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命的感悟散文作品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之舟,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精彩,創造一個有關生命的奇蹟,每一個人都值得去思考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感悟生命

  星期六,天氣晴,起了個大早,我送老媽回菏澤妹妹家。中途經泰安汽車站轉車,由於發車時間尚早,便在候車大廳裡找了座位,和老媽坐了下來,順便把行李放在旁邊的座位上,百無聊賴,我拿起了手機,正看得津津有味。

  這時候,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個小姑娘,只見她用手輕輕拍了拍我們的行李,嘴裡小聲地說了些什麼,還沒有聽清楚,就又輕盈地走開了。“噢,我女兒是說這裡有別人的行李,不能在這兒坐了”,後面緊跟著的一位婦女解釋道。原來這是小姑娘的母親,小姑娘是位聾啞人。出於好奇,便順著小姑娘她們去的方向望去,就見母親一邊懷裡抱著小姑娘,一邊從包裡拿出熱水杯,嚐了幾口,遞給了孩子,孩子則安靜地依偎著母親,乖巧地接過母親遞來的熱水,邊喝水邊不時地用手勢跟母親在“說”著些什麼,母親小聲附和著。

  看母親的年齡,五十歲左右的樣子,農村婦女的穿著打扮,乾乾淨淨。小姑娘用紅頭繩紮了兩個整齊的牛角辮,額前一縷慧發輕輕拂過,面如凝脂,水汪汪的大眼睛,聰慧可人。身上穿的是碎花布的紅棉襖,穿在小姑娘的身上,自然得體,乾淨利落,絲毫也不能遮掩住她的聰明和美麗。

  從這對母女的穿著上可以判斷,她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甚至拮据,而且小姑娘本身的生理缺陷,對於這位母親來說,也肯定會是一種不小的生活負擔。但自始至終,小姑娘臉上所自然流露出的幸福和純真的笑容,卻是那麼的真實,讓人感動。可以看出,這位母親在苦難的生活面前,所表現出的那種樂觀與坦然,言傳身教,早已深深地影響到了孩子的心裡,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是啊,人生來到這個世上,本身就是一段奇特的旅行,是份不折不扣的修行。其中有苦也有樂,酸甜苦辣皆為其中滋味。在困難挫折面前,有人欣然接受它,並勇於向前,不為之屈服,最終收穫了成功的喜悅,過後回味起來,苦中有樂,幸福不已。而有人則會糾結於一時的困苦之中,彷徨、迷失,進而沉淪,錯失了前方不遠處,本應屬於他的那份成功。對於生活中的強者,艱難困苦,永遠只能是他們走向成功彼岸的陪襯,是他們生命長河裡濺起的朵朵浪花。這對母女對待生活的態度,足以讓作為正常人的我們敬畏。她們的處境雖如此不堪和困苦,可從她們娘倆身上,卻絲毫看不出有一點的消極和頹廢,唯有樂觀、自信、和堅強,以及與命運抗爭的樂觀主義精神。而她們,還僅僅只是一對普通的農家母女。與她們相比,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哀嘆命運的不公,生活的不平呢。

  當你感嘆沒有好鞋子穿的時候,卻發現有些人還沒有腳。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向這對母女學習,不屈不撓,奮發進取,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實現我們這一代人的報負,承擔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擔當,報效國家。

  :生命的感悟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一年的時光流逝,總覺得時間之河從指間輕輕滑過,留下滿目傷痕的昨天,留下曾經煊赫的昨天,留下即將成為昨天的今天,世間從指縫中悄悄流過。

  在教學生學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時,我受啟發特別大。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磚縫中頑強生長的瓜苗,傾聽自己心跳的律動,無時無刻不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堅強與脆弱。

  冰心老人寫過這麼一段話:“生命是由快樂和痛苦組成的,”她是這樣寫的:“不是每一條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杏林子從小病魔纏身,身心受到極大地折磨,但她並沒有因此虛度年華,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她曾經這樣寫道:“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為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蹟。”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就如一張白紙,只有精心設計、努力描繪,才不會留下空白與單調;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用心感受,用心觸控,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也就不過那麼幾十年,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體現在無限的價值中來,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它的長度,而在於它的寬度,有的人生命很短暫,卻名垂千古,有的人生命很長,卻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生命是寶貴的,又是脆弱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珍惜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之舟,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精彩,創造一個有關生命的奇蹟,是每一個人都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在這次舉國之殤的汶川大地震中,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又許許多多的人依靠“我要活下去”的新年,積極自救,創造了生命的奇蹟,給我們上了鮮活的一課。小林浩就是我們同齡中的佼佼者。在廢墟中,他帶領著大家唱了一首又一首歌,唱完《大中國》後他戰勝了災難的恐懼,《大中國》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他要活下去,因為他知道,他身上擔負著班長的職責,擔負著對生命的責任,他活了下來不僅是因為他有勇氣,而是他對生命的渴望與執著的追求,他知道生命對於他的意義和價值,只有頑強抗爭才能重獲新生,“我使勁爬,使勁爬,終於爬出來了。”這句話更加突出了他對生命的渴望,他在救人的途中曾多次被坍塌下來的石塊擊中,左手臂嚴重拉傷,但這都從來沒有壓倒過他堅強的意志,他是在禮讚自己聖潔的生命!

  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過:假如生命是一首歌,就要演奏快樂;假日生命是一條河,就要歡騰雀躍;假日生命是一團火,就要燃燒灑脫!是啊,小林浩正是有了信念與勇氣,懂得珍愛生命的心才活了下來。

  與此同時,生在大都市的我們,沒受到地震威脅與侵害的我們,卻以各種理由,輕視生命,世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是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還是做“逃兵”?棄生命如鴻毛,對生命的價值我們無法用食物來衡量。人生的道路是有過挫折的,儘管,現在還無風浪,但我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會度過一道道關卡,無論遇到什麼都要樂觀去面對,每天都是充實的,生命不是虛度光陰。

  在當今社會中,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報道:某某大學,一名學生自殺,面對父母所付出辛勤汗水,巨大的愛與栽培,請問你又什麼臉去面對?你走了,給父母留下的是一道抹不去的瘀傷,那遺留的痛是今生難以忘懷的。面對生命,你如何作答?就是這樣來完成你一生的光榮使命嗎?輕生,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我們不能濫用生命所給予我們的權利,應當珍惜才對。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來面對這個世上來實現的夢想?越過艱險與困難的山峰固然是辛苦與勞累的,經歷過風暴的沖刷,雨後的藍天更美麗,一心只向彩虹的光芒,一切困難都不是阻礙。

  人,生命只有一次。小林浩教會了我勇敢與堅強,珍惜生命,珍愛生命,珍重生命,是生命給了我們一切,它是聖潔不可侵犯的,沒有什麼可以比得上他。在他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高低貴賤,或許沒有受到沉痛的教訓,就不會懂得他的價值,但你一定要把握生命之舟,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