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神經內科實習自我鑑定

  護士神經內科實習要把自己的業務再提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用病人來提升自己,讓自己很快在神經內科變成一名優秀的護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3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一提起護士,大家腦海中會第一時間想起“白衣天使”這個即純潔而有美麗的稱呼吧!高翹的燕尾帽,潔白而又美麗的護士服,但有多少人瞭解她們每個人背後的辛苦與辛酸。

  從小我就以那些穿著白色護士服的護士得美好和神聖。決心做一名優秀的護士,現在自己已經成為一名護士了,可是這份工作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它的性質不同,這份工作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後果,以致從我第一次穿上護士服走進醫院的那一霎那覺得自己身上有了一種使命。我清楚自己來這兒的目的,一定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學習,爭取儘快投入到工作中,很快我自己一個人能獨立進行操作了,但仍一些新的困難我都想要放棄,可是我又不甘心。後來,老師們都告訴我說:“雅娟,好好學,慢慢來,我們也是從你這個時候一天一天熬過來的,只要你肯學以後一定會是一名優秀的護士。”聽到這些話後,又打起精神。

  到了二樓重病室工作,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鍛鍊。這幾天我的收穫很多,我學會了怎樣觀察危重病人,怎樣書寫各種病歷,怎樣用語言準確的描述患者瞬間的變化。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以後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一定會把自己的業務再提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用病人來提升自己,讓自己很快在神經內科變成一名優秀的護士!

  篇二

  從今年5月份到現在將近10月,自己已經從實習生的角色走入工作崗位5個月了。5個月的時間,讓自己有怎樣別樣的收穫呢?我經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不得不承認,確實和實習時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實習和工作所承擔的責任完全還是有區別的。

  最近上了責任班,才發現很多東西自己不得不注意,不得不不謹慎的,例如交班內容,交班不清,導致下班護士瞭解病情不全面,導致的後果就需要自己去承擔,所以會囑咐自己儘可能不遺漏任何一點該交接的內容;對那些該勤翻身的病人更需要耐心與細心,因為不及時發現問題.也許就不能及時去預防一些該避免的壓瘡事件;對於病情處於變化中的病人,更需要及時通知醫生,降低病情的繼續惡化。也許某些時候,自己還是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才能完善,但是我還是不會放棄任何能努力做好的機會。

  由於是模版科室,所以我們科室經常會迎來各行政部門的檢查,面對上級的檢查確實是緊張,但是同時也印證了一句話:有監督才會有進步!看著科室的同事為了減少上級檢查出來的問題不斷重複出現,我們一起為此而做的努力,為此利用下班時間學習醫院制度;為此不斷審視自身的工作態度;為此而在休息時間熟悉崗位職責,病人病情,診斷等。我們確實有在為三院創三甲而努力,也許我們努力所做的不如上級所期待的,但是沒有人可以抹殺我們的努力以及我們願意不斷接受意見,不斷改善的那份心。

  也許自己還是顯得稚嫩些,但是我本著一顆不恥下問的心,在工作上我願意不懂就問;願意接受批評,接受建議;願意不斷學習;例如學習核心制度,熟記崗位職責,熟看三基及應知應會。就是希望能讓自己那雙稚嫩的翅膀更能承受風雨。只要做好搏鬥的準備,那麼就算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又怎樣。

  篇三

  精神病院這個名字聽得多了,人們總是對這個名字有一種畏懼與排斥的心理。這個學期我們去了精神病院見習,首次接觸精神病院,其實它也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陰深與恐懼的。我們身為未來的護士,更不需要以別樣的目光、別樣的心理去看待它。只知道,它和別的醫院一樣,都是一間醫院。

  帶領我們小組的帶教老師把我們帶到住院部的某一層樓裡,在那鐵閘裡有一個可供飲食與活動的大空間,裡面住著的全是女病人。

  帶教老師先帶我們到示教室裡,給我們重溫一下精神分裂症與情感障礙的一些特徵、表現和護理措施,然後再開啟鐵閘讓我們和裡面的一些病人聊聊天,瞭解她們的情況。在帶教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她教導了我們面對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應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與確保病人的安全,然而,我最為關注的仍是一些情感障礙的病人。帶教老師說一些慢性的情感障礙的病人對外界是無什麼反應的,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困死了在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他們的內心是一層疊一層沉默的雪,最初的情緒積壓在心中,長久未能得到宣洩,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記憶變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潛意識中,情緒的積壓找不到痕跡。所以他們不懂得去傾訴,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們的內心封鎖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開最初的情緒的結,而只會在那個心結上不斷地增添沉默的結,由於他們內心積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訴說,所以他們的情志也漸漸變得散漫,腦子也漸漸變得空洞,思維也變得遲緩,所以他們會迴避親友,迴避與外界之間的接觸,慢慢的,便發展到對外界事物無反應。而其實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非常之複雜的,複雜到完全沉默,複雜到找不出病因的痕跡。

