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別讓第一學歷絆住你成長

  隨著年後就業高峰的臨近,各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的招聘條件也成為大眾的眼球焦點。其中,重要的一項即“學歷門檻”。原本企業用學歷高低作為衡量人才優劣的標準之一無可厚非,但如果因第一學歷不是重點大學而將求職者拒之門外,就有招人口水之嫌了。然而,這是事實,許多研究生都在就業道路上切實感受到了一學歷所帶來的不可言說之痛。  現象
  省內某高校畢業生高焱今年下半年研究生畢業,前兩個月到北京參加招聘會,看中了一家IT企業。誰知還沒談兩句,用人單位就以第一學歷不是重點大學對他關上了大門。而他也親眼看到一個僅有本科學歷,其他方面條件和他差不多,但僅因就讀於重點院校的同學幸運地獲得了這個機會。回去後,高焱非常鬱悶,同是碩士居然還分三六九等,自己的努力和辛苦都不被承認,“如果企業都以第一學歷為衡量標準,那我們還讀第二、第三學歷幹嗎?這不等於自己給自己在就業道路設定障礙嗎?”高焱很困惑。
  李芳是通過自考本科以同等學歷考取的研究生。在招聘會上,用人單位僅說了一句話,“第一學歷必須是全日制正規本科畢業生!”。李芳不明白了,“那我的研究生不是白讀了嗎?”
  觀點之贊成派
  市場需要提高文憑認定標準
  強調第一學歷,實際上是文憑市場自由競爭的一種結果。現在高校不斷擴招,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而文憑作為衡量標準的重要方面,除了要高學歷外,還需要提高對文憑的認定標準來決定好工作還是高職位、高職稱的發放,而第一學歷的強調恰恰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是有效甄別人才的一種方式。
  高考比研究生考試更有含金量
  當前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素質逐年下降,尤其在職、同等學歷等名目繁多的研究生考試,使高等學歷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人事部門就希望能夠有效地進行選擇。在同等學歷情況下,企業更青睞本科為重點院校的學生,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重點院校教學質量過硬。而且高考是全國統一的標準考試,某種程度上說,可能比研究生入學考試更加能體現水平。
  觀點之反對派
  學歷崇拜人為設定就業門檻
  即使本科不是重點院校,但如果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研究生學歷,說明其在學習能力專業水平方面與其他同學沒有什麼差別,不應區別對待。再者,強調“第一學歷”,其本質還是對學歷的崇拜,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真正人才的脫穎而出。
  等級情節顛覆人才觀念
  如果是過份強調第一學歷,企業吸納人才的渠道就會很窄,將會造成更多的人才浪費。“文憑崇拜”害人,而這種以第一學歷為擇人標準的等級論則貽害更深。這種文憑崇拜,其實是對文憑的歧視。在一個對就業亂象缺乏監督也不易監督的情況下,一旦當它演變成為一種就業潛規則的時候,就會危害社會公正,進而顛覆人才觀念。
  專家分析
  河北省人才測評專業委員會註冊人才測評師時浩認為,第一學歷否決制在上海、深圳等南方發達城市目前採用的很普遍,其主要原因還是近年高校擴招帶來的人員冗餘,企業的選擇多了,故門檻設定也隨之水漲船高,正所謂“擇優錄取”。用人單位在招聘人的時候,往往關注的是看求職者的缺點和不足,有了類似“第一學歷”這樣的缺陷就不予以考慮,這種“劣汰”取向比“優勝”取向更普遍。
  一方面,我們說,企業的這種考慮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名校的綜合素質、人脈關係、專業知識、知識體系比非重點院校要高許多,並且這也代表了一定的選才趨勢。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這種制度引發的種種弊端,畢竟學歷只是一張紙,是方方面面能力的很小一部分體現,企業單憑此來甄別人才,很可能將許多有潛力的可塑之才拒之門外,並不利於其長期發展。所以我們還是主張根據崗位需求來選才,不能低就,但也要避免人才浪費。此外,從成本角度來說名校的碩士生工資比一般學校的碩士生工資要高,且前者對企業的忠誠度也偏低,因此如果一個崗位兩者都能勝任,後者更合適。
  職場提醒
  別讓學歷絆住你的成長
  即便企業選人的標準越來越嚴格,甚至越來越苛刻,學歷也終究只是光環而已。重點大學畢業的學子千萬不能因某些企業這一“癖好”而得意忘形,畢竟很多在學校學的東西跟社會現實是脫節的,要想適應社會就必須從基礎做起。真正的見識和學歷是無形的,那些所謂的學歷證書並不一定就能反映你的能力。這一切都需要你放下架子去不斷地體驗和積累;相反,非重點大學或者因種種原因沒能拿到那一紙證書的學子,也完全沒有必要氣餒,要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新聞助讀
  “第一學歷”
  第一學歷,即高中畢業後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被某一學校錄取,經修業期滿所取得的文憑。除此以外諸如通過自學考試、函授、電大、成人高考、脫產進修等途徑所取得的學歷,即為第二學歷、第三學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