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自然環境卻在不斷的被破壞,許多動物也已經永遠的消失了。那麼,你知道現在有哪些動物是瀕臨滅絕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瀕臨滅絕的動物,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瀕臨滅絕的動物
白暨豚 蘇門答臘虎 北部白犀牛 奧裡諾科鱷魚 僧海豹 小嘴狐猴 白暨豚 蘇門答臘虎 北部白犀牛 奧裡諾科鱷魚 僧海豹 小嘴狐猴 蘭.坎皮海龜 奧瑞納克鱷魚 泰國豬鼻蝙蝠 夏威夷蝸牛 微型豬 斯比克斯鸚鵡 蘭.坎皮海龜 奧瑞納克鱷魚 泰國豬鼻蝙蝠 夏威夷蝸牛 微型豬 斯比克斯鸚鵡
已滅絕的著名動物
1. 霸王龍***滅絕於6千5百萬年前***
霸王龍是有史以來生存於陸地上的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長達到43.3英尺,身高16.6英尺,據估計體重更是達到7噸之巨。與其它恐龍相比,霸王龍算是兩足食肉動物,其巨大的骨架靠它身後那條又長又重的尾巴來維持平衡。相對於它強壯有力的後肢,霸王龍的前肢十分瘦小,且只有兩個腳趾。
北美岩層中曾發現過霸王龍的化石,據信它們應該生存了約3百萬年,那裡的岩石形成於距今約6850萬至6550萬年前白堊紀馬斯特裡赫特期***Maastrichtian***的晚期。在白堊紀第三紀發生令大批動物滅絕的事件之前,霸王龍是生存時間最長的恐龍之一,據考證當時約有三十多種霸王龍,但我們所知的也只是恐龍化石而己,雖然研究人員也有幸發現了一些軟組織。不過,大量恐龍化石的發現使科學家能夠深入研究恐龍的生物特性,如生活在史和生物力學等。
2.斑驢:一半象斑馬,一半象馬***自1883年後滅絕***
作為非洲最有名的滅絕動物之一,斑驢實際上是草原斑馬的亞種,曾大規模地生活在南非基普省和桔色自由州的南部地區,它與其它斑馬的區別就在於明顯地只在身體前半部分有條紋,而到身體中間部分時條紋就逐漸變淡消失,條紋間黑色的區域逐漸變大,直至後腿和臀部全都是一片棕色。它的名字quagga來源於Khoikhoi語言對斑馬的稱呼,是個象聲詞,得自斑驢的叫聲。
最初在1788年時,斑驢被視作一個獨立物種--馬屬斑驢;而在其後約五十年間,自然學者和探險家們發現了許多種其它斑馬,由於各種斑馬間毛皮的花紋各不相同***實際上任何兩隻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會完全一樣***,分類學家發現這樣一來新興物種太多了,並不利於人類區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種,哪些是亞種,哪些只是自然變異。就在人類還未理清分類的混亂之時,在人類的獵食、收集皮革、家養馴化之下,斑驢已走向了滅絕。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殺,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與1883年8月死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Artis Magistra***動物園。
由於對斑馬的分類極度混亂,尤其是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斑驢滅絕時人們還將它視作一個獨立物種。斑驢是首類進行了DNA測試的滅絕動物,在史密森學會近斯關於遺傳的調查中,發現斑驢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單獨物種,而是草原斑馬的眾多變種之一。
3.袋狼:塔斯馬尼亞虎***自1936年後滅絕***
袋狼是現代已知的最大有袋食肉動物,原生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據估計在二十世紀開始滅絕。由於它的背部有斑紋,人們更願意叫它塔斯馬尼亞虎、塔斯馬尼亞狼,更口語化的稱呼是塔茲虎,它是袋狼屬中最後生存的成員,目前人類發現的與該物種有關的只是形成於中新世早期的化石。
早在歐洲移民來到澳洲大陸定居之前數千年,袋狼已在這裡滅絕了,但在塔斯馬尼亞島,仍有一定數目的袋狼存活了下來,同時這裡還有塔斯馬尼亞袋獾等特有物種。由於資金的刺激,過度狩獵越來越猖獗,這是袋狼在其後走向滅絕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的原因則包括疾病、狗的引入和人類侵入其棲息地等。雖然官方記錄稱袋狼早已滅絕,但仍時有報道稱目擊者曾發現過袋狼的蹤跡。
4.斯泰勒的海牛:毫無防禦能力的動物***自1768年後滅絕***
這種海牛是在1741年由自然學者吉奧格.斯泰勒在白令海靠近亞洲海岸附近發現的,當時他正與探險家維特斯.白令一起進行冒險旅遊。他發現的這種海牛身長7.9米***合25.9英尺***,重約3噸,比一般海牛或懦艮要大得多,看起來有些象海豹,但兩隻前肢結實有力,還有一條象鯨一樣的尾巴。據斯泰勒回憶稱,“這種動物從未上岸,一直生活在水中,它的面板又黑又厚,看起來就象剝過皮的老橡樹;與身體的比例相比,它的頭相當小,沒有牙,只有兩排扁平的骨頭,一排在上,一排在下”。據斯泰勒稱,這種動物十分溫馴。根據發現的化石資料顯示,斯泰勒的海牛從前曾廣泛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向南直至日本和加利福尼亞。