  我想:如果是一個對外界事物無反應的病人,除了要接受藥物治療之外,還必須配合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認知治療和支援性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租子阻滯有太多,所以支援性心理治療為治療的最基層。治療者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聆聽者,專心的傾聽病人的訴說,以親善誠懇的態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讓病人毫無顧慮的傾訴內心的苦悶,鼓勵病人疏洩內心不良的情緒,並能以同情、理解、諒解的態度對病人的訴說不加評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援,並與病人合作去治療其疾病,給予病人治療的信心與康復的希望。

  在與病人的交談過程中,摸索病人的性格特點與思維模式,以及深入地探索其內心的真實情感。如果病人已經無法說出其內心的痕跡,治療者可以問病人原本的性格、原本的生活是怎樣的?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化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支援與鼓勵病人訴說其內心的情緒與痕跡,讓病人感覺到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幫他,他也便可以開懷地與你傾訴。探尋病因是離不開問話的,也可以從問話中逐步地推出其病因與疾病的過程,幫助病人認識自己心靈的痕跡。在談話中,要聽出病人思維上的漏洞與認識上的偏頗和貧乏,並對病人作出理由充足、適合其心理特點的解釋,幫助其消除疑慮,增強信心。人的煩惱往往來源於思維,但你煩惱了,往往是因為你用錯了你的思維方式,引導病人去換一種與原來逆向的思維去分析問題,煩惱往往便會自動消失。要給予病人鼓勵和良好的心理暗示,激發病人的積極心理,讓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身的情緒。

  帶教老師給我們複習了一些相關的內容後,便開鐵閘讓我們和裡面的病人溝通交流了。我們一小組的人和帶教老師圍成一張臺,然後帶教老師陸續叫了三個病人來,她在我們面前詢問病人的情況,並介紹其病情給我們認知。

  第一個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常有幻聽的女士,第二個是常開心自笑的女老師,第三個我的印象有點模糊。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個女士。她說她常聽到一個男人跟她說話,但看不到那個人。韋護長問她那個男人有沒有叫她不要吃、不要睡,她說沒有。她說她自己也不知道那個男人是誰,自己也不認識他,只是聽到一把聲音在和她談話,什麼都看不到。韋護長問她有沒有和那個男人說話,她說有。她的聲音還帶點激揚和悲亢地說:“我不是講那些話,我是講述自己的心,我是用心來和他交談的!”

  然後帶教老師的問話結束了,我們接著和第二個、第三個病人交流。這時候,我看見剛才第一個病人獨坐在一張桌椅上,沉默不語,情感低落,沮喪憂慮的低著頭。我想過去跟她談談心,哪怕只是表示一下關心對於病人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但我連這樣的時間都沒有,她們馬上便要開飯了。

  我看著她那孤獨、沮喪、憂傷的表情,回想起她剛才的那一句“我是用心來同他交談的!”,我想她除了有精神分裂症之外,還同時存在著抑鬱症,又或許是抑鬱症伴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是分神經性和心因性的,我不知道她屬於哪一種,又或許兩種都有吧,我相信她是存在著心因性的成分的。她也不是完全沉默的那一種,我還能夠對著一片虛無的空氣來講述自己的心。我聽她那一句話激動的聲音,我想她內心深處是很渴望去傾訴的,但為什麼她不與身邊的人傾訴呢?還是她未能找到一個足夠信任、足夠關心她和支援她的聆聽者?會不會是因為她很想訴說自己的內心,然而卻得不到滿足,而這種日積月累的內心衝突致使她幻聽出身邊有一把陌生的聲音來聆聽她的心聲,與她交流呢?這只是我的推斷,我不敢確定,要探究真正的原因還得與病人多接觸才知道。或許那一把聲音是她最信任的聲音吧,聽不到那一把聲音,就像是身邊沒有了可以傾訴的朋友一樣。我想如果我是她的護士,我會以關懷的心耐心地去鼓舞她向我傾訴她內心的情感,希望以真誠的愛心來換取她對我的信任,取替她所幻聽出的那一把聲音的位置,希望這樣能夠醫治她的幻聽,然後再與她進一步的做心理治療。

  或許我接觸得太少,或許我想得過於簡單,但我仍相信有些精神病人是能夠治癒的。或許有一天,當他們恢復了正常人的心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希望人們能夠以平常的目光去看待他們,不要歧視和排斥她們,不要讓他們的心靈再一次受創!

  其實患病很平常,正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犯錯一樣,只要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就行了,精神康復者也一樣,只要認識到自身的疾病,並加以控制就行了。社會與人們應該給予他們多一點愛心與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