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稿範文五篇

  從登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我相信:只要有愛人間就會充滿愛的綠洲,而我們——新時代的女性正是這愛的傳播的使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教師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能有機會參加這次演講,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譜寫教育的旋律。

  我的演講想從一個故事開始:有一個女孩去應聘當老師,主考官問她:“你為什麼選擇老師這個職業?”她是這麼回答的:“其實從小我就心高氣傲,我立下志向,長大了要當一個偉人,可後來發現,我缺少偉人氣質,沒有大將風度和偉人應有的綜合素質;於是我又決定不做偉人,希望能做一名偉人的妻子,可是後來我發現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的支援,而這個女人將有可能犧牲她的才華和青春,永遠沒有自己獨立的舞臺;不行,我得有自己的追求,我得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後我決定了我的選擇,那就是做偉人的老師!”

  她的回答很高妙,特別是最後一句“做偉人的老師”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原來如此平凡的崗位可以孕育出這麼多不平凡的人生,這就是教師職業的偉大!我與女孩不同的是:我從小就立志當老師,從小就幻想在充滿愛的童心裡去品嚐桃李滿天下的幸福。而這種幸福,在我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體現的尤其豐富和細膩。

  從登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我認真鑽研教育教學理論,針對農村學生的特點,潛心研究學生的心理,認真備好、講好每一節課。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我總結出了自己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同時,我還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積極撰寫教學論文,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除了教學,我還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懂得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光在教學上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要做一個真正受家長歡迎、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不只要知識水平高、業務精,更重要的是把愛心融於教育中。為了學生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和發展,我經常是滿負荷、超負荷工作著,為了組織管理好班級我常常是早來晚走,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學生身上。為了瞭解學生的情況,暑假裡,我冒著炎炎烈日逐一走訪每名學生,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變化,對學生真正做到了學習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心靈上溝通。

  我們班劉××同學自幼失去母親,家庭貧困,我就自己掏錢給她買學習用具,像母親一樣加倍的關心她,愛護她,幫助她,使這個沒有母愛的孩子得到了母愛的溫暖。20××年,義務獻血。獻血的第二天,我沒有在家休息,而是堅持上了7節課,累的我頭暈目眩,可我堅持下來了,我真的捨不得耽誤學生一節課。可是,由於過度勞累,我失音了,面對自己心愛的學生就是說不出話來。儘管這樣,我還是沒有請一天假,白天在班上守著學生看書,他們有問題我就寫在黑板上,只有到了晚上才趕去輸液。學生們看到我這個樣子都心疼的哭了,他們說:“老師,您就休息幾天吧,我們能行的。你要是累垮了誰來關心我們啊。”

  十幾年的教學生涯給了我很多的感受,其中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一是把微笑送給每一位學生,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天給學生一個燦爛的微笑,會讓學生身心感到愉快,智慧得到發展。二是把真情送給學生。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去年,班上轉來一個男學生。他有個性,講義氣,但又特別愛衝動,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給班上造成嚴重後果。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他,而是耐心的開導他、教育他,使他有所收斂。可是後來他的缺點因為一些外界的影響還是暴露了,甚至發展到在班上為所欲為:說話、吃東西、吸菸、上課和老師頂嘴等等,所有學校禁止的他都要做。老師們束手無策。為了喚醒他的良知,我挖空心思,嘗試了很多辦法。我決心不放棄。我要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真誠來喚醒他,讓他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溫暖!我要讓他知道,我們的班集體還沒有放棄他,讓他知道自己也是這個集體的主人。於是我精心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我是集體的主人。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有對他說的,有對班集體說的。有幾個女同學甚至含著淚對他說:“小盧,你醒醒吧,回到我們這個集體中吧,你是我們的夥伴,是我們家庭的一員,我們大家都是愛你的。”此時的空氣彷彿已經凝滯,充溢在我們身邊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同學們的聲聲呼喚終於喚醒了他,此時的他情緒激動,並且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重新開始。同學們哭了,我也落淚了,我們用愛喚醒了迷途中的他,我成功了。

