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反思總結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課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家的文化不同和培養他們的怎樣對待不同的文化,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合作學習中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利用網路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查閱的資料,在小組彙報時學生們積極主動地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收穫、體會和感受。同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挖掘了學生的合作潛能;為學生養成自主合作學習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在教學時,有些活動設計沒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所以個別教學環節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本人第一年從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對教材研究還不夠深入,今後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新課標,鑽研教材。

  篇2

  在課前,我就放手將學生分組,以小組合作的方法從不同方面去準備、蒐集資料,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會認識更廣闊的世界,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還增加了社會經驗。

  在課堂中由學生彙報資料、老師補充來共同探討課題,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將自己的資料進行了展示,又從別人那裡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學生參與了課堂的活動,在學習中不斷鍛鍊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自己完善了自己。同時,通過集體交流,同學們更加感受到同一個世界下大家共同的夢想,擁有一個團結的世界,和諧的世界,彼此間充滿人文關懷的世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課堂交流中,學生不但介紹了自己的資料,有的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深化了對世界的認識。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及活動,學生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到了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篇3

  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我講的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介紹人種及人種的分佈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許多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連串的教學交流活動,目的不僅僅瞭解地理方面的常識,更應注重通過語言、活動對學生情感的引導,讓學生懂得,要廣泛地瞭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要對差異保持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只有這樣,人類才會和諧幸福地生活在地球村這個共同的家園。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科書所賦予的教學活動的空間,在尊重教科書的基礎上,不侷限於教材,將教材展示的學習內容大膽地進行調整結合學生實際,創造性的利用資訊科技充實教材內容。激發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來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