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讀後感

  天天都在談讀書,那有關讀書的文章欣賞之後,我們的感觸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讀書再讀書讀後感

  今天我學了一篇名為《讀書再讀書》的課文,作者引用“商人撿石頭”的故事來比喻讀書,使我體會到了讀書是最貴重的珍寶。作者還通過自己讀書經歷,表明了開卷有益。讀完課文,我產生了一個質疑:讀書不是可以讓人多活幾度生命嗎?讀書那麼好,但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堅持讀書呢?

  我帶著這個問題回到家中,我問爺爺和奶奶,爺爺說:“有些人家中很窮苦,買不起書。”奶奶說:“有些人要工作還要做家務,所以沒有時間讀書。”聽了爺爺奶奶的話,我問自己:一個人有錢有時間,就會堅持讀書嗎?我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 唐伯虎學畫,唐伯虎畫山水、人物、竹和山石栩栩如生,常受人稱讚。於是一向謙虛的唐伯虎有了自滿的心理,不想繼續拜師學習了。

  他的老師察覺後特意請他吃飯,在吃飯的過程中,老師讓他去開窗,於是唐伯虎去開窗,可是他怎麼也推不開牆上的那兩扇窗,忽然他發現那窗竟然是畫出來的,看起來和真的一樣。唐伯虎臉紅了,於是向老師請求原諒,並要求繼續學習,最終成了著名的大畫家。

  一個人要想堅持讀書,就不能有絲毫自滿的心理,因為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就學不到高深的技藝了。讀書再讀書,需要一個正確的態度,這樣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財富。

  篇2:憶讀書讀後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最近學了《憶讀書》這篇課文,我有很多感受。

  這篇文章是說冰心奶奶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一開始她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上都給她講《三國演義》,她聽得津津有味,可是每次就講半個小鐘頭,冰心奶奶聽得很不過癮,然後把讀書作為她惟一的消遣。

  這篇文章讓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第二次讀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冰心奶奶會因為讀書而哭,可見冰心奶奶讀書多認真,這使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讀書······

  那是個炎熱的夏天,三年級放暑假我成天待在家裡,整天和電腦打交道,要不就出去玩,整天啥事都不做。有一天,我媽再也看不過去了,她給我買了兩本書,一本《復活》還有一本是《戰爭與和平》說:“你這幾天把它看完。”我看著看著就開始厭煩了,我心想:“這啥玩意破書!”然後把書往後一扔,讀起了我的漫畫《神奇寶貝》我看得津津有味,一會兒媽媽進來了,把我吵了一頓······想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了一下,我有沒有像冰心奶奶那樣很投入,很認真的看書呢?有沒有像冰心奶奶那樣把讀書作為自己的惟一的消遣!這樣講的話我有點慚愧。

  我以後一定會喜歡上讀書愛上讀書,爭取讀書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篇3:談讀書讀後感

  不久前我看了一篇培根寫的《談讀書》,從中收益非淺。感覺裡面句句都是真言,使我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培根簡介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採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其說的是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使我們能夠從中學到很多前人留下的寶貴知識和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減少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但是讀書又不能費時太多,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不易太盛,太盛則矯。因此我們要善於挑選,只因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還可以補先天的不足,而經驗又能補讀書的不足,蓋天下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人不是生來就知道任何事的,都是經過慢慢積累,以補先天的不足之處。而積累的經驗多了又能補讀書時所不能學到的東西。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句話說,有隻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而且不可盡信書中所言,也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該仔細推敲思考.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同時對各個領域都要有所涉獵,蓋因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皆因以上所敘之諸多好處,我強力推薦大家看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