”、“金華佛手”、“北京烤鴨”、“南京板鴨”……一塊塊石頭活靈活現,真讓我們“大飽眼福”啊!在洞裡,我們還看見了“青蛙盜仙草”、“五百羅漢”、“倒掛蝙蝠”、“天馬行空”、“龜蛇大戰”……真是千奇百怪呀!

  最後,我門沿著洞內地下河的通道來到了冰壺洞。還沒來到,就已經聽到了瀑布“嘩嘩”的流水聲。我順著水聲,飛快地跑到瀑布旁,聽見瀑布就像一條條銀紗從山上飄落下來,濺起朵朵水花。瀑布雖然不大,但也挺雄偉的,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雙龍洞的奇石,冰壺洞的飛瀑,真讓我大開眼界呀!

  :青城天下幽

  人們都說:“青城天下幽”,只知它美麗純樸,不知美在何處。去年11月,我有幸親自來領略青城山那說不出道不明的美。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北有五險岡,南有兩河口,西有泰安河,東有江安河。它像在綴滿星星的夜空中,那輪最迷人的明月;華貴而不奢豪,燦爛而不耀眼,美麗而不妖嬈,含蓄而不害羞……雖四周都是名勝古蹟,但它在其中仍然最璀璨。不由得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丈人山》:“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清晨,太陽像個懶散的少女揉著惺忪的睡眼,升上天空,暖暖的陽光照在曲徑幽深的青城後山古鎮。那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像仙女的綵帶飄落在山上。草叢中晶瑩的露珠兒,擋不住綠的誘惑,最先跳到葉片上來,滴滴答答,與葉兒說開了悄悄話。朦朧中,天上下起了如絲的沙沙小雨。滴滴答答,水面盪漾。

  走進古鎮,一條石板砌成的小路從古鎮中間穿過,兩旁錯落有致的傳統黑色瓦頂、石灰白牆的老房子,帶有這兒特有的古樸和滄桑。他們似見多識廣的老者,向我們講述青城山古老的故事;潺潺流淌的小溪,如慈祥的母親,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古鎮的人們;彎彎曲曲的石砌小橋,小橋邊枝繁葉茂的樹……

  雨中的古鎮,雨中古鎮的一切竟讓人感到如此清馨,竟讓人覺得如此親切。青城山頂的白雲寺傳出瞭如從天堂飄來的瀰瀰之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艱難地走過一百零八節臺階,終於真正見到了白雲寺。寺內殿宇依次排列,紫煙縈繞,森林古柏圍襯四周。

  晚上,月亮像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青城山都被月光染成了夢幻般的銀色,彷彿是個遙遠、朦朧的夢。前方,安堰江淙淙的流水聲傳入人的耳朵。平靜而又溫柔的江水像個熟睡的孩子,讓人們猜想白天它是多麼澈透,多麼湍急,多麼清冽,多麼甘甜……或許時而像個調皮的孩童,洙浪奔湧;時而好似不識人間煙火的仙子,水平如鏡;時而彷彿生性淡雅的少女,微波起伏,圈圈漣漪……深夜的青城山,雨紛紛,水潺潺;悠然然,莽蒼蒼。又不像農村的窮鄉僻壤,也不似城市的熱鬧喧雜,卻別有一番韻味兒。

  夜,深沉;萬籟俱寂……

  :畫卷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對黃山的讚賞。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終於領略到它的風采。

  黃山千峰競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氣候溫和,四季都有奇麗的景色。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鬆,無鬆不奇,並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黃山是一處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觀。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凇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

  我們先來到玉屏樓,在從溫泉到玉屏樓的路上,妙妙亭、立馬橋、臥龍澗、一線天、倒掛鬆、文殊洞等景點絡繹不絕,洋洋大觀。立馬橋畔,有“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的大字石刻;半山寺前,可看到“金雞叫天門”、“老鷹抓雞”等奇景;登上蓮蕊峰迴望身後的“金雞叫天門”躍然變成了“五老上天都”;過了小心坡,有三座小峰,峰上奇鬆挺拔,名為“蓬萊三島”來到玉屏樓,你就會發現玉屏樓的前面有棵迎客鬆那迎客鬆低下頭彷彿在說:“歡迎你。”這裡是觀賞前海雲海景觀的最佳地方。天氣晴朗時,還可看到附近有“仙人飄海”、“羊子過江”、“金龜望月”、“松鼠跳天都”、“孔雀戲蓮花”等奇巖巧石,真是迷人秀色,如畫美景。

  遊覽完玉屏樓後,我們又來到天都峰,它海拔1810米,“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終於來到了天都峰,在天都峰上我們看到了黃山壯麗景色。

  黃山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佈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鬆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這樣的雲纏繞著這樣的山,這樣的山環抱著這樣的雲,再加上山間鬱鬱蔥蔥的松林,形態各異的怪石,清澈美麗的溫泉,讓你感覺到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黃山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奇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