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黑板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好習慣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黑板報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一、充分認識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教師要多研究,把培養學生習慣與教學知識同等對待,一併放在教育教學首位。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自動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由於習慣實際上是指通過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某種動作的一種需要,從生理機制上來說,習慣只是一種後天獲得的趨於穩定的動力定型。習慣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一定的刺激情景與個體的某些動作在大腦皮層上形成了穩固的暫時神經聯絡--條件反射連鎖系統。這樣,當個體在同樣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時,條件反射的連鎖系統就會自動地出現,人就會自然而然地或自動地進行同樣的有關動作。

  如何培養學生的好習慣,關鍵在於瞭解學生。任何教育都應以瞭解教育物件為前提。作為成熟的教師,應當善於與學生溝通,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在幹什麼。當學生做出一些不願意學習或不努力學習的事情時,不是當即質問或訓斥,而是平心靜氣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一下:學生為什麼要這麼做?經過這樣的思考,教師就容易瞭解學生,就能慢慢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樹立形象,關愛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老師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教師的習慣經常成為學生的模仿物件,所以教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如果要求學生做作業時畫直線要用直尺,教師在講課時卻徒手在黑板上畫直線;要求學生寫正確規範的字,自己卻在作業本上龍飛鳳舞;試問,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什麼時候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表現出良好的習慣,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得以更好地實現。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教師只有愛每一個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願意接受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們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就喜歡聽他的課,就喜歡聽他的話。所以,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蹲下身子和學生交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當發現孩子認真聽講、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我就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這樣好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