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文章優美文章
寫景的文章語言優美靈動,意境深遠雅緻,飽含著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寫意杭州
對於杭州,我只是一個過客,來去匆匆。
出生蘇州,從小即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雖同為佳人,但相對而言,我更疼愛杭州。如果說,蘇州是出自書香門第的知性女子,揚州是商賈世家的富家千金,那麼杭州,即是一個大家閨秀。
蘇州的美,在於其小家碧玉、小鳥伊人似的經典,在於其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之古典,在於其端莊淑賢、知書達理之雅典。但,蘇州於我的感覺,雖美,卻未免有些小氣:傳統、保守而又拘謹。正如蘇州的園林,方寸之地,一味追求精緻,卻容易弄巧成拙,不大方、欠灑脫。城市的小氣,造就了人的小氣,吳儂軟語雖悅耳,卻少卻些許陽剛。
江南,我更喜愛杭州。山水秀麗,林壑幽深,古典與現代交融,自然與人文相輝,嬌而不作,華而不浮,落落大方。
對於杭州的印象,最多的那灩灩微波的西湖。白娘子的傳奇早已隨著歷史的塵埃沉澱,而西湖的風采卻是愈加迷人。春日,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之夭夭,芳草萋萋,楊柳依依。兩邊是煙波浩渺,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信步拂堤,真的是心醉神馳,隨波盪漾。待夏日滿湖荷花接天蓮碧,猶似繁星點點,悠悠碧波,斜暉脈脈,真可謂人間仙境。蘇堤的春曉,麴院的風荷,平湖的秋月,斷橋的殘雪,這一幕幕如詩如畫,難怪一代文豪蘇東坡對西湖更是鍾愛有佳,“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杭州的西湖是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雖有人工的痕跡,卻也與自然溶為一體,讓人心曠神怡。待華燈初上,遠處黛色的山巒綿延起伏,那萬家燈火的輝煌在夜的迷離中依稀闌珊。
水有靈,山有魂。杭州的山,連綿數裡,參差錯落,與水相伴,清奇秀麗。頭上枕著的是錢塘江,懷裡抱著的是西湖,延伸開去,還有運河,還有西溪,山的裡面,還有虎跑,還有九溪,有玉泉。。。。。。這西湖群山,盡顯帝王清秀之氣,鑄就了千百年來杭州人的大氣、雅緻與灑脫。
山的裡面,最有靈氣的當屬靈隱了。仙靈所隱之處,必然是山峰奇秀,鬱鬱蔥蔥,清泉汩汩。寺中香菸繚繞,妙相莊嚴,氣勢巍峨。徜徉在這西天佛國的氛圍裡,尋訪並盡情領略佛教藝術的魅力,讓人真切感受到蘊藏在西湖山水之間豐厚的歷史文化韻味。塵世的紛擾,旅途的疲勞,在這裡頃刻間灰飛煙滅,一散而盡。
杭州,這位總是與我匆匆邂逅的女子,為何如此讓我魂牽夢繞,難以割捨?
:童年老家
老街的古建築從外觀上看是窄窄的門面,斑駁的樓宇間卻躺著一條條不起眼的小弄堂。然而沒穿過這些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弄堂的人,就很難想象那深埋在弄裡的勃勃生機與閒然自得。
我的老家就在這樣的弄堂裡,這條幽長深邃的屋宇建築的小弄,那麼狹長而靜謐,還攜著一股天然的俊冷,伴隨著我成長的童年。藉著昏黃的燈光,依稀能辨出左右兩側蒼墨斑駁的高牆上以一種純然的筆調書寫著他的古老與悠長。腳踩在一塊塊青磚上發出“聒聒”的聲響,這不是音樂卻勝似音樂的優美。倘若對面有人過來,婉若一種先天的默契在交會處各自側身而過,那麼自然而有會心。
走過這狹小、悠長而又靜謐的弄堂,就一改弄裡的昏暗,眼前是一片豁然:一個被三面朱門樓閣圍成的小院,裡面有座小巧玲瓏但怪石嶙峋的假山,在它周圍三三兩兩依偎著幾棵亭亭玉立、小鳥依人的蘭花。石階上幾盆蒼勁飽滿的君子蘭青翠欲滴。下雨的日子,那順著屋簷垂落下的雨珠,像從天穹直瀉下來的珠簾,那麼熠熠閃動著輕輕拍打著那幾盆更是楚楚動人的君子蘭,清新而又恬靜。小時候的我一到下雨的日子總愛站在高高的門檻上倚著落地長窗閃著雙眸看著天窗裡飄落下來的雨絲,還有雨下面這方美麗的景緻,總有一股衝動要衝進雨裡,任潔淨的天雨洗去所有煩惱。屋簷下,油綠的吊蘭詮釋著生命。
