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的板塊設計

  數學在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製作數學手抄報也是一種學習數學的方法。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的圖片模板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1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2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3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4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5

  關於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圖片6

  數學手抄報的資料1

  一、數學名言

  1*** 數學對觀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貢獻,它解釋了規律結構中簡單的原始元素,而天體就是用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來的。——開普勒

  2*** 數學是最寶貴的研究精神之一。——華羅庚

  3*** 現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後,有很多根本無法做實驗,在家用紙筆來算,這跟數學家想樣的差不了多遠,所以說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邱成桐

  4*** 當我聽別人講解某些數學問題時,常覺得很難理解,甚至不可能理解。這時便想,是否可以將問題化簡些呢﹖往往,在終於弄清楚之後,實際上,它只是一個更簡單的問題。——希爾伯特

  5*** 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又說要打好數學基礎有兩個必經過程:先學習、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煉“由厚到薄”。——華羅庚

  6*** 學習數學要多做習題,邊做邊思索。先知其然,然後知其所以然。——蘇步青

  7*** 數學是規律和理論的裁判和主宰者。——本傑明

  8*** 數學方法滲透並支配著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它愈來愈成為衡量科學成就的主要標誌了。——馮紐曼

  9*** 我的成功歸功於精細的思考,只有不斷地思考,才能到達發現的彼岸。

  10***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培根

  二、數學日記

  一天下午,我遇到了一道數學題,題目是這樣的:在一個山清水秀的村子裡,有三個好朋友:小明、小剛、和小強,他們常常在一起打魚。一次,他們忙了半天,打了一堆魚,但實在太累了,大家就坐在河邊休息,不一會兒都睡著了。小明想起家裡有事,就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不一會兒,小剛也醒了,要回家,他也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太陽就快下山了,小強才醒過來,他想:小剛和小明去哪兒了?這麼晚了,我還得回家,於是,他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最後,桶裡還剩下8條魚。

  第二天,他們又一起在河邊打魚,才知道昨天分的魚不合理,小明立刻把桶裡剩下的8條魚給小剛3條,小強5條。小朋友,你能算出他們一共打了多少條魚嗎?

  開始,我並不明白這條題目是什麼意思,但後來,讀了兩三遍後,我終於明白了題意,並開始解題。

  由於最後剩下的8條魚是小明分的三份中的兩份,所以他拿走的是8÷2=4條,那麼小剛拿走分的一份後剩下的魚是8÷2×3=12條,這是佔小剛分的三份中的兩份,所以小剛拿走的是***8÷2×3***÷2=6條,同樣可知小明拿走的是[***8÷2×3*** ÷2×3] ÷2=9條。所以,打的魚一共是[***8÷2×3*** ÷2×3] ÷2×3=27條。

  因為我做思考題時,腦筋不太靈活,因此,對答案也不太肯定。所以,我立刻拿去給聰明的爸爸檢查,爸爸檢查後,讚歎道:“我們家的欣欣變聰明瞭!”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數學手抄報的資料2

  數學學習方法之退步解題

  我國已故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爺爺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藉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於成為一代數學宗師。

  少年時期的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學,但數學成績並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

  晚年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把純粹數學推廣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中,為祖國建設事業奮鬥終生!

  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讓青年數學家茁壯成兒使他們脫穎而出,工作之餘還不忘給青多年朋友寫一些科普讀物。下面就是華羅庚爺爺曾經介紹給同學們的一個有趣的數學遊戲:

  有位老師,想辨別他的3個學生誰更聰明。他採用如下的方法:事先準備好3頂白帽子,2頂黑帽子,讓他們看到,然後,叫他們閉上眼睛,分別給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頂帽子,最後,叫他們睜開眼,看著別人的帽子,說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3個學生互相看了看,都躊躇了一會,並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聰明的小讀者,想想看,他們是怎麼知道帽子顏色的呢?“為了解決上面的伺題,我們先考慮“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因為,黑帽只有1頂,我戴了,對方立刻會說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躊躇了一會,可見我戴的是白帽。這樣,“3人2頂黑帽,3頂白帽”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假設我戴的是黑帽子,則他們2人就變成“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他們可以立刻回答出來,但他們都躊躇了一會,這就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經過同樣的思考,於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這裡。同學們可能會拍手稱妙吧。後來,華爺爺還將原來的問題複雜化,“n個人,n-1頂黑帽子,若干***不少於n***頂白帽子”的問題怎樣解決呢?運用同樣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

  他告誡我們:複雜的問題要善於“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一個訣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