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訓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對於審計就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專案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以下是關於,歡迎閱讀參考。

  【1】

  一週的實訓時間已經結束,通過這一週的審計學實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對審計大作業的總結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實訓的意義。

  我們都清楚審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我們只依賴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利用我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去實踐。

  通過實訓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可以自己多查閱相關資料或向同學請教,以解決問題。

  從而,以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也為以後的工作做了鋪墊,同時豐富了個人的閱歷。

  作為一名學生,我想學習的目的不在於通過考試,而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工作技能,換句話說,在學校學習是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通過學習保證能夠完成將來的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

  通過實訓瞭解到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得到的效果也相應的更好。

  二、實訓的要求和任務。

  我們這次的審計任務有五個實驗,通過這五個實驗,我們要掌握審計方法的應用,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的分析,審計報告等等。

  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這五個實驗。

  由於一個暑假沒有看審計了,有些知識忘記了,通過複習,翻閱書本和向同學請教,總算完成了以上的任務。

  三、實訓的心得體會。

  1、自主學習。

  實訓期間不像我們平時的上課,在這期間老師不像之前那樣每一節課都和我們一起,給我們講課,監督我們的學習……而如今幾乎是靠我們自己去把握,我們必須自覺地去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要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而不是抄同學的實驗結果。

  遇到問題時,只要找到老師,她是會幫助我們解決的,從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會一些東西。

  2、積極的態度。

  在實訓期間的確是有點枯燥無味,因為每天面對的都是同一門課程,一堆資料……這就更需要我們有那份由始至終的積極態度,保持學習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

  我們需要積極的態度,把每一個實驗做好,把結果做到最好。

  3、團隊精神。

  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其實也需要我們發揮團隊精神,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因為有時候只有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彼此的意見,這樣才能達到實驗的最精確的結果。

  然而別人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們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同學,因為從中我們也是收益的,我們也會收穫不少東西。

  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周特別深有體會,原以為學到了一些書本知識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地把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

  其實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只是理論知識,我們只有通過實訓,使我們的理論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以後的會計工作接軌。

  我們要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從而真正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存在的不足。

  1、基礎知識不夠牢固。

  審計學這門課是在基礎會計,

  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學科的基礎上開設的。

  由於在過去的日子裡,有些基礎知識還是不夠牢固的,因此給現在的審計學這門課程帶來有些不便。

  但是,亡羊補牢,為期不晚。

  通過這次的實訓,我發現了不足之處,給予及時的複習鞏固,總算基本完成了這次的審計實訓。

  2、粗心大意。

  在這次的審計實訓中我又犯了老-毛病,那就是粗心。

  在實驗四的案例八那題,要求重新編制利潤表,我在編制的過程中,有好幾個數字算錯了,導致計算結果出現錯誤,經過幾次檢查和向同學請教,才發現是由於自己粗心把數字算錯了。

  可見,只有認真細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都要始終帶著認真細心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否則將會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時對企業本身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此在我們的平時學習中就要養成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總之,通過這次審計實訓使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收穫了不少,我將會更努力地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切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

  審計實訓結束了,作為一名會計類學生,參加這次審計實訓收穫很多,體會很深。

  通過審計實訓,不僅能讓我們熟悉審計實務的流程,而且能夠加深對審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除此之外,在實習的過程中,通過具體業務的操作,能夠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同學之間團結互助和討論學習的精神。

  審計作為一門應用型很強的學科,其在實際的工作中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提高經濟效益離不開審計,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審計工作的地位顯得更為重要。

  實訓課程按照教學安排依次進行,從編制審計計劃、實施審計到審計完成,以小組的形式分工,通過相互的協商完成各自的審計任務。

  在這次的實訓中,團隊合作精神是留給我很深刻的影響,面對對一個企業的審計工作,任務是很繁重的,明確、有序的分工和團隊的合作使我們每一個成員都在輕鬆的過程中完成了任務。

  考研在即,平時的課程也較多,面對第一次接觸審計實務,我們的工作從一開始充滿好奇和新鮮感,心想能很快的完成課程任務,但很快就感覺枯燥無味,進度非常慢,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衝擊。

  面對龐雜的資料從一開始的毫無頭緒到有了思緒,陷入到具體的實務操作中,最後完成審計實訓任務,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心理、生理上的雙重挑戰。

  通過審計基礎模擬實訓,讓我學到了如何運用審計的方法,通過實驗,掌握審閱法、調解法、審計抽樣方法的應用,學習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掌握了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應用;通過具體的綜合案例分析,提高了我對審計綜合案例的審查分析能力;通過這次培訓,通過對實驗審計報告的填寫、審查,瞭解到了審計工作的複雜性和艱鉅性,也提高了我對編寫審計工作報告的能力。

  以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為實訓資料,採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進行系統操作實驗,包括接受被審計單位的委託,簽訂業務約定書,編制審計總體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運用檢查記錄或檔案、檢查有形資產、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式等主要審計程式,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最後對審計證據進行整理、分析、鑑別、彙總,形成恰當的審計意見,並出具審計報告。

  實訓結束了,自己也具備了一定的審計實際操作能力,但通過這次的學習我發現了自己對審計學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對具體的審計工作流程不是很清楚。

  在一些方面存在粗心大意、不認真的態度,很難找出存在的審計錯誤。

  學習會計方面的時間已經滿滿三年多了,細心認真是對這個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但自己仍存在這些問題,在以後的學習中要認認真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提高工作效率,養成好的習慣。

