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手抄報
讀書是一種清福,這種境界被吳延康說得直白:“讀書身健即是福,種樹開花亦是緣。”好一個讀書人,好一片讀書的心境。我們不是哲學家,能從一滴水中看世界,從一朵花中參悟人生,但我們可以像吳延康這樣,靜靜地做個讀書人,在一片芸芸眾生裡感悟人生收穫快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故事
老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關於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傳說。據說老子的母親理氏有一天正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理氏懷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來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對母親說:“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後來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這是一個管理藏書的官職,因為這個緣故,老子知識淵博,在當時名聲很大。孔子年輕時曾經專門拜訪過老子,向他請教周朝的禮儀。
老子寫過一本只有五千字的書,名字是《道德經》。書中講了很多能啟發人的道理。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說,雙臂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芽開始長成的;很多層的高臺,是從第一筐泥土開始壘起來的;千里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才能走完的。在這裡,老子用生動的事例,說明事物都是從小到大發展變化的。
後人將“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為成語,比喻事情總是從頭開始,逐步發展的。
圖一
圖二
圖三
2:尾大不掉
春秋時期,楚靈王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弟弟公子棄疾。公子棄疾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的軍功。為了表彰棄疾建立的功勳,楚靈王把蔡國的大部分土地賜給他,並且封他為蔡公。但是過了不久,楚靈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無宇請進宮來請教。 楚靈王問申無宇說:“我把棄疾封為蔡公,你怎麼看?”申無宇說:“國君是不應當把親近的人封在外面的,因為日子一久,他的力量大大發展,就會威脅國家。俗話說:樹枝大了一定會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個道理,您一定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申無宇走後,靈王又仔細地想了一下。他認為公子棄疾是自己最寵信的弟弟,一向很忠順;又屢次為國家建立了功勳,受到特殊的封賞,肯定不會背叛自己,因此,就沒有接受申無宇的意見。沒過幾年,棄疾勢力越來越大,果然起兵反叛了楚靈王,楚靈王沒有辦法,只好上吊自殺了。公子棄疾當上了國君,這就是後來的楚平王。
後來,人們就總結出“尾大不掉”作為成語,用來比喻部下勢力非常強大,不聽從上級的調動和指揮。現在多用來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掉,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