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心理健康培訓就像夏日裡的一陣涼風,掃去了我心頭的煩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幾度迷惘徘徊的心靈,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使我豁然開朗!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帶著一份憧憬,帶著一份喜悅,帶著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遠端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感受一: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質,助成長

  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在業務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將所見、所學根據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為學校工作盡己所能!

  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憑著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和熱愛,在驕陽似火的7月,我參加了龍灣區第三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上崗c證資格培訓會。此次培訓請來的都是全國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家,有z周紅五、鍾志農、徐慧珠、龐紅衛等。培訓的內容有《心理健康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班級團體輔導,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健康》等。

  在培訓過程中聆聽了眾多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都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小組討論、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通過培訓我還意識到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心理健康培訓就像夏日裡的一陣涼風,掃去了我心頭的煩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幾度迷惘徘徊的心靈,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使我豁然開朗!

  鍾志農老師的講座,將我的目光緊緊地聚焦在大螢幕上。他對班級團體的輔導,獨樹一幟。他的方法、他的技巧、他的策略值得我們借鑑、值得我們學習。鍾老師在講座中說到:小學階段學生髮展的重要主題是養成一種勤奮、積極、進取的學習與生活的態度。“天天向上”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特質。我們不難發現新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臉上都是洋溢著對新學校、新生活的興奮、期待與希望,上課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回答問題。可是過了六年之後這些充滿朝氣的孩子臉上卻寫滿了自卑無奈,追根到底是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家長、教師的負面評價使這些孩子自卑、自貶、消極麻木。

  聽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他成績處於班級的下游,經常拖欠作業,是那種讓人感到比較頭痛的後進生。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經常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他,久而久之,在我的嚴格教育下他的成績反而下滑了不少。可是一年後,我發現這個孩子的成績穩步上升,當時的他因為成績不理想,重讀了一年已經處於班級的中游水平了,我納悶極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終於明白了箇中原委。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傾聽。蹲下身子好好傾聽孩子的心聲,協助他共同解決難題。所以說這次的輔導讓我走出了一個誤區,那就是說教和輔導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這次的培訓不光是對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有用,對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分有利,少批評多疏導。

  鍾老師的家庭學習習慣培養中的“強化”步驟也令我耳目一新。在這以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佈置家庭作業時,應該規定時間讓學生完成是多麼的重要。小學低段的孩子沒有時間意識,通常40分鐘完成的作業他們都要延長到兩、三個小時。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孩子形成作業拖拉的習慣,對他以後的學習生活有弊而無利。而以結合作業多少分鐘完成的評估形式、在封閉環境中獨立完成作業等強化方式能有效地改變學生作業拖拉的局面,也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學習習慣培養的輔導方式,使我們受益匪淺。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10天左右,但在我的心理卻激起了層層漣漪。我相信這次培訓給與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它會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

  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還處在初步的學習、摸索階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幫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難題。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一定會迎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燦爛明天!

  心理培訓心得體會

  首先明白了助人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尊重一詞要貫穿始終,既要尊重對方也要尊重自己。

  其次就是體驗了一下一些具體的東西,之所以不用學會了這個詞,是覺得短時間的培訓頂多是知道了這樣一些做法和方法,離會用還差很遠。只是可以嘗試將這種體驗運用到具體情境中。

  認識自我的方法之一便是森林中的三隻動物,簡單的說就是在慢慢放鬆之後,在諮詢師的引導下慢慢走向森林深處,在這個過程中,在森林、路上、森林深處分別遇見的三隻動物分別代表了一般場合中、親密關係中和內心深處的自己。這個遊戲需要在一個放鬆的環境中進行。雖然我們當時是用它來了解了自己,同時這也可以用來了解別人。

  建立諮詢關係時首先需要尊重,尊重來訪者的狀態,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應對狀態。其次是傾聽,傾聽不僅是對言語的傾聽,也包括對肢體語言,表情甚至沉默的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慢慢共情,建立比較好的諮詢關係。

  在諮詢過程中,提建議往往是極不重要的,關鍵是通過傾聽,建立共情,然後慢慢引導來訪者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來訪者還不願意去面對某個問題,某個環節。這時候需要通過對方的一些簡單行為,特別是一些突然的狀態轉變,捕捉到對方的心理,反思是不是自己推進的太快,是不是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讓他準備好了,再繼續向下推進。

  共情是諮詢能否繼續非常最要的一環,在培訓中體驗了不同姿勢的對話,生命曲線的繪製,不同方式的故事分享以及從言語、肢體語言、感受各個方面來達到共情。

  在不同姿勢的對話中體現出了人與人之間真的有很大的差別,不同人習慣的對話方式會有很大不同。在接受來訪者的時候,需要從他的對話姿勢判斷此人的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傾聽物件,從而做出反應,決定自己是充當一個非常權威的角色,還是一個平易近人的角色。

  生命曲線的繪製可以發掘一些導致一個人現在這種狀態的原因。同時也體會到有些事情那可能當時的影響很大,但是時過境遷,再回首去看的時候,事情並不是那麼嚴重。這可能在幫助來訪者正視問題上會有幫助。

  不同方式的故事分享,體會到了當你帶著任務,或者滿腹心事去聽別人的故事的時候,很難做到共情。這也是為什麼在做心理諮詢之前需要釋放自己,讓自己可以很自然很投入的面對來訪者,傾聽他的內心。在這個工程中也體會到了人與人的不同,對於同一件事的影響程度不同人看來差別會很大。這也揭示出了共情的重要性。

  從言語、肢體語言和感受三個方面來體會共情為共情提供了很好的幾種方法。這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點是要投入,投入了才能從細微之處體會到對方的感受,達到與對方的共情。但是重要的一點是既要能夠投入也要能夠很快的走出來。很多事情達到共情之後就發現都能理解,特別是最後表演最討厭的一種人的時候,設身處地的一想,其實很多行為都能理解。只是共情歸共情,理解歸理解,別忘了原來的自己。在生活中理解別人只是為了更好的做出應對,保護自己。在諮詢關係中,理解別人只是為了體會他的感情,達到諮詢的效果。

  助人之前先認識自己,尊重對方也要尊重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慢慢成為自己。在助人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尊重對方,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很好的共情以幫助別人,助人之後快速恢復自己。也許這是對這些天培訓最簡單的總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