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精彩作文素材

  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點在於如何積累素材,高中學生需要學會積累和使用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語文作文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歸還

  有“中國首善”之稱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游標,2010年9月5日發表了寫給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公開信。他說:“2009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爾·蓋茨先生的邀請在北京進行私人會晤,就慈善事業進行了親切交流。這次又應你們共同邀請再商慈善事業,感到非常愉快和高興。今天,當你們來到以‘勤勞、智慧、善良’聞名於世的中國時,我在此鄭重宣佈:將做第一個響應並支援你們行動的中國企業家。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

  陳游標想借此告訴世界,中國富人絕不做財富的守財奴,而是有博大的胸懷,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把全部財富歸還世界,讓更多遭遇不幸和貧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離開這個世界。

  適用方向:慈善;清白;大愛無聲;無私無畏;轉變觀念

  貧富之間

  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5個子女湊錢買的,面積不大,臥室只有10平方米,臥室裡的櫃子還是她21歲結婚時從舊貨市場購買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歲的“高齡”了。她就是當代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傑出的豫劇大師常香玉。

  建國後,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為農業社捐獻了1臺拖拉機;抗美援朝時,她與丈夫帶著“香玉劇社”的演員赴全國各地義演,為志願軍捐獻過1架飛機;十年***後,她把補發的所有工資作為黨費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員向她拜師學藝,準備搞個大型拜師會,常香玉說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為下崗職工乾點實事,於是拜師會變成了義演募捐會,她自己又捐了2萬,又動員她的5個孩子捐資1萬,加上義演的6.7萬元以及常派弟子、社會各界的捐助10多萬元,全交給有關部門資助下崗職工;2001年,她在河南洛陽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時,捐資2000元;2003年,她為抗擊非典又捐獻了1萬元……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沒有機會走穴,也不做商業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從每個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節省下來的。

  適用方向:品格;奉獻;堅守;貧與富;平凡與偉大

  史鐵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鐵生 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1972年不幸癱瘓,後來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週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在作品裡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史鐵生的文字有一種蒼涼的況味,是那種從煉獄中發出的不屈吶喊,是穿越苦難在風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適用方向:堅強;樂觀;奮鬥;磨難;生命

  ***二***

  鄭永慧:“信”字當頭

  著名法國文學翻譯家、教授、作家鄭永慧先生,於2012年9月9日逝世,享年94歲。

  在很多讀者的印象中,鄭永慧是一個鐘情於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了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梅里美、大仲馬、左拉、紀德、喬治·桑、莫泊桑等人的作品共計409部,600多萬字。

  鄭先生的譯文首先強調一個“信”字,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做到“達”,是否“雅”要視其原文的雅俗程度而論,依此做到“信的雅”或“信的俗”。這是他幾十年來恪守的基本原則。

  1949年以後,最具影響力的法國文學譯者當屬傅雷,但鄭永慧有一次還是因為翻譯問題,很不給面子地挑了傅雷譯本的諸多錯誤。有一次他談到自己譯《高龍巴》時,有意識地對傅雷的舊譯本進行糾正,又發現傅先生本子中“任意刪削”和由於理解錯誤進而自以為是地做發揮性註解的錯誤達幾十處。“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淺談翻譯的‘信’》,發表在1990年第3期的《世界文學》上,文中從文學翻譯的三原則‘信、達、雅’,談到傅譯的《高龍巴》,列舉了一些例子,批判了傅的譯文。”在文章結尾,鄭永慧說:“由此可見,翻譯要做到絕對的‘信’,是何等困難。傅雷尚且如此,遑論我輩!在翻譯上從來沒有捷徑,只有多一分謙虛謹慎,才能少一分失誤。”

  對於鄭永慧先生長達半個世紀的翻譯工作,餘中先評價說:“我曾翻譯過梅里美和羅伯•格里耶的作品,但這些東西之前都已經由鄭先生翻譯過了,所以仔細研究了他的譯作,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忠實於原著。”

