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茉莉花鋼琴譜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採自於六合的民歌彙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迴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
創作背景
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物件。
作詞編曲經過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5-6] 。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 ,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複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 ,進一步豐富其旋律 ,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
歌詞曲譜
版本一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版本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鑑賞評價
曲風歌詞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週期性反覆的勻稱結構 [18] ;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19]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1] 。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 [20] ,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採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配樂樂器
上海申博宣傳片版:《茉莉花》貫穿於整個申博宣傳片之中,用來作申博片的主題。拍攝“申博片”的任務2002年8月底才定下來,張藝謀在多方的推薦下,一口氣挑選了六位執行導演,經過兩個月、60多個不眠之夜的工作,拍攝、製作了該部片子。攝影隊為在浦東中心綠地拍一個二千多人的場面,前去聯絡了幾家中、小學。這次申博片用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徵、江南特色、上海特點的“符號”來渲染情感 。從中國全國天南海北響起的歌聲,到交響、爵士樂和搖滾風格變奏的旋律,上海申博宣傳片以《茉莉花》的曲調貫穿始終 。該部宣傳片的前半部分是兒童、陝北老農等不同人物分別用普通話演唱的《茉莉花》,後半部分則是中國尤其是上海的城市掠影 。片中既有舞龍舞獅隊、城隍廟、上海老街等,也有摩天大廈、交通要道等景緻 。
雷佳翻唱版:雷佳身著金色的旗袍參與了該版本MV的拍攝,MV的導演孔嘉歡運用了把中國宗教文化和現代版《茉莉花》結合起來的表現手法,其中有一組鏡頭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組MV裡面也出現在了