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覆發燒怎麼回事

,要怎麼辦?
  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徵,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寶寶發熱,臨床上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兩種:物理降溫、藥物降溫。不管採用何種方法幫助寶寶降溫,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面板,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藥物降溫,要注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藥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家用藥物降溫注意事項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
  ▲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藥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如過寶寶服用撲熱息痛一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
  ▲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藥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並無預防發熱的作用。
  ▲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後,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寶寶發熱吃什麼
  寶寶發熱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會大大增加,體內水分也會明顯消耗。同時,由於發熱,寶寶體內消化液的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會明顯減弱。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發熱時的飲食調理,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是最佳的選擇。另外,少食多餐,寶寶每天進食以6~7次為宜。
  1、米湯:將大米煮爛去渣,加入少許白糖調味。米湯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
  2、綠豆湯:將綠豆煮爛,取綠豆湯,加入適量冰糖。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既能補充營養,又有利於寶寶體內毒素的排出,可以幫助寶寶退熱。
  3、雞蛋羹:把1~2個雞蛋打勻,加入適量溫水,蒸熟後讓寶寶食用。雞蛋羹可以補充蛋白質,並且較容易消化吸收。
  4、鮮梨汁:鮮梨汁具有清熱、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發熱伴有咳嗽的寶寶。
  5、鮮蘋果汁:蘋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既可以補充寶寶體內的營養需要,又可以中和寶寶體內的毒素。
  6、銀花茶:銀花10克,煎水加糖飲用。
  如果寶寶因為發熱而食慾不好,不要勉強給他餵食,但要儘量補充水分。在寶寶發熱期間,不要任意給寶寶增加以前沒有吃過的食物,以免引起腹瀉。
家庭實用物理降溫法
  1. 減少衣被: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對於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2. 多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份。
  3. 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對年長兒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孩子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面板血管擴張,增加散熱;另外水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
  5. 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 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適於1歲以內的嬰兒。小孩反覆發燒很正常的,要多觀察他有沒有抽筋,不對勁的話,最好趕快去醫院 醫生開的藥按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