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創作的好看的作品圖片
攝影構圖中,攝影者要把生活美轉化為藝術美,必須具有進步的審美觀,高度發達的審美能力和富有靈性的的創造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攝影構圖創作的情感要素及審美構成。
‘‘’
攝影構圖創作的情感要素
一切的藝術創作,都離不開審美活動,而人的審美活動又是和情感活動緊密相連的。不論哪個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活動、塑造藝術形象時,必然要反映出他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審美判斷和見解,無形中也必然會將自身的情感注入到藝術形象中去,通過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展現出來。以情感人,是一切具有恆久生命力的優秀藝術作品的不二法則。前一段享譽全球的我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作品無不以真摯、熱烈的情感打動了全世界的讀者,由此可見情感在藝術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分領域和國界的,並且不會隨著時空的轉變而消弭。
近代學者、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情感是促使攝影者創作熱情的主要因素,情感是人們對於現實的態度和體驗,當人們對客觀事物產生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時,情感會隨之形成,情感分正面和負面的感受,當然,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不斷豐富,情感會變得複雜。這些感受在攝影創作者這裡,可以集中強烈體現在攝影創作中,也可以讓人在細細品味攝影作品之後尋到情感的蛛絲馬跡。袁廉民在《把自然美掌握在自己手裡》一文中提到:“藝術家應該具有感染力,創作時沒有充沛的感情,自己不是深受感動,當然就不可能打動觀眾。”有了感情的攝影作品才有生氣和感染力,才會體現作者的性格和特點。情感始終貫穿於攝影創作的每一個環節,好的攝影作品還可以在創作結束後,通過作品的展出和發表將情感繼續傳遞給更多的觀看者。
攝影作為視覺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情感表達完全依賴於畫面形象進行表達,而不能像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那樣直接議論和抒發。攝影的這個特點在新的傳播環境中逐漸發揮了更大的優勢。攝影作品可以通過直觀的影象快速、準確的闡述一個新聞事件,引發讀者的共鳴產生意想不到的社會效應,這種直觀的敘述和表達方式,恰好適應了現代人群依賴網路等新興媒體獲取資訊資源、快節奏高時效的生活方式,人類已經步入讀圖時代。
攝影構圖創作的審美構成
攝影者在攝影創作中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即是感情,而感情的產生則來源於攝影者對生活的體驗。體驗可以理解為通過自身的感官與想象從物件世界中體驗到自身的生命活動,是溝通主體與客體、人的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的的中介。通過體驗,人的一切外在現實主體化、內在化,成為人內心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是通過體驗,人的一切內在現實客體化、物件化或者說外在化了,成為了物件性的存在和物件性的“生命表現”。
在審美體驗的階段主體的想象活動的全面開展,並用想象為媒介,以體驗的方式從物件的外在形式進入到物件意義的層次的把握和見解,從心物交感進入“物我同一”的新境界。由此可見,情感來自於體驗,而體驗又必須通過實踐的感受來實現。通俗的說,就是創作必須要深入生活,通過切身的觀察體驗來獲得對錶現物件的認識與感情的道理。
在藝術中創作中,理性的思考和意蘊是通過感情為媒介來作用於人的心靈和精神的。藝術創作的審美實質,在於它是以不脫離直觀感受,直接作用於物件情緒和情感的體驗方式來實現的。情感,是攝影藝術生命的激素,它刺激和孕育攝影作品的生命,是溝通攝影藝術創造者與欣賞者的橋樑。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攝影藝術家,不僅要具備常規的思維方式和心理機制和本專業技法,同時,必須從審美的高度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攝影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正是因為擁有了對“美感”的體驗,才能在大千世界中發現美和創作出美的作品來,反之,作品就難以用美學的高度和眼光來審視,無法在普通的攝影愛好參與者那裡體現出專業攝影人的素養。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才有必要對攝影創作全過程進行細緻的審美思維分析,並結合例項說明審美意識在攝影創作中的具體體現和重要作用。研究攝影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所應具備的審美思維和審美心理感受,從而認識審美意識在攝影者的創造過程中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及其重要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