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府的一封信格式

  寫信很簡單,其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下面小編整理了致政府的一封信範文,供您參閱!

  致政府的一封信範文一

  尊敬的市政府領導:

  我是南頭中學高三年級的一名學生,關於農民工子女的生存發展問題,我想發表幾點意見。

  回首20XX年,“留守兒童”這個詞漸漸被人們所熟悉。鏡頭前那一個個或在餵豬或在擔柴的孤獨的小人兒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幾間破敗的房子便是他們的教室;幾塊凹凸不平的石板就是他們的課桌;幾頁紙片訂起來的小書就是他們的課本。回到家,面對的是冰冷的灶臺以及無邊的寂寞,打柴、生火、煮飯全由自己來承擔。在這段心靈與身體迅速生長成熟的時期,他們沒有母親的溫聲細語,沒有父親的諄諄教導,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這些留守兒童只的守著一座偌大的空空的房子,經受思念與孤獨的雙重摺磨。

  深圳是一個為數百萬農民工提供謀生崗位的城市,優美的環境,開放的政策使幾百萬農民工在深圳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臺,他們甚至親切的稱深圳為“第二故鄉”。為了讓農民工更安心地在深圳工作,我懇請深圳市政府妥善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建立高質量的民工子女學校。在寶安、龍崗等工廠集中的地方建立一些配套設施齊全、師資力量強的學校。由政府或企業給予資助,減免部分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的學費,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髮放獎學金。

  將“留守兒童”接回父母身邊,對家有“留守兒童”的農民工發放住房補助,使他們一家可以住在一間比較寬敞的屋子裡。

  若某些農民工家中有特殊情況不便接家鄉的“留守兒童”來深圳,工廠應對這部分農民工安排額外的休息時間,使他們可以多幾回幾次家,與孩子多多團聚。

  發動深圳的工廠、企業等各行業為“留守兒童”極其家庭捐款,集大家的力量來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

  開展校際間“心連心”活動,深圳的中小學與農村的中小學結成互助的對子,深圳的學校每年派老師去支援農村學校的教學工作,農村學校的學生也可以來深圳體驗式學習。

  只有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農民工們才能真正安心愉悅的在深圳工作,才能創造和諧的深圳。

  請市政府的領導關注“留守兒童”,關注農民工,給市民、農民工們一個穩固的後方。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致政府的一封信範文二

  敬愛的:

  您好!如果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時間讀我這封信,我將不勝感激。

  敬愛的,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雖然學業繁重,我仍堅持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近些年來,新聞報刊上關於留守兒童的資訊越來越多,他們貧困的生活狀況和惡劣的學習環境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對您說我對留守兒童問題的看法及建議。

  小時候讀過《在山的那邊》這首詩:山的那邊是什麼?媽媽說,山的那邊,是海。這兩句詩久久地在我的腦海中迴盪,因為我就住在山的那邊,那個可以眺望到深圳灣的繁華的城市裡。但是,我卻從來沒問過,山的另一邊又是什麼呢?直到有一天,我在《真實故事》裡看見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他身高與我八歲的妹妹相差無幾,穿著滿是泥土和補丁的衣服,迷惘的眼神看著鏡頭,電視螢幕顯示著四個大字——留守兒童。這時,我恍然大悟,山的另一邊,繁華的背後,是貧瘠的農村,那裡有一群孤獨、無助、可憐的留守兒童。

  毫無疑問,億萬農民工是中國經濟建設的大軍,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縱橫交錯的瀝青路,整齊美觀的綠化帶,無一不是農民工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城市是農民工建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可稱作城市主人,但這些“城市主人”的孩子,卻被迫留守在農村,日常生活無人照理,學習成績無人過問,有些孩子甚至還要幫忙照顧爺爺奶奶,作些重活維持生活,這還不足以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嗎?

  儘管我只是一名高中生,但我卻知道教育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認了字,孩子們就可以讀書看報,有了知識,他們就可以走出大山,為社會建設做更大的貢獻,擺脫貧困。然而,這些留守兒童們一方面生活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他們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享受不到應有的父愛與母愛,心靈漸漸冷淡,對待生活也缺乏青少年應有的樂觀向上的態度,倘若情況得不到解決,這些孩子長大,會成為一批文化素質低下,性格孤僻的冷漠的群體,這多令人擔憂啊!

  所以,我想就留守兒童問題提出一點建議。我懇請政府完善《勞動法》,保障農民工的休息休假權,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與孩子團聚;與此同時完善農村的教育體系,使更多的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我懇請政府創造條件降低外來勞務工子女的教育費用,讓農民工子女有機會在城市接受教育。

  以上是我個人膚淺的見解,我希望這封信能引起您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我祝願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更加和諧。

  祝

  工作順利!

  XXX

  20XX年XX月XX日

  致政府的一封信範文三

  尊敬的各級政府領導:

  您們好!

  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和提高。祖國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隨著改革的深入,關、停、並、轉像潮水般衝擊著各個部門和行業。過去的人負於事,人員庸腫現象得到了有效地治理。各條戰線的有識之士,響應政府的號召,為了給企業解困、減負,奮勇地、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辛勤勞動和建設的崗位和企業。他***她***們為了企業的建設和發展,獻出了美麗而寶貴青春。而今他***她***們大多數都年過五旬,步入天命之年。可是他***她***們的身體、知識、和體力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已經過上了十分艱辛的生活,但是任然肩負著繳納醫保、養保。***500多元/月***有的已放棄繳納,這意味老來無依呀。可是,那些沒有離開崗位的人員與他***她***待遇卻出現很大的差異,政策向在崗人員傾斜。為什麼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的人,得不到同等待遇呀,這是很不合理的。

  譬如:在職人員未到退休年齡,只要30年工齡可以退休,而下崗人員在其它的工作崗位同樣在為祖國的建設作貢獻,為什麼不能享受呢?

  近郊農民農轉非,能獲得賠償數萬十元,而他***她***為企業奮鬥了幾十年,貢獻了青春,卻只獲得補償數千元或一兩萬元啊。這是極不公平而不合理的啊

  希望我們的政府官員勇敢的面對和解決吧,伸出您們的手,關心他***她***們吧。

  XXX

  20XX年XX月XX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