  有耕耘才有收穫,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正是因為我的付出,我的學生們在我的感染下都懂得了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給我“過生日”。20××年春節,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我收到了學生的37條簡訊。我心情異常激動,真正品嚐到了成功帶來的的喜悅。我深深懂得那一條條簡訊,是孩子們對我最誠摯的祝福;是我多年來用“愛”譜寫的教育的旋律;是愛遍灑每位學生心田的回報;是學生在愛的呵護下幸福、快樂、茁壯成長的結晶。我相信:只要有愛人間就會充滿愛的綠洲,而我們——新時代的女性正是這愛的傳播的使者。願我們的愛灑滿校園,灑滿孩子們的心田。

  謝謝大家!

  教師演講稿2

  朋友們 ,你們知道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業是什麼嗎?最美麗的事業是我們的幼教事業。幼教事業是花的事業,是果的事業,我願做一片綠葉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幼教——這美麗的事業。小時侯,我曾有過很多很多的夢,想當解放軍、想當音樂家、相當教師。再我心目中,我崇拜解放軍,那颯颯英姿,矯健而豪邁的氣魄多麼威武多麼神氣。我羨慕音樂家,音樂能喚起人們積極向上的情感,激發對美的追求與嚮往。我敬仰教師,因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給人以智慧與力量,引導人們走向知識的海洋。中學畢業時,我考取了幼兒師範學院,剛從有幼師畢業的我充滿幻想,滿懷激情的跨進了幼兒院,迎接我的是一雙雙發亮的眼睛。我微笑著走進孩子門的中間,帶著他們唱歌、跳舞、講故事,成了一個快樂的“孩子王”。我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注於這份美麗的事業,看著孩子門蹦蹦跳跳的活潑身影,聽著他們銀鈴般的笑聲。我完全望了自己,不知不覺的容入到那純真無暇的世界。在孩子們的中間我感到了愉悅感到了幸福,心中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希望,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然而,我畢竟太年輕、太幼稚了,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使我覺得自己選錯了專業,情緒開始低落,熱情開始消失。

  此時,恰逢教師節,我收到了孩子精心製作的賀卡,從這些精美的賀卡中,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天真的眼神,領會到了孩子們真心的期盼。我終於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那些年進花甲的老人,原本可以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可是,他們卻放棄了這些清閒的日子,繼續為幼教事業奔波、勞碌,他們的心是如此的年輕如此的富有激情 。想想自己這麼年輕就失去了對工作的激情。想到這裡,我擺脫了猶豫、找回了自信,重染了熱情。這兩年的時間裡,我深深的體會到當教師的快樂。其中有一件小事, 拉進了我和孩子的距離,使我覺得應該在這片純真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將我心中的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一天中午,我給孩子們梳完辮子,正準備走,恰巧頭上的皮筋斷開了,頭髮像瀑布一樣飄下來。我正準備拿起梳子梳理一下,一群孩子擁過來說:“張老師,你每天給我梳頭很辛苦的,今日讓我們給你梳吧!”我生怕孩子們把我的頭髮弄髒、弄亂,可是想想難得孩子們這麼有心又這麼親近我。於是,我就平心靜氣任由他們擺佈我的頭髮。孩子們竟然邊給我梳頭邊說:“張老師,我給你梳高辮子”。另一些孩子說:“張老師,我給你梳低辮子”。孩子們叫著笑著一雙雙小手再我頭上撫摸著,這是在給我梳辮子嗎?“不!”這是孩子的心已經和我的心聯合在一起了,當時的我感到多麼的幸福、多麼的歡樂。我完全沉浸在孩子們的歡樂、幸福之中。一個孩子悄悄的對著我的耳朵說:“張老師,你真好下次我還給你梳頭。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心能不熱呼呼的嗎?此時此刻,我深深的體驗到當教師的快樂。這兩年的時間,是我從事美麗事業的開始,是我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初一步,我越來越感到幼教事業是非常美麗的,而這美麗,是我和孩子們在心靈交融中體驗到的。花的事業是美麗的,果的事業也是美麗的,假如,沒有綠葉的襯托。還會這麼美麗嗎?我願做一片綠葉,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最美麗的花朵——孩子們。

