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_文明禮儀手抄報資料
文明禮儀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素養,也是人與人交往之間不能少的一種東西。製作文明禮儀手抄報可以提高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希望大家喜歡。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的圖片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圖一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圖二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圖三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圖四
文明有禮相伴成長主題手抄報圖五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資料1
一、文明禮儀的小故事3則
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亞期間,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霍克一時衝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列寧讓路
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自己退回去。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二、課堂禮儀
1.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後向老師問好,老師迴應後再坐下。起坐做到桌椅無聲響。
2.上課時,如有特殊情況晚到班級,應於教室後門口站定,經老師示意進入後方可回座位。
3.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4.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 積極思考問題並舉手發言。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5.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要通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言者以鼓勵。
6.課堂小組活動時,要有全域性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作,積極與夥伴溝通,完成份內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夥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7.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8.下課時,應做好下節課課前準備後***文具盒置於課桌正中,課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文明禮儀名人名言
1、仁之發處自是愛。——朱熹
2、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3、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物質,就是禮節。——拿破崙·希爾
4、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鄒韜奮
5、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6、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7、德必報,怨不仇。——趙謙
8、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9、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10、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資料2
文明的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問好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場所,遇見相識的人應該主動打招呼,問候致意。可以說“您早”、“您好”“晚上好”。別人向你打招呼以後,也要應答向他致意,否則被認為不禮貌。有時也可面帶微笑,注視對方並點頭致意,這也是一種向人問候的好方法。遇到比較熟悉的朋友,除了問候致意外,還可以問問對方家人的情況,並請他代為問候。
對外國朋友,要按他們國家的習慣用語打招呼,如與英美等國家朋友初次見面時,可用“How do you do”,熟人可用“How are you”。有時直接用“Hi”來打招呼。根據中國的風俗民情,見面打招呼常用:“吃過飯嗎?”“上哪兒去?”但用這種方式向西方國家朋友打招呼會引起誤會,他們會以為你要請他去吃飯,或干涉他的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