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精選_培訓心得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物理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吧。

  物理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精選篇1

  8月9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濰坊教科院劉守良主任的“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的報告,受益匪淺,收穫甚多。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推進課程改革,課堂是關鍵和核心。以前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安靜,學生聽講聚精會神,每堂課有著固定的模式:複習舊知,匯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小結。而現在我們通過“345優質高效課堂”,把課堂分為課前、課內、課後三步;課內探究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基本環節來完成。課堂上改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起到組織、示範、引導作用,且上課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據新知探索課、習題訓練課、檢測點評課、知識梳理課、實驗探究課五個不同課型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採取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激發靈感思維,把課堂變成學生的舞臺,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通過聽取報告,我個人對“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研究認識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三講三不講”。“三講三不講”是對“滿堂灌”的終結,是實施探究性學習的起點,使課堂教學變“一人講”為“大家談”,變“一人做”為“大家探”。劉守良主任在報告中提出的三類必須講的問題:一是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班內交流後,全班同學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生成的新問題;三是老師明白這是學習中的重點問題但學生始終沒有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

  “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過彼此進行交談、傾聽,在分享想法的過程中,其他的學生往往會產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在經歷過程中體驗到了合作的價值,並發現到了自己的價值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2.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這是“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順序的總要求。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然後根據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是以學定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了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一種途徑。

  3.三佈置三不佈置。三不佈置:不佈置重複性的作業,不佈置懲罰性的作業,不佈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三佈置:佈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佈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佈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

  4.刪除無效教學環節。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過程中,有效教學雖然愈來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的”低效“、”無效“的現象和環節。只有發現無效,刪除無效,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

  通過培訓,我明確了”345優質高效課堂“的理念,學到了方法,也切身體會到了”345優質高效課堂“研究的必要性,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不斷體會、不斷反思、不斷感悟,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自主、互助、優質、高效“的旋律。

  物理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精選篇2

  曾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腦海中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物理這門學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老師在傳播著什麼?如何傳播?說實話學了很多年的物理,從來沒有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後來在物理的課程標準上我找到了答案。

  物理科學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乃至人類社會的物質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科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

  什麼是義務教育?我想狹隘的講就是讓學生掌握以後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   學生今後的人生中能夠專業的從事物理的人不多,但學習物理對於讓學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規律,也算是掌握了一個基本的生活技能吧!

  初中生的年齡是很難理解懂什麼是物理的,這種理解必須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薰陶產生的,學習物理的關鍵還是要到實踐中去。

  這也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重視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標體現了更關注社會,更帖近學生的生活。

  根據不同的學情,採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前言部分對整個初中物理教育起到一個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提高了物理教師對把握物理學科教學方向的能力。

  物理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精選篇3

  在教研室舉辦的20xx年8月基礎教育教材培訓學習,使我得到了向專家和各學校學習交流的機會,慢慢體會到新教材編寫過程中所蘊含的理念,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體會。具體如下:

  一、教材的編寫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因此我們物理的新教材就是凸顯了這樣的一個指導思想。引言部分就著重介紹了近三百年來每一次物理學的突破都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現就北師大版新教材的編寫分析如下:

  ***一***教材編寫意圖:以《綱要》為指導,落實《課標》

  1.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從好奇式興趣***有趣***→喜愛式興趣***樂趣***

  2.強調“做”科學的思想,重在學習方法的培養:學會多少知識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學會學習。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和運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資訊意識、研究意識、交流意識、應用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科學家建立的三大科學工作方法:

  觀察:瞭解現象,收集資料,發現問題;

  實驗:具有可控性、可重複性;

  理論:知道過去,預見未來

  3.立足於學生的發展:把物理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把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與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的結構體系:遵循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從巨集觀到微觀,從簡單到複雜的思路,安排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實踐活動及教學內容的彈性。如做一做,閱讀材料,科學窗,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實踐活動,實驗探究,作業,想想議議等欄目

  二、新課程標準符合時代的要求,與以前的中學物理大綱相比,更加完善,更加細化,更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精神。

  新的教學理念不是對原有的傳統教學全盤否定,而是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同時養成學會學習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偏重書本知識,而是注重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絡起來,使學生了解:知識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從而啟用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再只是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應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新的課程標準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1.體現物理學的思想、方法,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密切聯絡生活、社會,突出觀察、實驗→思維方法→實際應用