由於它的滅絕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也與其它現象一樣,是人類進入這一地域的後果。現在仍有零星報道稱在白令地區和格陵蘭島附近發現過貌似海牛的動物,因而有人認為今天仍有極少數量的斯泰勒海牛存活於世,至今這一觀點仍有待證實。
5.愛爾蘭鹿:有史以來最大的鹿***自7千7百年前滅絕***
又稱愛爾蘭麋鹿或鉅鹿,是有史有來體積最大的鹿。它於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生活在歐亞大陸,西至愛爾蘭,東至貝加爾湖以東;據有記錄的最晚生存時期是在大約公元前五千七百年,即7千7百年以前。鉅鹿因其體型碩大而聞名,通常它到肩部就有2.1米高***合7英尺***,尤其它的鹿角也是已知鹿科動物中最大的,兩鹿角尖距離可達3.65米***合12英尺***,重達90英鎊。
關於愛爾蘭鹿滅絕的原因,人們更傾向於是因為鹿角,而不是其碩大的體型所致,因為前者會給觀者帶來巨大的衝擊力,遠勝於實際擁有它。一些人認為正是由於人類的獵殺,才導致愛爾蘭鹿象其它史前大型動物一樣走向了滅絕,更有猜測認為由於雄鹿的鹿角過於巨大,使其不易於在叢林地區活動,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屬於“適應不良症”。然而,人類過度獵殺的證據並不充分,同時作為大陸性物種,它應在生存過程中與人類共同進化,因而更應適應了人類的存在。
6.裡海虎:第三大虎種***自1970年後滅絕***
裡海虎,又稱波斯虎,是生活在最西地區的虎的亞種,其生活範圍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薩克、高加索、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走向滅絕。在世界上已知老虎中,裡海虎體積第三大。
裡海虎的身體矮壯結實,四腿長而有力,虎爪異常大而寬,它的耳朵又短又小,看起來耳尖根本沒毛。裡海虎的臀部周圍只有軟毛皮,其它部位的毛皮則又長又厚,身上的條紋著色與孟加拉虎相似。雄性裡海虎體形巨大,體重可達169至240公斤,而雌性虎體格稍小,重約85至135公斤。現在仍偶爾有人聲稱曾看到過裡海虎出沒。
7.歐洲野牛:體形極為碩大的牛***自1627年後滅絕***
作為歐洲最有名的滅絕動物之一,歐洲野牛或野牛的體形極大碩大。它最早生存於約2百萬年前的印度,後不斷向中東地區遷徒,後來是遠東,最後大約在25萬年前來到歐洲安家落戶。
到公元13世紀時,歐洲野牛的生存範圍已只限於波蘭、立陶宛、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和東普魯士地區。那時已只有貴族擁有獵殺陸地上大型動物的權力,後來這一特權更是僅限於王室成員。隨著歐洲野牛的數量銳減,皇家法院禁止了一切捕獵行為,同時要求獵場看守者為歐洲野牛提供草場,供其放牧,作為交換,獵場看守者們因此可免徵當地稅;同時頒佈的法令還包括偷獵一頭歐洲野牛,即可判處死刑。到1564年時,據皇室調查,已只有38頭歐洲野牛存活;最後一頭有記載的活歐洲野牛,雌性,於1627年死於波蘭的賈科塔羅叢林,它的骨架後來被瑞典軍隊帶走,現保存於斯德哥爾摩市。
8.大海雀:所有海雀中體積最大者***自1844年後滅絕***
大海雀是大西洋中不能飛的大型海雀中最後的一種,一直生存到很近的現代,但現在也已告滅絕。它又叫大海燕或企鵝。
大海雀是所有海雀中體積最大者,身高75釐米***合30-34英寸***,體重約5公斤,皮毛白黑色,平滑而有光澤,不能飛。過去,大海雀數目眾多,生活在加拿大東部群島、格陵蘭島、冰島、挪威、愛爾蘭和英國,最終也因捕獵而告滅絕。
令人奇怪的是,14世紀時曾有佛羅里達居民在家中垃圾箱中發現過大海雀的遺體,這說明,鳥類至少偶爾也會在冬季南飛冒險。
如何保護動物
介紹
保護瀕危動物是一項耗資巨大而又十分艱鉅的工作,需要採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和輿論的綜合手段來完成。具體到有關措施和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自然保護區
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息地的主要途徑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 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我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型別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 野驢、 野牛、 亞洲象、 白脣鹿、 羚牛、 馬鹿、 金絲猴、 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2]
開展馴養繁殖
