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最大的城市是
你知道哪裡嗎?山東省最大的城市當然是省會濟南啦。
山東省最大的城市:濟南
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解放軍五大戰區之一的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是山東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濟南已成功舉辦亞洲盃、全運會、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
截至2013年,濟南轄6個市轄區、3個縣、1個縣級市。市轄區: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縣: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縣級市:章丘區。
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分別與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濱州、東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萊蕪交界。濟南市位於北緯36°40′,東經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
濟南之所以泉水眾多,是因為它的獨特地形地質構造。濟南處在山東省的心臟地帶,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正好把它夾在中間,為一平緩的單斜構造,高差達500多米,市區的地勢自然也就隨之南高北低,這種南高北低的地勢,利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區彙集。
濟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巖,在漫長地質變遷年代,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形成了大量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網。濟南南部山脈大量的地下水,沿著石灰岩地層潛流,縱橫交錯,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組織緊密的岩漿岩的阻擋,如同一面天然設定的石牆,將水脈阻斷攔蓄。最終,攔蓄在這裡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壓力,沿地下連線地表的許多裂縫和通道,一股腦的湧出地面,於是就出現了天然湧泉。也正是這樣的地質構造,使得濟南雖然處在河北平原和魯北平原地震帶上,但地下的震動,卻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緩衝。
濟南市共有56個民族: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壯族、布依族、白族、朝鮮族、侗族、哈尼族、哈薩克族、滿族、土家族、瑤族、達斡爾族、東鄉族、高山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拉祜族、納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錫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京族、怒族、烏孜別克族、裕固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基諾族、珞巴族、門巴族、塔塔爾族。漢族人口占大多數,其他民族人數較少。
2015年濟南市生產總值6100.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5.4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307.0億元,增長 7.4%;第三產業增加值3487.8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比重為5.0:37.8:57.2。
濟南是中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1904年***,主動進行資本主義化的城市。著名的瑞蚨祥就發祥於此。20世紀初由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交匯與此,更促進了濟南的繁榮。
濟南在電子資訊、交通裝備、機械製造、生物製藥、食品紡織等主導產業在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濟南高新技術、資訊產業發達,並被國家批准成為“中國軟體名城”。擁有佔地20公頃、亞洲最大的環形建築——國家級軟體基地“齊魯軟體園”,“國家資訊通訊國際創新園***CIIIC***”、“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等三個“國字號”招牌也先後落戶齊魯軟體園,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電子資訊研發機構,現已有1200餘家國內外IT研發企業入園發展。截至2013年,濟南擁有科研機構200多個。其中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3個省級科研院所,2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科技人員達3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