  教師演講稿3

  沒有愛就沒有正確的教育。只有愛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靈獻給孩子;只有愛孩子,才能理解他們、體諒他們,把他們的歡樂與苦惱裝在自己心中;只有愛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愛的獲得是幼兒健康發展的要素,是幼兒精神需要中最珍貴的部分。幼兒如果沒有食物、陽光、空氣等物質需要的滿足,就無法生存;而如果沒有愛的滿足,就難以健康地成長。因為愛能使幼兒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能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地發展。

  一、愛是滋潤孩子心靈的甘露師生關係不同於親子關係,沒有天然的血緣聯絡。老師只有付出自己真誠的愛,才能與孩子心靈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興興、面帶笑容地接待每一個孩子,熱情主動地與家長和孩子們打招呼。有的家長說:“周老師,從來沒見你有發愁的事。”有的家長說:“做你這工作可真不容易,誰能沒有個發愁生氣的事?我們在單位裡不高興時可以少說話、不說話,可你天天都得樂呵呵的。”真的,我一上起班來,就把其他事都忘了。平時我都用溫和、親切的語氣對孩子們說話,即使孩子們做錯了事,也不大聲責備、訓斥,更不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因為那樣只能使孩子害怕或產生對抗情緒,不能使孩子明理,我總是給他們講清道理,所以有的孩子給家長提意見:“你幹嗎那麼凶,我們老師有事都是好好講的。”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得到成人的愛撫。愛撫會使他們感到溫暖,產生幸福感,所以我帶小班時,平時採用各種巧妙的辦法親近他們、撫摸他們。如玩“開火車”的遊戲時,我通過數數有幾節車廂***摸摸每個孩子的頭***,檢查車廂有沒有毛病***輕拍每個孩子的肩膀***,擰緊螺絲***用手指在每個孩子的耳朵眼轉轉***等方法接近他們、撫摸他們,孩子們邊玩邊甜甜地笑著。我還通過“騎大馬”的遊戲,請他們輪流騎在我的腿上,一邊顛,一邊與他們進行簡短的對話,這樣,孩子們很快就跟老師建立了感情。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觀察孩子們的需要,碰到孩子有難處就及時給予幫助,儘量像慈母一樣地關心他們。冬天孩子的小手凍得通紅,我會趕緊用雙手給他們焐;看到孩子無精打采的時候,我會趕緊走過去問他是不是不舒服。有個孩子叫喜喜,中午午睡時經常會尿褲子,而且這件事還使他感到很緊張,午睡也就睡不好,我就跟他說:“如果要小便,自己只管爬起來去上廁所,老師不會說你的,你只管睡,老師會提醒你的。”平時我值班時,就會注意觀察他的表情,發現他一直翻來覆去地不睡,或是臉憋得通紅,就趕緊叫他起來小便,有時他睡著了,我就會在一定的時間叫他起來小便,即使有時弄在身上,我也從不怪他,而是幫他洗乾淨身體,找來褲子給他換上。他的外婆專程趕到幼兒園,握著我的手說:“你們老師真好,孩子交給你們我很放心。”

  二、愛是灑向孩子心房的陽光老師對孩子的愛,不同於父母對子女的愛。老師的愛是深沉的、真摯的、理智的、面向全體幼兒的愛。因為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老師對他們都負有同樣的責任和義務。儘管孩子們的相貌、個性、家庭環境各不相同,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的缺點。作為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既發揚每個孩子的優點,又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一般來說,長得漂亮的、聰明的、聽話的、打扮得俏麗的、整齊的孩子常常招人喜愛,但他們也容易因此形成驕傲自大等不良性格。而缺點較多的孩子,當他不受人喜愛、不被尊重時,他們那原本脆弱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因而變得膽怯、孤僻或者變得粗暴、反抗性強。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關鍵是老師是否能細心地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凡響”之處,是否重視挖掘孩子潛在的優勢。夢夢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戴著一副眼鏡,因為眼睛斜視和弱視,需要矯正。她在集體活動時不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發言,在小朋友中沒有威信,但她愛清潔,衣服總是穿得那麼幹淨、整齊,畫畫也很認真,特別是顏色塗得很勻。就因為我經常表揚她的優點,使她在小朋友中間有了威信,與小朋友的關係得到了改善,各位願意和她玩了,她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方面都隨之有了進步,現在都能大膽地為小朋友講故事了。

