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的日記

  吃餃子是很平常的事情,我最懷念的春節吃的餃子。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你喜歡。

  篇一

  大家日夜盼望的新年到了!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了,看著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說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著說了下去:“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曆史。據說,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說:“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麼多文化,中國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於是便打趣地說:“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後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篇二

  上午放學回到家,一進門就聞到一股肉味。我連忙放下書包,朝著香味走來。原來是姥姥在攪餃子餡。只見盤裡的餃子餡上有紅的肉,綠的蔥,白的菜,加上各種調料,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一聞那香味,一見那顏色,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急切地盼望著餃子快做好,主動把手洗乾淨,然後就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等著。

  餃子終於包好了,可以下鍋了。一會兒,餃子終於出鍋了。筷子早早就拿在我的手裡,餃子剛放到餐桌上,我就立馬伸出筷子衝氣騰騰的碗裡夾餃子。姥姥在一旁擔心的說著:“慢點慢點,小心燙著”。我夾起一個餃子,吹了幾下就放在嘴裡啦。因為太燙了,我不捨不得吐出來。知道吃的第三個餃子,我才真正嚐出餃子的美味來,那餃子皮滑滑的、嫩嫩的,裡面的陷香香的,一口咬下去,流汁湧了出來,真是鮮美哦!

  這一頓我吃的好飽呀,肚子撐得鼓鼓的。餃子真是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可是我的最愛哦!

  篇三

  年三十晚上12點的時候,我從朦朧的睡夢中被媽媽叫起來吃年夜飯——餃子。一個個在沸騰的水中翻動的餃子已經露出雪白的肚子,味已經飄了出來,好香。

  一盤盤的餃子端端正正的放在桌子上,等到全家人都到齊了,便可以吃了。年夜飯的餃子裡有錢,有糖果、紅糖之類的。哥哥坐在我的旁邊,已經按耐不住了,兩眼直直的盯著餃子。

  “可以吃了,”奶奶一口鄉音傳滿了整個屋子。於是大家有說有笑的吃了起來。“呀,是錢”哥哥滿臉得意,見著帶錢幣的餃子被哥哥吃掉了,心裡很著急,等到哥哥向別人炫耀時,我把筷子伸進他的盤子裡,夾起一個就往嘴裡放,母親瞅見了,杏眼含笑的看著我,我輕輕的擺擺手,“我也有一個了”我張開嘴,一枚亮晶晶的影幣閃出了它的光澤。

  哥哥定了定神,回頭一望,一臉的詫異,等到我再吃第二個帶錢幣,就早已吞入了幾個帶紅糖的了。吃帶紅糖的餃子要小心,因為餃子的肚皮咬破了,裡面紅色的汁液就濺了出來,,有時會燙的口裡起泡,有時流在嘴角,一副令人笑的臉盤就繪出來了。奶奶包一些帶紅棗的給姑姑吃,姑姑吃了以後,臉上紅紅的,喊我坐在她的腿上。“姑姑,願你早生貴子。”全家隨之哈哈大笑。蜜棗是紅紅的,奶奶把核去掉了,再包上。有時我想,是不是《紅樓夢》中賈府也能做出這等美味,後來想想,大概是不能,因為裡面包著一種鄉土氣味,不似富貴中的味。

  待到我吃上又一年夜團員餃子的時候,我已經14歲了,如今兩年沒有回奶奶家了,不但想奶奶,更想那鄉土氣息的餃子。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