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總複習

  時光匆匆,四年級即將結束,同學們馬上就要迎來期末考試,語文總複習該從何下手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閱讀理解

  ***一***母親的目光***小喬***

  做了母親之後,十分喜歡看著兒子睡覺。他泥瞅一樣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飽滿茁壯的腿,眉宇間不可言說的可愛神情……看著看著,我常常覺得,單是為了這麼一看,女人就不能錯過做母親的機會。

  忽然又想,自己這麼小的時候,一定也是這麼在母親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樂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這種目光裡我一次也沒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記得。對這種目光開始有感受是在漸漸長大之後,那一年我大約十三四歲,正是女孩子剛剛有心事的時節。

  一天,我正在裡間午睡,還沒睡穩,聽到母親走進來,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麼東西,過了一會兒,忽然靜了。可她分明又沒有出去。我們兩個的呼吸聲交替著,如樹葉的微嘆,我莫名地覺得緊張起來,十分不自在。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聽到她的聲響,便睜開眼。我看見,母親站在離床一步遠的地方,正默默地看著我。

  “媽,怎麼了?”我很納悶。

  “不怎麼。”她說。似乎有些慌亂地怔了怔,走開了。

  後來,這種情形又重複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煩地說:“媽,你老是這麼看我幹嗎?”母親彷彿犯了錯似的,一句話也沒有說。

  以後,她再也沒有這麼看過我,或者說,是她再也沒有讓我發現她這麼看著我了。而到我終於有些懂得她這種目光的時候,她已經病逝了。

  再也不會有人這麼看著我了。我知道,這是天空對白雲的目光,這是礁石對海浪的目光,這是河床對小魚的目光。這種目光,只屬於母親。

  孩子在我的目光裡,笑出聲來。我的目光給他帶來了美夢了嗎?我忽然想,如果能夠再次擁有母親的這種目光,我該怎麼做?是用笑的甜美來撫慰她的疲憊和勞累?是用淚的晶瑩來詮釋自己的呼應和感懷?還是始終維持著單純的睡顏,去成全她欣賞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有些錯誤,生活從來都不再賜予改過的機會。我知道,這種假設對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還有一些人也許需要這種假設的提醒呢?如果,你還有幸擁有母親;如果,你淺眠時的雙瞼偶然被母親溫暖的目光包裹,那麼,千萬不要像我當年一樣無知和愚蠢。請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擾母親。

  你會知道,這種小小的成全,對你和母親而言,都是一種深深的幸福。

  1、寫出文中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單 *** *** 懵懂*** *** 納悶*** ***

  撫慰*** *** 詮釋*** *** 賜予*** ***

  2、為什麼“我”會“莫名地覺得緊張起來,十分不自在”?

  3、“想象的盛宴”指的是作者的什麼願望?

  4、文章末段“小小的成全”指的是什麼?

  5、作者說她最終懂得了母親的目光,你能用文中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種目光嗎?

  ***二***父愛的高度***吳巨集博***

  好多年都沒有看過露天電影了。

  記得小時候,家在農村,那時電視、碟機這類玩意在鄉下壓根就沒見過,更別說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個村子放電影,周圍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趕著去,在那露天地裡,黑壓壓的一片,煞是壯觀。

  那時父親還年輕,也是個電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著他那輛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車,帶著我便摸黑去趕熱鬧。

  到了電影場,父親把車子在身邊一撐,就遠遠地站在人群后邊。我那時還沒有別人坐的板凳腿高,父親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電影結束才放下。記得有一次,看《白蛇傳》,騎在父親的脖子上睡著了,竟尿了父親一身,父親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著說:“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就過去了,我已長得比父親還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親的肩頭撐高了。

  春節回家,一天聽說鄰村有人結婚,晚上放電影,兒時的幾個玩伴就邀我一同去湊熱鬧。我對父親說:“爸,我去看電影了!”

  父親說:“去就去麼,還說什麼,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個去吧,我都六十幾的人了,湊什麼熱鬧!”

