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種植技術

  象草因大象愛吃而得名,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一種多年生高產牧草。那麼象草如何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平整土地 一般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並進行平整。按寬1米左右作畦,同時施人充足的有機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入22.5~37.5噸。若利用山坡地種植,宜開成水平條田。

  ***二***種莖準備 因象草結實率低,種子發芽率低及實生苗生長緩慢等原因,故生產上常採用無性繁殖。應選擇生長100天以上的粗壯、無病蟲害的莖稈作種莖,按2~4節切成一段,以省插植。

  ***三***栽植 象草對栽培時期要求不嚴,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釐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釐米。每公頃需種莖3000-~6000公斤,栽植後及時灌水。栽植期以春季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兩湖地區為3月。

  ***四***田間管理 水肥充足是象草高產的關鍵。生長期間注意中耕除草,適時適量灌水和追肥,以保證苗全苗壯,加速分櫱和生長。每次刈割後也應及時鬆土追肥,以利再生。

  雜交象草栽培技術

  1栽培

  1.1整地:象草根系發達,需要深厚的土層,一般深耕30cm,最好在冬天深耕凍垡,確保土壤疏鬆。3月份耙地做畦,畦寬4m,開好田間一套溝,避免田間積水。此田於4月中下旬育苗移栽或直接播種。

  1.2育苗:用雜交一代種子繁殖應先行育苗。苗床用有機肥1噸,或純氮20kg/畝,另加20kg/畝過磷酸鈣。長江中下游於3月下旬播種,苗床用種22.5--30.0kg/公頃,採用稀條播,行距15--18cm。先開溝,施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咬食種子,播後設置小棚用薄膜覆蓋。苗床溫度最好控制在20--25℃,播後保持土壤溼潤,以保一播全苗。幼苗長至3--4片直葉時,可施用化肥1次,施用尿素30--45kg/公頃。施肥後中耕,將化肥埋入土中,如遇苗床乾旱,則應人工灌水。

  1.3合理密植:幼苗長到6--8片真葉時,即可向大田移栽,1公頃苗床的種苗可栽種30--40公頃大田,大田栽培4.5萬株/公頃左右,行株距30cmx60cm,每穴1苗。

  1.4撒播:象草也可不育苗直接播種,種子用量會增加。播種方式與小麥相似,但對氣溫和土溫有要求,必須在地溫穩定在15℃以上。育苗移栽播種量1kg/畝。

  2科學管理

  追施肥料。每次刈割之後追肥一次,每次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要結合追肥進行中耕培土和澆水。

  象草的特性

  象草喜溫暖溼潤氣候,適應性很廣,在廣西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均能良好生長,能耐輕霜。在廣州、南寧能保持青綠過冬,但如遇嚴寒,仍可能凍死。在氣溫12~14℃時開始生長,23~35℃時生長迅速,8~10℃時生長受抑制,5℃以下時停止生長。具有強大根系,能深入土層,耐旱力較強。經30~40天的乾旱,仍能生長;在特別乾旱、高溫的季節,葉片稍有捲縮,葉尖端有枯死現象,生長緩慢,但水分充足時,很快恢復生長。

  對士壤要求不嚴,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最為適宜。象草再生能力強,生長迅速,故對肥料要求較高,需施用大量有機肥和氮肥。象草在水分、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一般種植後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開始分櫱。肥地分櫱多,瘠薄地分櫱少;雨季分櫱多,旱季分櫱少。所以只有水肥充足,才能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