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漢字的九年級話題作文

  漢字,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結晶,是一種神奇的字型。下面獻上小編整理的有關漢字的九年級話題作文,相信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1

  暑假,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看書,在那裡,我們發現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漢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個漢字的來歷。歷史及字義。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個人站在窗戶邊,人的兩邊是交叉的窗櫺,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個雨天,我在房間裡呆時間長了,開啟窗子透透氣,一股清風吹過,感覺多麼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著碧藍的夜空和皎潔的明月,真爽啊!

  “風”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畫,上上書上解釋的是一隻鳳凰,鳳飛眾鳥隨從而生風。我的感覺畫是岸邊楊柳依依,,而柳條卻是斜的,想必有風吹過。

  最有趣的要屬雞了。甲骨文的“雞”乾脆就畫了一隻大公雞。直到小篆體經簡化後才成為現在的“雞”字。

  但是,有一些漢字的古代意思與現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這個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這讓我們很理解古文。

  比如現在的“說”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說”來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畫了個口,加了一短橫,表示張嘴說話之意,後來卻用本來表示喜悅的“說”來表示。而原來表示喜悅的也不是現在的“說”,而是用“稅”來表示,甲骨文上畫了一個人,,和一個口,,還有一個“八”,表示咧開嘴笑。後來這個意思不用“稅”表示,把“稅”減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現在的“說”來表示,語音變成“Yue”,有表示喜悅的意思;而“說”字,除了表示說和喜悅的意思,,又有讀成“Shui”,表示勸說。哎。你說煩不煩?譬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要讀“Yue”,“成事不說”的“說”要讀“Shuo”,“遊說”的“說”要讀成“Shui”……要是沒有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們讀成“Shuo”了。

  百聞不如一見,裡面有許多許多好玩的字,遠遠不止這些哦!要想知道我們的漢字怎麼來的,就趕緊去買吧!

  篇2

  漢字,是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秦皇漢武到明清時代,再從明清時代到如今,漢語都不僅僅是一種文字元號,更多的是一門藝術。

  漢字它是有生命的,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一撇一捺都有他們的來歷。漢字的演化不是憑空想象的。例如:人字的“人”,是由人躬身垂手勞作,逐漸逐漸的被古人用繁體字來形容了,一代一代的把“人”字簡化,後來就形成了簡體的“人”;又例如:休息的“休”,它的演練是這樣的,有一個人累了,靠著一棵樹來休息,而樹也可以是木,後來古人不斷地發現和不斷地演練,形成了現在許許多多的漢字,然而用這些漢字,就逐漸組成了漢語。漢語的演變證明了這是一種藝術的結晶。

  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古人都喜歡去鑽研我國的漢字藝術——書法。有些人甚至以此作為一生的愛好,比如說:王羲之、歐陽旭、顏真卿……他們都是一些書法家,都是去鑽研我國漢字的名人。至今,去鑽研中國文字的人越來越少,現在有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是用電腦、手機來打字。有的語文老師都是用電腦來上課,而這些有生命力的漢字就被這樣所替代了,沒有它原來的藝術,原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些漢字都體現著中國的文化、素質。我是一箇中國人,我是祖國的花朵,我有權把中國的文化傳承下去。很多時候,我都會把毛筆拿出來練習毛筆字。毛筆可以讓一個浮躁的人平靜下來,而他的一筆一劃都牽連大自然,你與漢字、漢語融為一體,就等於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方法。

  現在,我想對同齡的我們說“不要把漢語的文化漸漸淡忘,不要一次一次的消磨它,不要讓它與古人隨風飄逝。”我們現在更要去鑽研傳統的藝術,不要讓外國人搶去了,不要讓電腦打字代替了它,讓它永遠伴隨著我們,讓它的魅力能展現出來,讓漢字的文化氣息能不斷地湧現出來。

  篇3

  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題記

  它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它經受住了五千多年的歲月洗禮,愈發熠熠生輝。它從最初的被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簡單符號,在千百年來的發展中,融入了中國人的智慧、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心血,使得它漸漸蛻變,更散發出迷人而成熟的魅力。

  它便是中國漢字,觸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絃。

  有人說,漢字是語言與視覺的複合藝術,這種藝術的威力直接震動感官。這便是我最喜歡漢字之處。漢字裡,有著難離遠去的情誼,帶著淡淡的憂傷,蔓延在一字一句裡。

  就如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讀著這首詩,心中也感受到了詩人的迷惘而又有著朦朧的希望,觸碰著我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不由自主地一同追尋那位撐著油紙傘、在雨巷中像夢一樣飄過的姑娘的足跡……

  又猶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陶醉、讓人著迷,真摯、雋永的情感牽絆著多少人的靈魂!

  我想,這便是漢字的魅力所在,每一個字,如詩、如畫。

  文人筆下的文字,靈動而富有生命力,匯聚成了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長河,成為了每個華夏兒女的根。

  漢字裡,有難以割捨的親情,有感慨時光飛逝的悲傷,有遺世獨立的豁達……由它衍生的中國古詩、中國書法,更使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每一個方塊字,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情感與感染力,這偉大的漢字便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

  漢字像血液般注入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生命,我們驚歎並折服於它的魅力的同時,更遨遊在文字構建的愛與生命力、文化與哲學交融的世界裡。

  翻開厚重的書本,讓漢字在心靈中流淌,品味著它悠遠的情懷,洗滌自己的靈魂。

  願每個華夏兒女都能喚醒心中對漢字的熱愛!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