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大學生創業在當今中國是一個新鮮、重大且複雜的課題,它關係到我國從工業經濟社會向知識經濟社會能否順利轉變,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終能否成功。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達州市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達州市將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計劃引領1700名大學生創新創業。一、實施創業指導進校園。組織創業指導專家、創業成功人士、大學生創業典型走進高校和職業學校,舉辦創業成果展,開展高校“導航名師”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和青春創業大講堂,採用送創業培訓、送創業政策、送創業資訊等方式,多渠道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二、實施大學生創業服務。依託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為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案開發、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創業服務。為創業大學生提供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不超過3年的免息免擔保創業啟動資金,化解大學生創業融資困難。三、實施創業園區推進活動。完善12家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功能建設和制度建設,規範園區管理,用好用活市場資源,發揮創業園區孵化器的功能。鼓勵企業、社會資本建設省級大學生創業園區。

  :大學生創業要注意四個問題

  創業是發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諧之基。大學畢業生年輕,視野寬、有雄心和幹勁,但缺乏創業經驗,急於求成,會導致投資失敗,有志創業的大學生要謹慎,注意四個問題。

  專案選擇要“量身定製”。創業者對專案要有認識、理解和深諳的過程。一要挑選熟悉的專案,規避行業風險。二要貨比三家。要做好專案比較,熟知優劣。三要結合特長。根據專業、興趣等因素,從小做起,對行業深度審視,對大眾消費深刻了解,增強對商機的分析與把握,積累資金和商戰經驗,再進行深層次的創業。

  經營管理要“虛心務實”。經營管理是一門“藝術”,要運營好各種資源。一要練好內功。選中“心儀”專案後,要虛心請教行業專家或到同類企業打工體驗,最大限度學習生產和管理知識。二要善於用人。要學會尊重科學,重視員工,鼓勵員工。優秀的人會幫助你管理企業、制定商業計劃、做好公共關係,經營者才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三要建章立制。避免單打獨鬥,同有識之士組成創業夥伴和合作夥伴,建立共同遵守的章程,詳細的管理制度,依法規範權利和義務,增加企業運營的透明度和規範性。

  政策扶持要“學懂用足”。用好政策扶持,往往會事半功倍,有益於創業。一要原汁原味學習。各地方出臺了很多鼓勵創業的政策,但實施物件有一定差異和限制。可以通過電話諮詢、網路下載、實地諮詢等方式掌握具體內容,掌握第一手資訊,避免資訊傳遞失真。二要分析對比差異。創業扶持政策一般都具有地方特色,注重扶持本土支柱產業或新興產業,要結合實際,對比不同地區的優惠政策和落實情況,選擇最優的政策環境。三要主動爭取扶持。政策扶持具有量大、面廣、時間緊等特點,要留心關注各類政策申報公告,有針對性地對照標準,挖掘特色,做好材料準備和申報,減少創業成本,降低創業風險。

  創業歷程要“堅持不懈”。相關統計資料表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到兩成,這與自身侷限和性格特徵有諸多關係。一要保持創業熱情。初始創業者基本上處於無充足資金,無正規場地,無專業銷售人員的“三無”狀態,很難取得客戶的信任,一旦面臨挫折和失敗,要保持創業熱情和清醒的認識。二要主動參與競爭。市場競爭法則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改進、創新技術,賦予商品更高的價值,保證產品的生命力,持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三要塑造創業性格。性格和習慣對創業影響很大,有學者將其總結為進取精神、創造性思維、務實、冒險精神、合作意識和自信樂觀等因素,它們直接影響著創業者的決策和成敗。創業者要有意識地塑造“創業性格”,改進弱項,鞏固強項,才能在創業中保持強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