  適用方向:清醒;使命感;堅持原則;相信自己;挑戰權威

  俞孔堅和他的“桃花源夢想”

  “他開創了一個新的專業方向。設計為景觀創造了多種不同的時刻。”在2012全美年度景觀設計專業獎項的名單中,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將唯一的最高獎項“綜合設計傑出獎”,頒給了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俞孔堅教授。由他主持的哈爾濱群力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專案,在超過620件參賽作品之中脫穎而出。

  自從17歲離開故鄉浙江金華到北京讀書,再到赴美留學、歸國回京,25年過去了,陪伴俞孔堅的,一直是臨行前母親交給他的一包家鄉的土。這包土和俞孔堅的博士服放在一起,被珍藏。

  愛之深,責之切。作為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對當前中國城市建設的犀利批評從未停止。歸國後的俞孔堅考察了全國100多座城市,看到的是城市和文化的屢遭破壞。俞孔堅毫不客氣地直言:我們在犯100年前美國人和歐洲人所犯的錯誤,但我們卻以此為榮。

  “我理想中的城市是一個建立在自然、文化遺產和人的休閒遊棲網路上的城市,這個網路是城市持續健康發展所依賴的生態基礎設施,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桃花源’。”為了這個“桃花源夢想”,1997年,俞孔堅開始反對“城市化妝運動”。2003年,在他的主持下,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正式成立。現在,200多個志同道合的同事們,正以土地的名義,為和諧的“土人理念”而奮鬥著。

  適用方向:夢想;追求;和諧;家園;城市化

  ***三***

  郭敬明竟成“錯別字大王”

  《咬文嚼字》雜誌發動廣大讀者“圍觀名家部落格”,專家和網友“咬”上了80後著名作家郭敬明,從他的部落格中隨機選取了10萬字,發現了好幾百個錯別字。

  有一些錯誤竟讓人難以置信。如,把“令你們自豪”誤寫成“另你們自豪”,把“自我了結”誤寫成“自我瞭解”,把“頂著大雨”誤寫成“定著大雨”,把“揮了幾下”誤寫成“輝了幾下”,把“虛偽”誤寫成“虛位”,把“下班”誤寫成“下半”,等等。此外,他的《兩小時後的生日》一文中的“蜉蝣撼樹”也被挑出。唐代韓愈《調張籍》中有詩句說:“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後世用“蚍蜉撼樹”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動搖強大的東西,諷其自不量力。“蜉蝣”與“蚍蜉”都是蟲子,但與“撼樹”搭在一起,只能用“蚍蜉”而非“蜉蝣”。

  郭敬明是雜誌《最小說》《最漫畫》的主編,著有《愛與痛的邊緣》《幻城》等作品,誰能料到,這樣一位深受青少年喜愛的作家,竟然是“錯別字大王”!《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鑑在微博中談及這一現象時,引用了當年語文老師批改他作文時的一句批語:“遍地荊棘。”

  適用方向:敬畏;態度;珍惜;小事不小;傳統文化

  直面漢語危機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9%的人表示電腦時代導致漢字書寫能力下降;67.7%的人認為,存在“外語熱,母語冷”現象;57.1%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裂,漢語表達日益粗鄙化;83.6%的人認為現在人們的漢語應用水平下降了。

  被譽為“語林啄木鳥”的《咬文嚼字》雜誌,考察龍年央視春晚的文字質量,結論是總體上合格,但語言類節目的差錯還是比較多。一是文史差錯,比如相聲劇《愛的代駕》中說“我西施,她貂蟬,合著我比她老一千多年呢”,推算可知二人只相差700年左右;二是字詞差錯,比如“這不算新人嗎?”一句中的“嗎”字,字幕誤打成了“嘛”;三是語法錯誤,比如“鼓是人類最早的音韻之一”一句搭配不當。

  適用方向:堅守;文化;認知;傳承;警鐘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