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試題解答方法

  新課標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識和理論定理,還要能夠讓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並且能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依據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式,進行推導和求解,運用一定的解題方法完成考試,鑑於此,以下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高中物理試題的解答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總結如下:

  一、類比模型法

  以安徽理科狀元的優秀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資訊科學系的耿泉同學的祕訣就是“類比模型法”。耿泉同學說,很多複雜的高考題都是由其演變或綜合而成的,所以平時要多做題訓練自己的這些基本知識模型掌握能力。比如像“動量定理”中的人船模型,“動容定理”中的子彈打擊木板模型,類平拋運動模型,等等。平時我很注意訓練這些模型問題,通過做一些題目來加強對這些模型問題的訓練,這樣在高考中只要明確這是什麼模型,你就可以很快找到解決的方法。

  二、作圖法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複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學會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首先,我們要學會熟練作圖,比方說,做光路圖、作力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等;其次,要學會根據現成的圖形識圖,要懂得結合條件看圖,在複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並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悉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線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三、挖掘隱蔽條件

  具有一定難度的物理題目,往往含有隱蔽條件,這些隱蔽條件可隱蔽在題目的已知條件中、要求中、物理過程中、物理影象中或定律應用範圍中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時挖掘這些隱蔽條件,就能夠突破解題障礙,提高解題能力。

  1、由物理概念的內含中找出隱蔽條件

  物理概念是解題的依據之一,不少題目的部分條件隱含在相關的概念之中,於是可以從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隱含條件,尋求解題方法。

  2、由物體運動物理規律的約束找出隱含條件

  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是解題的依據,而物體的運動狀態往往受一些物理規律的約束。因此,我們可以運用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物理規律來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這一隱含條件。

  3、由題中的數學關係找出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學關係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他物理問題中也經常應用。

  4、由物理模型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題目,所設的物理模型是不明確的,不易直接處理,只有恰當地將複述的模型向隱含的理想化模型轉化,才能使問題解決。

  5、從關鍵語句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變壓器”、“輕質槓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幫助你迅速找到解題思路。

  四、分類法

  物理學習數量多、靈活性大,物理概念、規律、方法是解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只有抓住這個根本,不斷歸納總結才能提高解題能力。具體來說,可以採用分類法,根據物理題目所涉及的概念、規律對物理題目進行歸納分類,通過分類掌握各個知識點的命題特點和解題思路。

  首先,從基本概念、規律上對習題進行分類。如從牛頓定律來看,可以把動力學問題分為:已知力求運動和已知運動求力兩種基本型別。進而又可細分為:在恆力作用下的運動;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在彈性恢復力作用下的簡諧運動等。

  通過一定量的習題的求解,我們會發現在理解概念、規律方面的許多問題,也會發現解題方法、技巧方面的許多問題,還會積累不少的解題技巧、經驗,這些都要求我們及時地歸納總結。例如:

  力學問題中研究物件的選定;

  力學規律的選用;

  怎樣利用影象分析解決問題;

  怎樣確定電勢的高低;

  如何識別電路結構***串、並聯關係***;

  怎樣畫草圖找出解題思路;

  如何利用光路可逆性等等。

  其次,還可對一些較大的問題進行總結。比如:如何求物理量?這在力、熱、電、光、原子各部分中都會遇到。通過對各個章節中求解物理量的習題的總結,可以歸納得出求物理量的習題的總結,可以歸納得出群毆物理量的兩條基本途徑:一條是根據定義,另一條是根據與該物理量有關的規律。

  通過以上的分類和歸納方法,把不同的題型和解題方法區分出來,還給我們提供各種型別題目的模型,對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