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地大物博,有著各式各樣的地理環境,那麼你知道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是哪個湖嗎?你知道這個湖的具體情況嗎?下面請跟著小編一起走進青海湖。
什麼湖是 |
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於中國青海省內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內流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遊覽勝地。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的遙感監測結果顯示,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青海湖面積持續8年增大。2014年10月20日9時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側出現“龍吸水”壯觀場景。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
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只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
青海湖湖水來源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的河流有40餘條,主要有布哈河、巴戈烏蘭河、倒 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稱“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蒙語稱“庫庫諾爾”應拼寫為Koke nuur,藏語稱“錯溫波”,意為“青色的海”、“藍色的海洋”。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屬於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青海湖地處高原的東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巨集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離西寧約200公里。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面積10餘平方公里,系鹹水;一名耳海,面積4平方公里,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蒼翠的遠山,合圍環抱;碧澄的湖水,波光瀲灩;蔥綠的草灘,羊群似雲。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菌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佈;成群的牛羊,飄動如雲。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青海湖長105公里,寬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和鹹水湖,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位於東經99°36′~100°16′之間,北緯36°32′~37°15′之間。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大通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間。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離西寧約200公里。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面積48平方公里,系鹹水;一名耳海,面積8平方公里,為淡水。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日照強烈;冬寒夏涼,暖季短暫,冷季漫長,春季多大風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熱同季,乾溼季分明。
湖區全年日照時數大部分都在3000小時以上,較青海以東同緯度地區高出700小時左右;年日照百分率達68~69%。年輻射總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釐米·年,較同緯度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釐米·年。
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洩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
由於外洩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幹,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餘公里。
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青海湖湖水面積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2000年,通過遙感衛星資料分析,青海湖的面積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8月,青海湖湖區面積為4337.48平方千米。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5%。
鳥類資源
湖區鳥禽有163種,分屬14目35科,總數在16萬隻以上,其中斑頭雁2.13餘萬隻、棕頭鷗4.5萬餘隻、魚鷗8.74萬餘隻、鸕鶿1.12萬餘隻。此外有鳳頭潛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白眼鴨、斑嘴鴨、針尾鴨、大天鵝、蓑羽鶴、黑頸鶴等。
魚類資源
湖中盛產全國五大名魚之一——青海裸鯉***俗稱湟魚***和硬刺條鰍、隆頭條鰍。青海裸鯉平均年產量為5165噸,1949~1985年共生產裸鯉191180噸,隨著時間推移,資源衰退,裸鯉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裸鯉每年6~7月迴游源流河中產卵,為食魚鳥提供豐富食物條件。1964年國家將青海湖列為保護物件,青海裸鯉列為國家重要名貴水生經濟動物。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釐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內下降了21釐米,以這樣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減少湖水4.36億立方米,正在從單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為“一大數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斷縮減的因素主要有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以及降雨量減少等原因,特別是在青海湖周邊盲目開荒,破壞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經乾涸。據統計,由於水源補給河流大量減少,與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減少了60%。
近幾十年來,受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影響,青海湖水位持續下降,流域內生態系統退化加劇。據監測,近50年來,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米,水面面積減少了362.3平方公里,大致相當於每年減少一個杭州西湖。
有專家預測,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不斷萎縮,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將在200年後完全消失。目前來看,由於氣候暖乾和全流域生態系統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總趨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為了保護青海湖,青海省省長宋秀巖於2008年5月26日宣佈,正式啟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專案,投資近16億元,在10年內最大程度恢復青海湖原生態。青海湖在過去數十年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流域內氣溫升高、降水減少,水位逐年下降。而未來十年間雖然氣候可能繼續變暖,但來自印度洋的季風有望增強,青藏高原東部地區的降水會有所增加,從而實現水位的回升。“未來青海湖水位回升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時間上的遲早而已”,李世傑說。儘管如此,但我們還是要對青海湖予以大力保護。人類的保護對於青海湖必定會有很好的幫助。未來,我們必將擁有一個更美好的青海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