  ***1***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顯性的,如“問題與思考”;隱性的,如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等

  ***2***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得出結論

  ***3***知識運用於實踐

  2.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科學探究

  學習方式有三種:接受式學習方式、討論式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方式。新課程倡導科學探究。探究學習的實質是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技能,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體驗探究的樂趣。本書設計有“小探究”、“大探究”。儘量在每節都有“小探究”***時間在十分鐘以內***,每章至少有一節“大探究”***時間在25分鐘以上***,冠以“探究”字樣。“小探究”可以將教師的演示實驗變成學生的隨堂實驗;“大探究”的七大要素可以逐步完善

  3.適當增加新題材、新科技成果及有關圖片***含照片***反映時代感,同時增加聯絡生活、技術、社會的實際內容,以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如八年級第一章“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第二章“新材料及其應用”等

  4.適當增加了一些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訪問、小製作、小實驗等,作業中也安排了上網查資料,鼓勵學生選做和相互交流;適當增大彈性,設立了“科學窗”、“閱讀材料”等欄目。“科學窗”要求大家都學,“閱讀材料”是由學生根據興趣選學的。

  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標準

  1、組織有效地課堂教學。有效***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能充分體現教學實質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真正關注人的發展。表現在,一是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三是對課堂中多向、多種型別資訊交流的產生與反饋能及時作出反應。

  2、知道如何使課堂教學要達到理想境界,以便更好的開展教學。

  ***1***課堂教學是由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的動態系統,因此,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取決於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活動的有效性

  ***2***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問題生成與解決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主要取決於問題的發現、生成與通過活動對問題解決的有效性

  ***3***從課程的角度看,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取決於對靜態課程的研發程度及將靜態課程轉化為動態課程過程的有效性,取決於教師、學生對課程的領悟程度

  3、創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活動

  ***1***課前的教學準備活動

  ①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如預習、閱讀、討論、實驗等***獨立學習方式,走進文字、走進生活,作好學疑筆記和練習,總結收穫,發現問題,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②教師認真研修課程標準、研讀教材,研究學生,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及自身的優勢、學校的教學環境與條件進行教學設計。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選擇組織教學內容、開發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策劃可操作的教學流程;關注學生的課前準備活動,檢查學生獨立學習的效果並做出評價,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地指導

  ***2***課中的教學實施活動

  ①學生通過同伴互動、合作交流、展示獨立學習成果、探究新生成的問題,達到問題解決;在經歷真實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情感的體驗,能力及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

  ②教師為學生構建一個互動的平臺;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真實地研修活動;指導學生提煉問題、解決問題;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基本語言的掌握情況

  ***3***課後的教學評價活動

  ①學生對獲得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進行反思、探究、拓展、訓練,提升對問題的認識;運用獲取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處理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新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學會學習

  ②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並做出評價,通過對效果的分析,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行為進行反思,提出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改進意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間斷地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實現“學會”向“會學”的轉變

  4、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判斷

  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行動、生成方面的表現的觀察,通過對學生所獲得的在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思想、方法等方面具體目標達成的程度的評價來判斷的

  ②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髮展與進步的教學,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實性、科學性,體現了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性,是學生髮展的真實過程,是體現課程價值的過程,是展示教師教育智慧的過程

  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是教化,教學是“診斷”,教學是探究,教學是發問,教學是求異,教學是交往***

  2、樹立新的教學觀

  ①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傳遞和執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的過程;②教學不只是教師教,學生學,更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③教學不只是注重結論,更要注重過程;④教學不只是關注學科,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個成長的生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3、樹立“三個意識”

  ①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意識;②整合意識;③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4、處理好“五個關係”

  ①借鑑與創新的關係;②繼承與發展的關係;③理想與實現的關係;④改革與常規的關係;⑤學習、研究與實踐的關係

  5、制定一個有效的教學目標。這個目標是明確、清晰、具體、可測量、可完成的。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6、開發、利用、重組教學資源,不照本宣科。

  ①研究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的價值、理念、目標、內容、實施、評價。

  ②研究教材,合理利用和處理教材。

  7、加強科學探究,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

  ①關注問題情景的創設 ②關注活動情景的創設

  8、合理使用包括資訊科技在內的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①充分認識教學方法、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地位及橋樑作用

  ②教學方法、手段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才能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③課件不能代替科學探究活動,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