  審計實訓課程只是我們初次將所學到的審計方面的內容通過實驗系統的進行模擬,而審計學很強的實踐性只靠現在我們所學的理論只是是完全不夠,在這次實訓中我感受到不僅是對所學內容的運用,還要同其他很多方面的只是相結合,如在編寫審計報告的時候,要對一些資料進行相關的分析解釋,這些需要我通過其他課程、學科來彌補。

  【3】

  記得86年入學時,系主任張亦春教授給我們講的第一次課就是“銀行是門大學問”,而現在我對內部審計工作,也深深體會到其內涵的深刻和廣大,深深感覺到“內部審計也是一門大學問”。我99年初參加農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在四年多的內部審計實踐中,每年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和體會都有所不同,以下是本人這幾年從事內部審計工作不同階段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和了解,與各位內審同行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第一階段,就是剛參加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對業務操作熟悉,但對內部審計瞭解不多。和大多數內部審計同行一樣,在參加審計工作之前,都是從事在具體業務操作,對各種業務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十分熟悉,但對內部審計的基本技術方法瞭解不多。由於對內部審計缺乏較深入的理解,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往往是套用以前業務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這一階段雖然也能基本正常開展審計工作,也能審查出一些違規問題和風險隱患,但由於缺乏內部審計的知識與技能,即缺乏一個合格內部審計師的基本素質,在審計中往往以業務流程的符合性作為審計發現的主要依據,過分注重操作過程的細節,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經常會忽略了關鍵的風險控制環節和控制點,如對崗位職責的明確劃分和相互制約等基本的內部控制內容。

  第二階段,就是參加內部審計工作2到3年時間之後,從各種渠道對內部審計有了一些瞭解,包括參加了各種審計培訓、自學了一些有關內部審計的書刊,掌握了一些內部審計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能部分將審計理論和技能應用於實踐工作中,初步具有了對風險的認識和把握能力,能根據業務操作的經驗,對被審計事項的一些重要風險點進行歸納和總結,並作出判斷和評價。這一階段,個人的內部審計綜合素質提高了,但對具體業務操作則逐步開始有所生疏,因為業務品種及操作往往是不斷變化的,審計人員雖然也要經常學習業務知識,但畢竟時間、精力有限,不能對所有需要審計的業務都詳細瞭解各種具體的操作細節。這個階段對一些從業務操作崗位轉入新參加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是一個關鍵時期,由於脫離了實際業務工作,對業務操作流程特別是一些細節可能生疏,如何克服這個階段的困難,本人所在處室有位同事曾經說過:“審計人員有三類,一類是剛剛從業務崗位轉過來的審計人員,他們熟悉實際操作,能按操作流程來進行審計,雖然其審計發現可能只侷限在某一方面如操作流程、制度的遵守。第二類就是幾年前參加審計的人員,這些人在參加審計之前,有較豐富的業務操作經驗,但由於近幾年脫離了業務實際操作,對實際業務操作流程開始有所生疏,這一類人如果不開始注重審計職業能力的提高,就可能變成既不懂業務又不懂審計,最後將被淘汰。

  第三類人,就是參加審計工作多年,且對奶奶實際的原理和技能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雖然對具體業務可能不熟悉,但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按一定的審計程式,分析研究被審計物件的有關背景資料和進行現場檢查,分析評價其內部控制,發現控制的弱點,這類審計人員可以勝任大多數的審計專案的審計,包括不熟悉的業務的審計。”本人對這個理解十分認同,在脫離實際業務操作幾年後,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即原有的操作經驗可能會逐步淡忘,而審計工作的範圍卻在增加,不僅要參與原來熟悉的業務,還要參加一些不很熟悉的領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重點加強作為內部審計人員所需要的基本素質的培養,包括較深入地學習了有關內部審計、內部控制的理論知識,學習風險管理的原理和技術,並努力擴大知識面。經過這些學習和研究,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和掌握層次上得到提升。對一項審計活動,不再只從操作層次上去審查評價,而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從整體的內部控制制度角度,從內部控制制度充分、合理、有效方面去尋找風險點和審計重點,從而使自己的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一些以前很少接觸過的業務專案也能根據審計的基本原理和技術,與其他同事一起開展審計工作。

  第三階段,就是經過一定時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初步具備一個合格的內部審計師的職業素質,包括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職業的客觀性、審慎性和敏銳性。在審計實踐工作中,能從風險管理角度,發現風險控制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建議。這個階段是一個提高的長期過程,本人自認為也只處在初級階段。對審計的理解的深入的過程要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不斷學習有關的內部審計知識並不斷應用到實踐中有助於促進這個程序,我在XX年參加了cia考試,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廣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包括組織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用心體會其中的內涵,對自己的內部審計職業素養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利用實際業務操作的經驗進行審計到忘掉實際操作,按內部審計的基本原理、技術,依靠個人的具有的審計職業素質進行各項審計職業的判斷,我經歷了近五年的時間,雖然這對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內部審計師還僅僅是剛剛開始,但我還是想把我的內部審計工作歷程和對內部審計的體會寫出來,與各位內部審計同行交流,與大家一起分享,並接受大家的幫助,以求共同提高。

  在面對社會、適應社會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實踐中不斷鍛鍊自己的能力,用審計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