馴養繁殖,是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瀕危動物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發展人工繁殖種群,既可防止或延緩有關物種的滅絕,又可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減少對野生種群的獵捕壓力,還可為實施再引進工程提供種源,重建或壯大有關物種的野生種群。改革開放以前,動物園系統是我國馴、養繁殖瀕危動物的主體,但其目的主要在於展覽。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和地方建立了不少瀕危動物繁育、救護中心,專門從事瀕危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救護工作。如國家為拯救大熊貓、朱䴉、揚子鱷、東北虎等極度瀕危動物,投資設立了多處繁殖研究中心;為實施野馬、麋鹿再引進工程,建立了多處人工繁殖基地;為保護、發展瀕危動物資源,成立了多處綜合性的瀕危動物馴養繁殖中心。各地為救護瀕危動物,也相繼建立或指定了一個或多個瀕危動物救護中心,這些救護中心的職能之一就是馴養繁殖瀕危動物。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為生產建設需要,還建立了大量的養鹿場、養熊場、養猴場、養蛇場、龜鱉場、養鳥場、養麝場等,用於生產實驗動物或者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實施再引進工程
再引進工程是保護、壯大極度瀕危動物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所謂的再引進,就是在某個物種曾經分佈但現已滅絕的地區, 再引入該物種的活體用於建立新的種群;或者是向某物種現存的極小的野生種群補充新的活體,以充實該野生種群並促進其發展壯大,後者又稱再充實。我國已成功地實施拯救麋鹿的再引進工程,正在著手實施野馬、賽加羚羊的再引進工程。另外,我國正在計劃實施的華南虎拯救工程、以及正在研究開展的野生揚子鱷保護管理工程,均屬於再充實型別的再引進。從某種角度講,在原產地放生被沒收的物種,如獵隼、緬甸陸龜、穿山甲、蟒蛇、獼猴等,也屬於野生種群再充實活動。
資源監測
開展資源監測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通過資源監測,可以瞭解瀕危動物野生種群數量的消長和分佈區的變遷,為國家制定有關保護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有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資源監測體系。
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開展瀕危動物的生物學研究,有利於瞭解瀕危動物的致危因素,研究解決瀕危動物的救護問題。近些年來,國家已先後設立了3所瀕危動物研究所,並在東北林業大學設立了野生動物資源管理學院,專門承擔瀕危動物研究或瀕危動物研究人員培養工作。另外,我國的許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以及瀕危動物繁育中心,也承擔了瀕危動物的研究工作。
提高法律保護地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瀕危動物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保護管理的難度也會不斷加大,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規範瀕危動物保護管理和經營利用行為。對於那些目前尚未瀕危但開發利用強度很高的一般保護動物,需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動物,限制對其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對於那些市場需求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瀕危動物,需要適當地提高其保護級別,禁止或限制開發利用野外資源,鼓勵開展馴養繁殖活動;對於瀕危程度較高的種類,需要國家和社會扶持開展馴養繁殖活動,禁止對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有關經營利用活動僅限於人工繁殖的後代。國家和有關省區正在調整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物種步入重點保護的行列。 [3]
開展國際合作
瀕危動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財產,其保護管理更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瀕危動物保護管理資金嚴重不足,技術、裝置和保護管理方法還很落後,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裝置,需要向有關國家學習先進經驗。在一定範圍內,離開了國際合作,有些保護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難以開展,有些種類的瀕危動物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