  來到電影場,人不算多,找個位置站定。過了不大一會,身邊來了一對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見,如多年前父親的動作一樣,那位父親一邊說著“這裡誰也沒你的位置好!”一邊託孩子騎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處咯咯地笑著。

  我不知怎麼搞得,眼一下子就溼潤了。這麼多年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準確代表父愛的動作,眼前這一幕不就是我找尋的結果嗎?

  想起了許多往事,再也無心看電影。獨自回家。

  敲門。父母已睡了,父親披著上衣來開門,“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電影不好?”

  看著昏黃燈光裡父親花白的頭髮和那已明顯駝下去的脊背,我淚一下子湧了出來,什麼也沒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剛才出門時父親給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單薄的身上。

  是啊,父親一生都在為兒子做著基石,把兒子使勁向最理想的高度託,託著託著,不知不覺間自己就累彎了,老了。

  我知道,這一生,無論我人生的座標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愛的高度,雖然它是無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在括號裡選擇正確的讀音,對的打“√”。

  板凳***dēnɡ dènɡ*** 結束***sù shù*** 熱鬧***nao nào***

  睡著了***zháo zhuó*** 不知不覺***jué jiào*** 單薄***bó báo***

  2、“父親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中,“每每”的意思是*** ***

  ①有一次

  ②每一次

  ③每天每月

  3、讀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你覺得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至少寫出2個不同的方面。

  4、文中什麼樣的動作最能準確代表父愛?

  5、“我知道,這一生,無論我人生的座標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愛的高度”,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課文內容

  《鄉下人家》全文圍繞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介紹了鄉下人家風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特點。______________的紅霞,______________ 的微風,______________飛過的______________的鳥兒,都是他們的______________,它們和鄉下人一起,繪成一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田園的風景畫。

  2.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______________。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______________的筍,______________地從土裡______________出頭來。

  3.鄉下人家,______________住著小小的房屋,______________ 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______________ 的瓜,碧綠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構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比那高樓門前______________或是豎著______________,可愛多了。

  4.我看見過______________ 的大海,玩賞過______________的西湖,卻從沒看見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______________啊,靜得讓你_____________;灕江的水真_____________啊,清得可以______________ ;灕江的水真___________啊,綠得彷彿那是______________。

  5.我攀登過______________ 的泰山,遊覽過______________ 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______________啊,一座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奇峰羅列,______________。

  6.《獨坐敬亭山》是____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____寫的,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其中“厭”字解釋為______________,“閒”字解釋為______________;《望洞庭》作者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在詩中,詩人為我們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____ ,其中“和”字解釋為______________ 。

  7.《憶江南》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寫的,其中“能不憶江南?”的另一種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的“諳”字讀音 _______ ,解釋為____________ 。

  8.詩人李白一個人坐在敬亭山上,抬頭仰望天空,只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前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時候,他的內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洞庭》一詩中的“鏡”和“青螺”分別比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桂林山水》中,引用人們對桂林山水的評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 ____________,此句為全文的____________句。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這樣的美景讓人彷彿走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畫卷,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記金華的雙龍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聽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順序記敘的。

  12.《中彩那天》一課中,父親所面臨的道德難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哈默隨著逃難的人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鎮上人們的___________________,當鎮長給他食物時,他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貴品質。哈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維護了個人的尊嚴,同時贏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______________。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______________。我知道蝙蝠能在夜間飛行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作者是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形式來寫的。雷利的呼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鄉村四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詩歌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能反映鄉村四月人們忙碌的詞語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漁歌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他還是個著名的___________。

  19.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主要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敢於挑戰權威的事,他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1.“魚游到了紙上”在文中出現了____________次,“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裡”之間的關係是______________ 。那位青年靜靜地畫著,他有時_____________,把金魚的每個部位______________地畫下來,像______________ 那樣細緻;有時又______________,很快畫出金魚的______________ ,彷彿金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這學期我們學的兩則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紀昌學射》一則中紀昌學射箭,飛衛對紀昌練箭提出的兩個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紀昌先練眼力是因為______________,他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則寓言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扁鵲治病》警示人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24.我能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詩句中想象出山原翠綠、杜鵑啼鳴、細雨如煙的畫面。

