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自身抗體的變化及意義

    【關鍵詞】  紅斑狼瘡,系統性;自身抗體;診斷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是一種多器官、多系統的複雜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自身抗體的產生和免疫複合物的聚集為特徵。研究表明, SLE病人在嚴重的免疫功能異常,表現為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細胞亞群異常,B 細胞異常活躍,病人體內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dsDNA)抗體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體。本文對SLE病人血清中的自身抗體進行檢測分析,旨在探討這些自身抗體在SLE發病和診斷中的作用。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1~12月在我院診斷為SLE的病人血清262份,診斷均符合1982 年美國風溼病學會修訂的SLE分類標準。262例中,男35例,女227例;年齡18~75歲,平均(38.3±15.6)歲。另選健康查體者96例作為正常對照組,男21例,女75例;年齡21~76歲,平均(45.5±14.2)歲。
  1.2  檢測方法
    
  ①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病人血清中的ANA,選用人上皮細胞Hep2和大鼠肝組織切片作為抗原,試劑為德國歐蒙公司產品。待檢血清行1∶100稀釋,陽性者再做1∶1 000和1∶10 000稀釋,稀釋標本與抗原在生物薄片反應板上共同孵育30 min,洗片,加入FITC標記的二抗孵育30 min,洗片,甘油封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反應結果。②免疫印跡法檢測ENA多肽抗體譜:包括抗dsDNA抗體、抗SSA、抗SSB、抗Sm和抗U1?RNP等,試劑均為德國歐蒙公司產品。將包被了抗原的實驗膜條平放於溫育槽中,加入1.5 mL緩衝液,振盪孵育5 min,棄液,加入1.5 mL已稀釋的1∶100待檢血清,振盪孵育30 min,清洗液清洗3次,每次5 min,加入酶標記的抗人IgG血清再振盪孵育30 min,清洗3次後加底物顯色,以試劑公司提供的陽性質控條帶標準判斷膜條上的陽性結果。
  1.3  檢測結果
  1.3.1  ANA  262例SLE病人ANA滴度1∶100陽性者253例(96.5%),1∶1 000陽性者153例(58.3%),1∶10 000陽性者58例(22.1%),且熒光型別多為核均質型和核顆粒型。正常對照組96例中ANA滴度1∶100陽性者8例(8.3%),無1∶1 000和1∶10 000陽性者。SLE病人的ANA陽性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276.8,P<0.01)。
  1.3.2  ENA抗體譜  262例SLE病人抗dsDNA抗體陽性者138例(52.7%),抗SSA抗體陽性者92例(35.1%),抗SSB抗體陽性者54例(20.6%),抗Sm抗體陽性者33例(12.5%),抗U1?RNP抗體陽性者56例(21.3%)。正常對照組96例均為陰性。
  2  討論
    
  隨著實驗方法的不斷改進及醫學生物學的進步,對ANA的理解已不再侷限於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和核蛋白抗體的總稱,其靶抗原分佈不僅存在於細胞核,還包括細胞漿、細胞骨架、細胞的分裂週期等,ANA檢測是一個重要的SLE篩選試驗。本文中262例病人血清ANA的陽性率為96.5%,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但ANA出現在多種風溼病中,在某些肝病病人血清中也檢測出ANA,所以ANA在SLE的診斷中僅有篩查價值。SLE的特徵是產生大量致病性ENA,尤其是抗dsDNA抗體具有較高特異性,幾乎僅發現於SLE病人中。本研究中以免疫印跡法檢測抗dsDNA抗體的陽性率為52.7%。
    
  SLE病人外周血大量凋亡淋巴細胞可通過釋放過量自身抗原的方式誘導一系列自身抗體的產生,從而參與SLE發生[2]。其中,ENA是在鹽水中可溶解的一系列抗原,在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呈現不同的組合。檢測這些抗體,除有助於SLE的診斷和分型外,還有助於檢測病人的伴發疾病。抗dsDNA抗體與SLE活動相平行,可作為治療評估指標,對SLE的診斷靈敏度低但特異度高。抗Sm抗體是SLE的標誌性抗體,只表達於SLE病人中,特異性達到100%,但陽性率只有12.5%。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主要見於乾燥綜合徵的病人中,其在SLE病人中陽性率也較高,分別達到35.1%和20.6%,此與SLE病人常併發乾燥綜合徵有關。多個自身抗體的聯合檢測, 可提高SLE免疫學診斷的陽性率,彌補某個指標呈陰性時難以判定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鄒自英,李素華,陳莉. 13種自身抗體檢測對SLE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意義[J].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 2007,23***5***:443?446.

  [2]初開秋,韓俐. SLE病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早期凋亡狀態的檢測[J]. 齊魯醫學雜誌, 2003,18(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