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釣魚技巧調漂

  河流是常見的野釣場所,其不僅可以欣賞野外水域的風景,也可以享受人魚之樂,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河流釣魚調漂技巧。

  河流野釣浮漂調釣

  這裡還是要重申一點,就是釣點一定要是水流比較微弱之處,這樣才可能更好的利用浮漂垂釣一些吃口比較小的魚類,尤其鯽魚。

  調漂的核心思想就是,走漂跑鉛。儘量選擇1、2號的棗核身、長碳腳、細長硬尾浮漂。這種浮漂身小穩定好。

  鉛重大於浮漂,且釣高目,來適應被水流帶動之後浮漂目數慢慢減少的情況,且應該保持在3分鐘左右浮漂一直有目數。

  配置好之後的效果應該是鉛被水流帶動,浮漂慢慢順水流走動。這樣配置鉛離底不高,鉛與雙子線被水流帶動起來,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靈敏度,鯽魚的頓口清晰可見。

  因為水流大小不固定,若水流變大,發現沒口或有口沒魚可以酌情上推浮漂或者加少量鉛皮,因為水流的改變可能使鉛離底過高而產生沒口或有口不上魚的情況。發現水流小,浮漂語言變的輕微,這時候是因鉛躺底,我們可以減鉛或抓小口和死口來應對。

  野生河中垂釣鯽魚當中往往喜獲大鯉,我們的釣組就要考慮到保護浮漂的準備。我建議主線用到1.0號,子線用用到0.6、0.8號。這樣對付2-3斤的鯉魚是有一拼的。若再粗就會影響到釣鯽魚的效果了。

  河流野釣釣位選擇

  魚諺說:流水不打窩。我們想釣這種野生魚前期釣點是需要固定,我採用的喂並不是把事先準備的餌料拋到河中,而是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左右的垂釣,只樣可以保持餌料長期在我們的釣點存留,把釣點做成,讓魚熟悉餌料的同時把我們的釣點也認為攝食的場所。

  說到釣點,這裡要補充一句,不是什麼釣點都可以,選擇釣點最好選擇水流比較微弱的地方,這種地方本身就是魚類洄游攝食之路,在這裡施釣可以加快魚類對我們投放的餌料的熟悉。

  擁有好的釣點之後,我們一般在3天左右就可以上魚了。

  河流野釣用餌技巧

  釣者餌當家。尤其是野釣,餌一定要對路。筆者認為要餌對路的比較重要的就是以下幾個方面。

  用餌要有長期效益的觀念,所謂長期效益,即用餌不途一時之快,要放眼日後的垂釣收穫,而採取的先喂後釣的理念。所謂先喂後釣在野河流水通過筆者長期的實踐證明是可以實現的。以下具體說明一下具體實施辦法。

  之所以野魚要先喂後釣,是因為野生魚的食物鏈一般鎖定於自然的天然狀態***比如玉米、蚯蚓、水生微生物***,而我們若想把魚釣快,必須要改變這些物理狀態,從而更好的誘魚、留魚、上魚。

  綜上所述,我們就要採用先喂後釣來讓我們所釣之魚認知、熟悉,到最後把我們製作的餌料新增到它們的食物鏈中,達到我們上魚的目的。

  那用什麼喂就成為我們首要問題了,這就涉及到我們的目標魚食性問題的考慮了,這裡筆者講述一些自己垂釣流水中鯽魚的經驗,鯽魚喜細膩柔軟、腥香四溢的餌料。

  但野河流水之中細膩的餌料難以持鉤久,我們就要酌情新增小麥蛋白來增加餌的持鉤性。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一般釣1兩左右鯽魚,2分鐘左右鉤子上還有少部分殘留即可。

  釣3兩左右鯽魚,餌料則需要持鉤10分鐘左右,而特殊的魚情下,餌料持鉤時間就要按照魚的吃口速度來調配。

  除了持鉤性外,餌料狀態要做到粗細搭配、黏而不死、軟而不散。製作出這樣的餌料只有多嘗試開餌、驗餌,而無捷徑可走。

  餌料成分一定選自天然,比如薯粉、玉米粉、豆粉、蝦粉、骨粉、蠶蛹粉、紅蟲粉等。起初釣可以以腥為主,見有口上魚之後,逐漸調整味型以適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