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公司商標異議

  現在的商標異議越來越多了,東莞的一家公司就陷入了商標異議中,商標的異議要進行什麼程式呢?小編把整理好的公司的商標異議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假冒商標特點

  假冒商標成為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嚴重問題。假冒商標產品一度遍佈市場,冒牌貨幾乎無處不在,嚴重干擾了企業創優質、保品牌,樹立商標名譽的正當競爭。踐踏馳名商標,侵犯商標註冊人的正當利益,欺騙消費者,妨害消費者對商品的正常使用,有些甚至威脅到了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對外貿易中,由於名牌聲譽被破壞,有些已失去市場,還帶來了國際糾紛,影響了我國的國際聲譽。

  商標異議程式

  商標異議制度,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法定期限內對商標註冊申請人經商標局初步審定並刊登公告的商標提出不同意見,請求商標局撤銷對該商標的初步審定,由商標局依法進行裁定的制度。

  商標異議程式是商標局依申請而履行的行政行為。異議申請人向商標局提出商標異議主張並提交相應證據材料,被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向商標局答辯,商標局對雙方證據材料進行稽核,並裁定異議主張是否成立。商標異議程式以雙方當事人的抗辯為主導,審查人員應依照法定程式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全面、客觀地稽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的強弱進行判斷。

  無論一般的民事訴訟程式還是商標異議程式,雙方當事人都要對自己的主張進行舉證,提交大量的證據材料證明自己主張。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將影響審查人員的自由心證,證據材料的證明力將對裁定結果有決定性影響。實踐中,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不僅有原件,還有影印件。影印件在商標異議程式中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怎樣的效力,與一般民事訴訟程式中的影印件是否具有同等效力等問題成為爭論的焦點,也是商標異議審查實踐中經常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問題。

  商標異議的期限限制

  異議期限實際就是公示的期限,期滿無異議的,公示內容即生效。所以要特別注意時限問題。

  1、異議期:初審公告之日起至註冊公告的前一天

  各種異議遞交方式的時效確認標準如下:

  直接視窗遞交的——以遞交日為商標局收到日;

  物流快遞公司寄送——以商標局實際收到日;

  郵局寄送***掛號信、EMS郵政速遞***——寄出的郵戳日***非交郵日***視為商標局收到日。

  2、補充異議證據的時限:提出補充證據宣告的在提交異議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

  3、異議補正:收到補正通知之日起30日內。

  4、異議答辯:收到答辯通知之日起30日內。

  5、變更代理人申請,合併異議審理申請,請求加快審理申請:在異議裁定之前都可以提交。

  6、異議複審:收到異議裁定書之日起15日內。

  商標異議申請書內容

  第一部分:被異議商標和被異議人的內容。包括被異議商標、類別、初步審定號、初步審定公告日期和刊登該被異議商標的《商標公告》期號***要填寫總期號***;被異議人名稱、地址和***,如被異議人委託商標代理組織代理被異議商標申請事宜,還應當載名商標代理組織名稱。

  第二部分:異議人的有關資訊。包括異議人的名稱、地址和***,聯絡人、電話***和傳真***;如果異議人委託商標代理組織辦理異議申請事宜,還應當載明商標代理組織名稱。

  第三部分:異議請求和事實依據。異議申請書中這部分內容可能比較多,在異議申請書的首頁加上這部分,主要是提示異議申請人在提出異議時應該填寫的內容。

  第四部分:異議人簽字,異議人如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加蓋異議人的章戳;異議人如果委託商標代理組織辦理異議申請事宜,還應加蓋該代理組織章戳。

  第五部分:商標異議費***異議書中不顯示***。

  假冒商標如何預防

  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遏制商標侵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它涉及到多部門、多層面、多環節,可以說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繼續加大商標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逐漸增強公民的商標品牌觀念,為預防假冒商標犯罪的發生提供思想上的基礎。

  2、工商、質檢、公安執法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協調機制,形成整治合力。在“打假”活動中既要查處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也要堅決查處假冒商標的行為。

  3、強化對印刷業、廣告業、標牌行業,特別是這些行業中的個體、承包企業的動態管理,徹底從源頭上堵截、打擊、取締非法印刷、偽造註冊商標和商標標識的活動。

  4、註冊商標所有人,特別馳名商標所有人要加強註冊商標的自我保護意識。通常可採取以下保護措施:

  注意使自己的註冊商標能夠覆蓋同類商品,儘可能避免近似商標被他人註冊,國內註冊商標在國外被他人註冊;

  在增設分廠、聯營廠或建立合資企業時,允許使用或轉讓商標專用權,或以商標專用權折抵出資額時,手續要齊全、合法,允許他人使用的範圍要做到適度控制;

  在發現自己的註冊商標被假冒時,既可以自行收集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被予以賠償,但也要及時向公安部門控告,使用《刑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