  有個幼兒叫元元,他是中班插班進來的,比較調皮和散漫,注意力很不集中,不是在下面講話,就是做小動作,再加上父母離異,一般都是奶奶接送的,對孩子的關心比較少,生活上也照顧得不夠細緻。但是,我發現他愛勞動,經常主動地幫老師收拾玩具,擦桌子,做事比較認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讓小朋友想辦法使掉在電風扇上的紙飛機飛下來,好多小朋友都說用工具把飛機弄下來,只有元元說開電風扇的開關,讓電風扇轉起來,它就飛下來了,這件事使我覺得他很聰明。我從未因為他的調皮而忽視過他,課堂上,我會經常請他回答問題,給予他及時地表揚,每天的學習內容我都幫他寫在本子上,便於家長輔導。現在他能較好地遵守班級紀律,小朋友之間也不再象以前一樣打打鬧鬧了。我在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愛是滋潤孩子心靈的甘露,是灑向孩子心房的陽光。教師應該用愛來撥動孩子的心絃,把愛無私地傾注給每一個孩子。

  教師演講稿4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燭光裡的微笑》,當我作為一名教師再重溫這部影片時,才更深地認識了王老師,真實地感受到王老師身上的偉大精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動。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

  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各位都放學了,王老師為了解學生的情況,一做完工作就去學生家裡家訪。王老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必須要在家裡休息兩個月,但王老師為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有一天,一個學生的父母因非法盜賣黃碟被公安機關抓了,王老師把那個學生帶到自己家裡,像母親般關懷,使那個學生

  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後來她終於由於過度勞累而悄然無聲的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裡,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對比王老師,我陷入了沉思:當我們面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有她那樣的耐心?當學生面臨困難時,我們會不會像她那樣無私奉獻?對比王老師,我們是否真正熱愛自己的崗位?我們能不能做到忠於職守而盡職盡責?我們能不能像她那樣把愛心撒向人間,像清泉一樣去滋潤人的心田?

  王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現在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愛著自己的講壇和學生。在她眼裡,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只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老師的所最應具有的精神啊!感動之餘,我深深認識到,學習王教師,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把我們的關愛、敬業、責任無私地撒向我們的孩子,用最實在的行動來完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我們要以王老師為榜樣,重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學生,願意奉獻一切;把對事業、對學生的真愛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人,做一名稱職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看過影片,我們感受到王老師那對學生滿腔的愛與高度的責任感。我認為正是這兩點令她全心地為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雖然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媽媽”;儘管她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學老師,但她卻以其高度負責、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無疑是幸福的、滿足的。

  同樣身為人師,透過王老師形象令我們不禁反思我們自身的工作:對待學生是否能再多點愛;對後進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對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教師演講稿5