  25.我能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詩句中想象出小孩在樹陰下學習種瓜的場面。

  26.《普羅米修斯》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屈不撓,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27.人的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是,為________________是無限的。我要把________________ ,投入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修辭

  ***一***指出下列一段話中使用的修辭方法

  1、也妙,本來也算有點氣魄的昆明湖,看起來只象一盆清水。萬壽山,佛香閣,不過是些點綴的盆景。******

  2、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卻是出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與自己第一。******

  5、我想:翻身農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顆亮閃閃的夜明星嗎?******

  6、這種感情象紅松那樣,根深蒂固,狂風吹不動,暴雨浸不敗,千秋萬載永不凋謝。******

  7、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迴環兼擬人、排比套比喻***

  8、這就是文人學士究竟比不識字的奴才聰明,黨國究竟比賈府高明,現在究竟比乾隆時候光明:三明主義。******

  9、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10、足以紀念魯迅的,是魯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對於仇敵的認識與戰鬥。******

  11、在血雨腥風裡,毛竹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不向敵人彎腰。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土裡的竹根。******

  12、風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輕輕地撫摸著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閃光,象粒粒珍珠在閃耀;朵朵野花開得那麼嬌麗,紅的似火,黃的似金……******

  13、於今,漢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間,不就要長命相知,天長地久嗎?******

  14、他品味著香醇的酒味,品味著眾人的甜蜜的笑聲,品味著新的生活。******

  15、的轎車開動了,我們的心哪,跟著向前,向前,……忘記了卸裝,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春寒……許久許久,周的音容笑貌,在我腦際縈繞;周的諄諄教誨,在我心中迴響。******

  16、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17、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二***、下面的句段中都使用了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你知道嗎?

  1、***1***湖裡的睡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睜開眼睛,欣喜地開放著。******

  ***2***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細絲,像繡花針。******

  ***3***這種像棉團似的雲是什麼?哦,原來是積雨雲。******

  ***4***是的,這裡是落葉松的海洋。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海邊的浪花嗎?******

  ***5***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

  ***6***每當秋末冬初,柿樹葉漸漸落光,一眼望去,圓溜溜的柿子,像許許多多的紅燈籠掛滿了枝頭,你想,老楓樹哪有這一手呢?******

  2、非比喻的是******

  A、石拱橋的橋洞象虹。B、小李象過去那樣尊敬老師。

  C、他象要發火了。D、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3、擬人的是******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象母親的手撫摸著你。B、春風溫柔地撫摸著你。

  4、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什麼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見,只是故意提問,以引起別人對問題的注意,接著給出答案,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風得意、壯懷激烈,有的情愛幽怨、離愁別緒,有的憤世嫉俗、憂國憂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將抒情的種種內容列舉出來,讀起來酣暢淋漓。

  C.黑龍江人常說。這裡的土,插根筷子都會發芽。

  ——“插根筷子都會發芽”的說法是在打比方,以寫土地的“肥沃”,表現黑龍江人對家鄉的熱愛,形象鮮明生動。

  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句中“橫眉”與“俯首”,“冷對”與“甘為”,“千夫指”與“孺子牛”都是相對的,整個句子形式勻稱,談起來聲音和諧,給人以美感。

  5、選出修辭分析正確的一項:******

  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A、誇張、設問B、比喻、設問C、誇張、反問D、比喻、反問

  6、選出下邊不是對偶句的一項:******

  A、北通巫峽,南極瀟湘B、朝暉夕陰,氣象萬千C、銜遠山,吞長江D、日星隱耀,山嶽潛形

  7、下面的詩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選出正確答案,將序號寫在括號內。******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A誇張、對偶、比喻B對偶、比喻、擬人

  C誇張、對偶、擬人D對偶、比喻、排比

  8、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方法的是:******

  A母親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像母親這樣的勞動人民,才是中國歷史的創造者。

  B"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C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賓士,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D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9、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①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②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③當而不說,背後亂說,開會不說,會後亂說。

  ④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設問對比對偶 B對比設問對偶明喻C對偶設問對比明喻 D對偶對比設問明喻

  10、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方法。

  A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

  B黃家就是鬼門關。******

  C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