住在這裡的老人總喜歡在暖陽的日子搬個光滑可鑑的藤椅在廊簷下,旁邊擺一隻銅鼓狀的青瓷凳和一個小小的半導體,緊挨著它再沏上一杯升騰著嫋嫋熱氣的淡茶。老人坐在這個父輩留下來的藤椅裡,閉著眼,腳尖輕輕點著節拍,悠閒地聆聽著說書先生委婉的唱腔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偶爾欠起柔和的身子,探手端起熱茶,嘟著嘴左右輕輕晃動幾下,然後湊上去細細地抿上一口,再把它送回到原來的地方,那份嫻熟,那份愜意,似乎描繪著一幅國泰民安的水墨的水墨畫,讓人不得不感嘆它的祥和與安寧。
而今,由於理想的意念和學習的需要,我早已遠離了這份寧靜來到的喧囂而又快節奏的城市。然而每當夜幕降臨,音響裡飄出《回家》的薩克斯旋律時,總禁不住想起老家的弄堂、老家的院子、老家那用雨串成的珠簾,還有那藤椅裡閉目養神的老人和他半導體裡彈出的陣陣書聲,才發現多少年來自己的記憶深處還留著這麼一塊潔淨而又舒坦的芳草地。於是藉著懷舊的情愫我進入了夢之故鄉,那裡演繹著我無憂無慮的童年。
:領略自然之美
晨起,薄紗般的霧漸漸散去了,和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我們驅車前往被譽為“疑是恐龍化此山”的三清寨自然風景區。
一路上我都在專注的看著窗外的風景。那路旁的樹,整齊的列隊似受檢閱的軍隊,彰顯軍人的氣質,而遠處的山,輪廓則依然朦朦朧朧,被霧淹沒得只剩下一個淡淡的剪影,看到此景令我想到了水墨畫中的山,這朦朧之美在畫家們的筆下揮灑的淋漓盡致。
走過一段泥濘但卻散發著泥土香味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山腳下。這段泥濘的路旁,水庫中的水緩緩流出,清澈見底的水結伴而行,歡樂的流淌著,似那一曲歡快的樂曲。帶著這份舒適與恬淡,我們開始了爬山,但這汩汩的流水聲卻依舊久久縈繞在耳畔……
踏足在佈滿荊棘的山路上,我們無心觀賞兩旁的風景,只顧專心的走著,蜿蜒崎嶇的路上,腳下是形狀各異的石頭和那些自然生長的植物,根本沒有明顯的路,而此時走在我們前面的人兒卻已深深淺淺的踏出了一條狹窄的路。既而想到了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所寫“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攀爬過一段路程之後,一片連綿的山脈印入眼簾,山巒被迷霧籠罩著,顯得神祕而秀美。又一個小憩,眼中的風景有了大的變化。再看那座山,霧已漸漸退去,一座形似“山”字的山體,清晰且真實的呈現在了眼前,此時感覺我們與自然間的距離更近了,不得不歎服自然界的鬼斧神差之造化,一切渾然天成,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現出的真實美。
讓心情遊走在自然之中,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都市的凌亂;沒有匆忙的腳步;也沒有障目的高樓。自然中,沒有任何嬌柔造作的虛假;自然中的人,也沒有了雕琢的痕跡,沒有功利虛名的壓力。
置身於山間,天地之間原來如此之寬闊!呼吸著帶有泥土芳香的空氣,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陽光的溫暖、風的和煦,讓自己溶入自然,體味那種寧靜、那份閒適,思緒擁抱著藍天、白雲。我,用心感受著迴歸自然的喜悅。
在山的懷抱中,盡情的揮汗,盡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氣息,盡情的將這自然的每處風景都收入眼中,印入腦海,盡情的享受自然之美!
閉上眼,深呼吸,與這短短的美好時光道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