  《愛的教育》是一部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它的每一章,每一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愛是人類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進行教育的基礎。在幼兒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因而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石。這是我讀了《愛的教育》中女教師一節後的感受。書中提到了幾位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女教師及師生們親密無間的故事,幾位女教師,有的文靜慈祥,有的歡快活潑,但學生們都真誠地接受老師們的教誨,因為老師真心地喜歡和關心他們,用心靈呵護著他們的成長。讀後掩卷長思,感人至深。這使我不由聯想到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他認為,只有進行以愛為基礎的教育,培養情感,才會使兒童在充滿愛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認為教師的主要職責,並不只在於向幼兒傳遞知識,而更在於對幼兒的整個精神世界施加影響,而影響幼兒精神世界的關鍵之一就是對幼兒的愛,通過給予幼兒真誠的關愛,促使幼兒學會如何接受愛以及如何施愛予人,並在與幼兒進行心靈與情感的接觸過程中向幼兒傳播知識,以達到教育之目的。我之所以這樣想,原因在於:首先,愛的教育是幼兒普遍的一種心理需要,是進行教育的基礎。愛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要和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人在群體環境中,通常既有別人愛自己的需求,又有愛別人的願望。孩子在入園後,教師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們很自然地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期望與“愛的需求”轉移到自己的老師身上,渴望老師也象父母那樣關心照料他們,體貼愛護他們。由於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和教師一起度過的,他們學習得好壞,生活得是否有趣,成長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師有極大的關係。因此,他們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在學校裡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讚許和肯定,即使是關注的一瞥、信任的點頭,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種“愛”,都會使他們感到是一種安慰和鼓勵。希望得到教師的愛甚至可以成為幼兒一切思想和行為的中心動機。他們常常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每天都希望從教師那裡得到美好的東西。實踐經驗表明,幼兒在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以後,常常會在學習、生活中產生更大的幹勁。當他們遇到痛苦和挫折時,教師的同情和開導能使他們得到更大的安慰;當他們犯了錯誤以後,教師公正的評判和真誠的幫助能使他們感到獲得了最大的諒解,從而鼓起前進的勇氣。所以,當教師給幼兒以愛,當教師以自己熱誠的感情去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時,則會收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其次,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力量,幼兒是接受教育者。有了愛心,教育方法就顯得處處靈驗。如果師生之間信任、愛和心靈的溝通,那麼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教育也難以達到期望的結果,因為孩子有可能拒絕接受你的教育,教育的困難與失敗往往就在這裡,但教育成功的祕訣也常常是在這裡。愛是聯結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靈的紐帶,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基礎,只能用愛去交換愛,用信任去交換信任。當教師以一顆赤子之心,營造出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並以師愛的力量去教育他的學生時,必然縮短他們和學生之間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因此,教師應把個人的真情實感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和努力創造教育教學的方法和藝術,以無私的愛心不斷與幼兒進行心靈與情感的接觸。如果 教師的真情實感總是遊離於教學過程之外,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誠的關愛,師生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靈的相通與交融,就不可能培養出幼兒和諧的個性。書中幾位女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都生動地體現了愛的教育的精髓,她們以平等、信任對待孩子們,在一些細微之處對孩子施以愛心。對我們而言,這些都不失為值得借鑑的好方法。愛的教育要求教師應該做到關心瞭解幼兒、嚴格要求幼兒和尊重信任幼兒。實際上,做到這些,便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瞭解幼兒的思想表現、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學習情況、身體狀況、家庭環境等,才能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找到合適的教育途徑和方法,挖掘每個幼兒的潛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關注每一個人,關懷每個幼兒,並以關切而又謹慎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的優缺點——這是教育過程的根本之根本。教師不論是對平時表現好的幼兒還是表現差的幼兒,都應嚴格要求。對待難教的幼兒,需要教師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艱辛的勞動,以促使其逐漸轉變。對待平時表現好、學習成績優異的幼兒,教師也應該一絲不苟,嚴格要求。尊重幼兒就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幼兒的個性,並要信任幼兒。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輕蔑和敵視之上的,也沒有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懲罰與制裁來實現。《愛的教育》有則感人的小故事。可萊諦在課上睡了半個小時覺,先生講完課才“輕輕地從臉上吹醒了他”。“可萊諦見先生立在前面,驚恐地要退縮。先生兩手托住了他的頭,吻著他的頭髮說:‘我不責備你。因為你的睡去,不是由於怠惰,乃是由於疲勞了的緣故。’”原來可萊諦幫助貧困的家人早晨運柴從五點運到了七點,先生從學生口中得知這個原因後並沒有責備他,多麼感人的吻啊!要公平對待幼兒。教師對待幼兒,要是非分明,辦事公正,表揚不過分,批評不偏激,實事求是,決不可感情用事。教師要力求做到使每一個幼兒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師的公平評價,使他們輕鬆愉快地生活在集體之中。總之,所謂愛的教育,應當是帶著滿腔的愛去教學生,以及教會學生學會去愛,而且後者尤為重要。因為沒有充滿愛的教育,就不會有心中充滿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